05.18 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石經

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石經

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石經

刊刻石經在中國古代是一項重要的文化工程,古人通過刊刻石經來提供標準經書範本,防止訛誤流傳,同時也刊正書寫的字體,使字體得到了規範。

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石经

《熹平石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的石經,刻於東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據記載,石經刻於46塊高一丈、寬4尺的長方形石碑之上,共20多萬字,因僅用隸書一種書體刻成,所以又稱“一體石經”。

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張訓等上書建議正訂六經文字,以免貽識後學。皇帝批准將7種經典選定為正本,蔡邕等學者對當時流行的各種經學流派的經書文本進行校勘後,確立經籍定本,並刻於石碑上,作為經書的標準版本。經書文字由蔡邕用隸書八分體書寫,陳興等工匠依文鐫刻,取名為《熹平石經》。

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石经

漢光和六年(183年)《熹平石經》勘刻完成後,立於洛陽開陽門外的太學內講堂前(今河南省偃師市漢魏故城南,朱家圪當村)。據《後漢書·蔡邕傳》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其轟動影響可見一斑。石經碑石均為長方形,碑頂以瓦屋覆蓋,碑下有座。每碑雙面刻文,碑面無縱橫界格,經文從右向左直下行文。

《熹平石經》立後不久,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燒燬洛陽宮廟,太學荒廢,石經始遭破壞。北齊高澄時將石碑從洛陽遷往鄴都,石碑卻在半路上掉到水裡,運到鄴都的已不到一半。隋朝開皇年間,又從鄴運往長安,但營造司竟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至唐貞觀年間,魏徵去收集殘存石經時,已幾乎毀壞殆盡。

自宋代以來偶有石經殘石出土,後又陸續在河南洛陽、陝西西安兩地發現一些零碎殘石,至民國時期在太學舊址時有殘石出土,達數百餘塊之多,據統計共8275字。新中國建立後又發掘和收集的600餘字,總計共有8800多字。自宋代洪适在《隸釋》中著錄石經拓本以來,歷代文人學者收集、傳拓石經殘字以校勘經文、研究書法。如宋代洪适之會稽蓬萊閣本、石熙明之越州本、明代靖江王府本、清代海鹽張燕昌石鼓亭本、如皋姜任修本、陝西申兆定關中碑林本等。現在這些極為珍貴的殘石分別收藏於西安碑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圖書館等,還有的已流散到國外 ,如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就收藏殘石數塊。

《熹平石經》規模浩大,氣勢恢宏,是東漢時期尊崇儒學、經學發達等諸多社會歷史原因所產生的文化瑰寶。它作為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儒家經典石刻本,對人們校對版本、規範文字提供了準確的範本。同時也對其後歷朝歷代以經典文獻為內容的大規模刻石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此外,石經精嚴端莊的字體結構也是研究漢代書法的珍貴資料。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