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醫療行業加速向互聯網轉型,2018年或將成為一道分水嶺

2018年或將成為中國互聯網醫療發展進程中的一道分水嶺。

記者 | 第七縱隊

來源 | 中國縣域衛生

医疗行业加速向互联网转型,2018年或将成为一道分水岭

近年來,寧夏依託“衛生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率先在全國探索“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通過建立遠程信息系統,實現了分級診療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1

“互聯網+醫療健康”推動就醫診療模式變革

據瞭解,自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以來,寧夏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試點,設立了遠程專家門診,向下連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疑難病症、重症病症患者提供日常化的互聯網視頻問診服務,居民通過預約便可在社區找市級醫院的專家看病。遠程醫療服務,不僅方便了群眾看病,在鄉鎮衛生院,它還成為醫生診斷和治療的好幫手。

目前,“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已被應用在寧夏多個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建立覆蓋所有市縣基層衛生機構的居民健康檔案和基層衛生信息管理系統,對全區50萬例慢病患者進行規範化管理與健康指導;

建立“國家-自治區-市-縣-鄉”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對接13家國家級醫療單位,覆蓋自治區內7家自治區級醫院、22家市縣綜合醫院、196家鄉鎮衛生院,實現遠程會診、遠程門診、遠程心電等多種遠程醫療應用;

連接全區400多個預防接種單位、95家產科醫院,實現對流動兒童預防接種主動監測;率先在全國以雲技術為手段,實現以省為單位的“120”急救網絡管理一體化。

在此前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健康諮詢、健康管理服務等。從中也可看到,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探索中,寧夏模式創新的“身影”。

医疗行业加速向互联网转型,2018年或将成为一道分水岭

2

政策利好,允許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

2018年或將成為中國互聯網醫療發展進程中的一道分水嶺。

多份行業報道都在重複這樣一組數據:2014年,國內移動醫療公司在資本推動下,一度擴張到5000家;2017年,受政策“緊縮”影響,僅註銷的移動醫療公司就達1000餘家;而進入2018年,真正運營的“倖存者”已不足50家。

隨著大批企業和資本的退出,互聯網醫療單純依靠線上流量的模式已是昨日黃花,現正逐步轉向線下實體醫院為入口。具體來看,在遠程醫療協作網、專科醫聯體、醫院HIS系統升級、線上線下協同服務、區域聯合建平臺、社區醫療服務、慢病管理區域試點等方面,都已有較為成熟的運行模式經驗可循。

其中,微醫與北京天壇醫院、上海華山醫院、廣東省中醫院等全國知名醫院共建100多家互聯網醫聯體,在線下自建微醫全科中心等醫療服務基地。

好大夫在線以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為試點,探索遠程專家門診的服務形式;同時推出專家團隊平臺,上級醫生和下級醫生利用手機平臺組成專家團隊,目前至少已有4000多個專家團隊組建成功,並開始有業務發生。

心醫國際摸索出“政府主導、醫院實施、第三方服務”的“安康模式”,即通過政府把政策打通,支持出臺醫保和新農合配套政策,依託安康市中醫醫院,建立上接國內知名醫院,下聯縣、鎮75家基層醫療單位的“安康市遠程醫療平臺”。

《意見》同時指出,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醫療機構可以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實體醫院基礎上,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允許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醫師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後,允許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

不僅如此,《意見》還明確,到2020年,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通過遠程醫療把大醫院和基層醫院連接起來,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有業內人士認為,政策的出臺將導致醫療行業加速向互聯網轉型,未來,每個醫生都能開設專屬的“網上診室”,將線上線下的執業地點互相配合補充,提高醫療效率,提升患者滿意度。

——大家都在看——

医疗行业加速向互联网转型,2018年或将成为一道分水岭

關注中國縣域衛生,你可以點亮我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