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五原民營企業家王愛雲:一個女強人的俠骨柔腸

五原民營企業家王愛雲:一個女強人的俠骨柔腸


一頭短髮,一身灰色工衣,上面還沾著麵粉,如果沒有人介紹,很難想到從麵粉生產車間走出來的這個40多歲的婦女是五原縣有名的民營企業家。和她接觸後你會發現,她不僅是一個果敢睿智的女強人,更是一個俠骨柔腸的熱心人,你會不知不覺被她渾身散發出的幹事創業的衝勁兒和活力所吸引,會被她誠實守信、樂善好施的品德所打動。她就是五原縣新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五原縣小草志願者協會事業部部長、當地產業帶頭人、“巴彥淖爾好人”王愛雲。

五原民營企業家王愛雲:一個女強人的俠骨柔腸


誠信經營,贏得良好口碑

1990年,王愛雲和韓振江結婚後,公公建議他們在村裡開一個60多平米的小來料加工廠。1991年,頗有遠見的王愛雲貸款10萬元,在隆興昌鎮五星村建成新民麵粉廠。麵粉生產出來後,他們拉到了薛家灣,結果沒賣了。後來,他們讓親戚在包頭開了家糧油門市部,這才打開了銷路。由於河套小麥品質好,加工生產的麵粉質量有保證,一個月後,麵粉便供不應求。

王愛雲是個不安於現狀的人,家裡人說她愛“瞎折騰”。改進生產工藝、擴建廠房、更新生產設備……多年來,她憑著一股拼搏的創業精神,帶領家人和員工艱苦創業,把一個家庭作坊式小廠發展成全縣知名的、日生產能力達300噸的現代大型食品加工企業。認識王愛雲的人都稱她“女強人”。2003年,麵粉廠將所生產的小麥麵粉升級為綠色產品;2006年麵粉廠轉製成五原縣新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今年開始主推河套永良4號有機富硒小麥,並與農戶簽訂了3000多畝小麥訂單。一直以來公司以“質量第一、服務第一、誠信經營”為宗旨,在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影響力,產品遠銷全國各地。2017年,公司生產的五原小麥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近日,記者在新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小麥麵粉生產車間看到,所有的機械都在飛速運轉著,而且是全封閉的。王愛雲說,這是去年投資800多萬元新上的設備,小麥從進場到麵粉出庫不落地,不僅節能降耗,而且生產的麵粉更加衛生,質量更優。

公司院裡,4輛大貨車排隊等著裝貨,都是慕名而來的外地經銷商。“他們生產出的麵粉質量好,而且王總這個人特別實在,講誠信,我們已經合作兩年了。”山西客戶劉傑告訴記者,他排了4天隊了,等著裝有機富硒麵粉。

麵粉經銷商願意和他們做生意,只因他們總是“一諾千金”;農民願意把糧食賣給他們,只因他們從不缺斤少兩,更不賒欠農民的賣糧款。


樂善好施,關愛鄉梓

面對工作,她是果敢睿智的女強人;面對困難群眾,她是樂善好施的熱心人。“幫助別人是受我丈夫的影響。”王愛雲說,她丈夫是個熱心人,村民家裡有事,都愛找他幫忙。給這家修鎖子、幫那家買東西……不管自己家裡有沒有事、廠裡忙不忙,只要有人找他幫忙,他抬腿就走。有時候她覺得丈夫管得有點寬,但74歲孤寡老人張大爺的去世對她觸動很大。

張大爺年輕時與韓振江住一個村,後來老人去了呼市,給一家銀行看大門。在呼市生活了20多年,因歲數大被單位辭退的張大爺想回到村裡養老,可是無依無靠又沒有住的地方。韓振江知道後,讓老人到他家住。當時王愛雲有些猶豫:“老人有侄兒,住在咱們家別人會不會有想法?而且,萬一老人有個閃失,咋和老人的親戚交待了?”雖然有些擔心,但她還是依了丈夫,把家裡一間空房收拾好安頓老人住下。這一住就是5年。在這5年裡,她沒收老人一分房租,還經常給老人送醋、醬油、米、面、油等日常用品,隔三差五還去給老人做些好吃的。後來她家旁邊的一所學校搬遷,留下一些空房,老人想過去養羊,便搬了出去。她和丈夫幾乎每天晚上都要過去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老人想吃餃子,她就過去給包餃子;老人想吃包子,她就過去給包包子……她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老人。

2014年4月的一天,剛出差回來的王愛雲接到老人的電話,老人說他在附近的荒地裡放羊,身體很不舒服。掛了電話,她和丈夫開上車就走。到了地裡,他們得知老人心臟病犯了,便趕緊將老人扶到車裡。上車後,王愛雲抱著老人,老人閉著眼,一隻手緊緊地握著她的手說:“我不行了。”她強忍著淚水安慰老人:“快別瞎說了,咱們一會兒就到醫院了。”老人說:“去不了醫院了,趕緊送我回家。”

回到家,老人說櫃子裡有一個12萬元的存摺,讓韓振江用這些錢幫他辦理後事,韓振江說後事他辦,但存摺裡的錢他不會動。老人去世後,遵照老人的遺願,夫婦倆幫助老人的親戚為老人辦理了後事。老人留下的存款和幾隻羊,他們都如數交給了老人的親戚。

王愛雲說,每次想起張大爺靠著她、緊緊握著她的手孤獨無助的樣子,她就特別難受。打那以後,她更加理解支持丈夫了,自己也主動積極地幫助別人。

近年來,村裡的年輕人多數出去打工了,留在家中的老人缺少關愛。工作之餘,王愛雲就到老人家裡和老人聊天,並把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老人,讓他們遇到難事就給她打電話。2015年6月,村裡60多歲的肖玉英老人突然胸悶,喘不上氣來。接到老人的電話,她趕緊開車把老人送到醫院,幫老人掛號、辦理住院手續、聯繫手術大夫……

張家父女住在王愛雲家對面,張父忙於農活兒,讀小學的女兒步行一個多小時到城裡上學,顧不上吃早飯。幾年來,王愛雲和丈夫經常義務接送孩子上下學、給孩子買早點,還經常給她零花錢。


投身公益,勇擔社會責任

王愛雲在不斷髮展壯大企業的同時,積極投身公益回報社會。2015年她加入五原小草志願者協會後,更是積極地參加協會的活動,經常出資出物捐助困難群體。她還經常帶領公司員工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給老人們送去慰問品等。今年2月,她拿出5000元慰問環衛工人;“三八”婦女節,村裡經費緊張無法組織慶祝活動,她捐款1000多元為村裡的婦女們購置了活動用品,讓大家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節日。她還響應縣婦聯號召,一對一救助勝豐小學的一名留守兒童,解決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阿姨,在家嗎?工作忙嗎?謝謝您對我的幫助。”王愛雲的真誠付出不僅贏得了鄉親鄰里的尊敬,也換來了留守兒童的暖心問候。

巴彥淖爾日報社記者 焦錦平

五原民營企業家王愛雲:一個女強人的俠骨柔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