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中式空間傢俱陳設之道——適得其所,各得其妙(上)

明清時期的室內空間佈置

明代後期,文人雅士熱衷於傢俱審美的研究探求,如曹昭《格古要論》、文震亨《長物志》、高濂《遵生八箋》等均有論述。盛於明晚期嘉、隆、萬三朝至清康熙、雍正初期的明式傢俱,造型簡潔,比例和諧,線腳流暢,榫卯精妙,裝飾洗練,創造了極富藝術品味的“文人傢俱”。與之相配的居室陳設,自然也講究簡約清雅的風格。

中式空间家具陈设之道——适得其所,各得其妙(上)

文震亨是明萬曆年出生的大學問家,對書畫、音律、園林及室內陳設研究極深。《長物志》卷六:几榻開篇寫到:“古人制几榻,雖長短廣狹不齊,置之齋室,必古雅可愛,又坐臥依憑,無不便適。以之展經史、閱書畫、陳鼎彝、羅餚核、施枕簟,何施不可。今人制作,徒取雕繪文飾,以悅俗眼,而古制蕩然,令人慨嘆實深。”其還認為,几案“以文木如花梨、鐵梨、香楠等木為之;如檯面闊者,空其中,略雕雲頭、如意之類;不可雕龍鳳花草諸俗式。”

中式空间家具陈设之道——适得其所,各得其妙(上)

文震亨強調古典傢俱陳設須講究清雅風韻。如齋室(書房):“齋中僅可置四椅一榻,榻如古須彌座短榻,矮几、壁幾之類,不妨多設。忌靠壁平設數椅。屏風僅可置一面,書架及櫥具列以置圖史。然不宜太雜如書肆中。臥室:設臥榻一,榻後另留半室,以置熏籠衣架盥廂奩書燈之類。榻前僅置一小几,不設一物,小方杌二,小櫥一以置香藥玩器。室中清潔雅素。一涉絢麗,便如閨閣中,非幽人眠雲夢月所宜也。小室(休閒房):几榻俱不宜多置,但取古制狹邊書幾一置於中,上設筆硯香盒燻爐之屬,俱小而雅,另設石面小几一,以置茗瓶茶具,榻一,以供宴臥趺坐,不必掛畫。或置古奇石,或以小佛櫥供鎏金小佛於上,亦可。”

中式空间家具陈设之道——适得其所,各得其妙(上)

另據明末清初繪畫及大量刊本插圖,亦多見關於傢俱陳設的情景。翻閱《故宮博物院文物珍品全集·繪畫編》明末清初卷,便可見當時居室傢俱陳設的真實場景。從明萬曆丁巳刻《金瓶梅詞話》百回本所載二百幅木刻版畫插圖中,更隨處可見明末居室陳設的生動描繪。另從明萬曆年間刊本《忠義水滸傳》、《雙魚記》、《千金記》、《荊釵記》、《紅拂記》等插圖中,也不乏當時傢俱佈置的生動記載。

中式空间家具陈设之道——适得其所,各得其妙(上)

清式傢俱以設計巧妙、裝飾華麗、做工精細為美。如故宮漱芳齋的五具多寶柄,其一字挑開,靠牆排放,與房間渾然一體,錯落有致地分割成一百多個槅層,每槅層雖同是“柺子”卻互不雷同;從側面看,每個槅層的側山上是不同圖形的開光,如海棠形、扇面形、如意形、磬形、蕉葉形等等。可以說,清式傢俱是以宮廷審美情趣為主流的一種傢俱風格。

中式空间家具陈设之道——适得其所,各得其妙(上)

瞭解中式古典傢俱陳設的傳統思想、文化氛圍和審美情調,可以開闊我們的鑑賞和感悟空間。現代中式裝修居室傢俱陳設,可依中式裝修居室風格、氛圍韻致、審美喜好,而佈置方式多種多樣,可謂是有形制而無定式,適得其所,各得其妙。

中式空间家具陈设之道——适得其所,各得其妙(上)

適得其所

王世襄先生曾說到:一要簡約有致:明代的室內陳置簡潔舒朗,傢俱疏落有致,入清以後才漸顯繁複擁擠。因此,寧少勿多,一室之內,陳置三、五件就好,盡顯神采,四壁生輝。如若貪多,則氣韻全無。二要因室而異:廳堂上的器物講求對稱, 固定而不免拘謹。而書房和居室則注重實用。 三要同屬相配:無束腰傢俱與有束腰或四面平式傢俱為不同眷屬。同一眷屬傢俱儘管品種不同,外形各異,組合在一起會格外協調融洽。

中式空间家具陈设之道——适得其所,各得其妙(上)

中式傢俱之間的適配性和合理性還體現在風格一致,如明式傢俱和清式傢俱不宜混用搭配;注意傢俱“配對成堂”的陳設規制,如兩椅一幾為一套,桌案與椅凳要匹配,畫案書案宜配高型靠背扶手椅等;廳堂坐具要依主從地位分別成套配置;一室傢俱宜採用同一材質製作。

中式空间家具陈设之道——适得其所,各得其妙(上)中式空间家具陈设之道——适得其所,各得其妙(上)
中式空间家具陈设之道——适得其所,各得其妙(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