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

李淑文41


阿司匹林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用的药物,其最早用于解热镇痛,而目前因为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广泛的应用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许多人认为阿司匹林对胃粘膜的损伤大,应该饭后服用,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错误性。阿司匹林肠溶片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在空腹服用,最佳时间是睡前距离晚餐三个小时以上服用(后文我们会具体讲解)。



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什么要在空腹时服用?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阿司匹林是肠溶片制剂而不是普通剂型,普通剂型的阿司匹林的确对胃粘膜损伤大,应该饭后服用,但对于肠溶片则不一样。阿司匹林肠溶片是在普通剂型的外面覆盖了一层外壳,这个外壳是耐酸不耐碱的,不会在胃内酸性环境下分解,而在肠道内的碱性环境下才会分解。我们应该在空腹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餐后我们胃内容物会改变胃的酸性环境,肠溶片停留时间增加,可能出现提前崩解而释放,反而会损害胃粘膜。



阿司匹林肠溶片最佳的服用时间是多久?

一天之内的空腹时间很多(如三餐前、睡前等),那么具体哪个时间才最好呢?根据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肠溶片从服用到进去肠道大概需要3个小时左右,而进餐后胃排空时间大概也需要3个小时左右(简单来说就是餐前餐后3个小时内都不适合),这样算来三餐前肯定都不适合。同时我们人体大多数心脑血管事件都发生在清晨,而阿司匹林服用后到起效至少也需要3个小时,所以我们建议在睡前距晚餐三个小时以上时服用(比如你是晚上六点吃的饭,那么你至少应在晚上九点后服用)。不知道大家懂了没有,阿司匹林肠溶片一定要空腹服用,理论上最佳时间是在睡前距晚餐3个小时以上时,当然服药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大家平常晚上要使用他汀类降脂药,阿司匹林肠溶片也可以早上空腹服用,但应尽量距离早餐时间久一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一定要整颗服用,不要掰开或嚼碎服用,以免破坏外壳。


全科扫地僧


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空腹服用。为什么说空腹而不是饭前?因为有很多情况下,睡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也是可以的,而睡前属于空腹,不属于饭前,因此,空腹服用表达更准确。

为什么阿司匹林肠溶片要空腹服用?

很多中老年人朋友,都在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动脉粥硬化性的心血管疾病问题,对于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朋友,我们一般都会推荐肠溶片,为什么,主要还是为了减少阿司匹林对于胃黏膜的刺激性。

阿司匹林,化学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酸性较强的药物,大剂量服用时可以用来解热镇痛,对于成人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浑身疼痛,牙疼,痛经等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这种时候,如果是短期用药,选择普通片或者泡腾片,都是可以的,对于这样的制剂,由于本身具有一定胃刺激性,因此一般建议饭后服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对于胃黏膜的刺激性。

而对于长期服用的小剂量阿司匹林,一般建议选择肠溶片,所谓肠溶片的意思,就是这个片剂的外层会有一层包衣膜,这层膜的作用是让药物在胃部不会释放崩解,到了肠道的弱碱性环境下,肠溶膜会溶解,阿司匹林开始释放起效。

对于这样的药物,为什么就不推荐饭后服用了呢?不也一样能减少对于胃的刺激性吗?对于肠溶片来说,让它尽快的通过胃部,进入肠道后释放起效才是最重要的,而空腹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加速阿司匹林通过胃部的时间,如果进餐后服用,胃部的食物与药物混合在一起,胃部要蠕动消化食物后,才会排空进入肠道,就会加大阿司匹林进入肠道的时间,也可能会导致阿司匹林在胃部有一小部分会析出刺激胃部,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空腹服用肠溶片更为合理。

通常情况下,空腹服用阿司匹林,在半小时后阿司匹林就可以进入肠道,开始释放崩解,发挥药效。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选择

市面上阿司匹林肠溶片种类繁多,各种品牌和规格也都不一样,对于胃肠道不好,建议服用量在100mg/天的朋友,建议选择原研的拜阿司匹林,这个药物在模拟胃液中能够做到2小时内零溶出,质量要远远好于国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只是治疗费用略高。

对于胃肠道较好,没问题的朋友,如果经济上也不那么宽裕,可以选择国产的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国产的阿司匹林肠溶制剂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规格多,25mg,50mg,40mg,80mg各种剂型都有,如果医生推荐的剂量不是100mg/天,由于肠溶片不能够掰开服用,因此,选择国产相应剂量的肠溶片服用,也是不错的选择。


李药师谈健康


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前吃比较好。

阿司匹林是一个经典老药,起初是用来解热镇痛抗炎的。但是用于解热镇痛抗炎的时候,需要较大剂量,而较大剂量的阿司匹林会带来明显的胃肠道副反应。

不过现在有一些副作用更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双氯芬酸,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等。所以现在已经基本不用阿司匹林来解热镇痛抗炎了。


目前临床上使用阿司匹林,利用的是其小剂量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每天服用75-100mg即可起效。

虽然抗血小板聚集,服用较小剂量,但其依然有较大的胃肠道副作用。所以将其制作成肠溶片。其原研药为拜耳公司研发,所以叫拜阿司匹灵。



为什么阿司匹林肠溶片餐前服用较好呢?

首先阿司匹林制成肠溶制剂,其药物外面的包衣在胃酸环境中短时间不被破坏的(餐前胃中pH值为1-2),药物也就不会刺激胃黏膜,只有在肠道碱性环境(pH>7)下才可以溶解。

在餐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话,胃排空所需要的时间短,药物就可以很快进入肠道,如果是餐后服用,药物和食物会在胃中停留较长时间,肠衣就有可能被溶解。

所以餐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既可以不刺激胃粘膜,也有利于其在肠道中溶解吸收。


我是无名药师,点击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药物知识。

无名药师


阿司匹林肠溶片如无禁忌症,建议饭前空腹时服用。阿司匹林最早用于解热镇痛,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增加,人们逐渐发现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现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复发。相关研究显示对于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和年龄>50岁的人群,口服阿司匹林可降低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有胃肠道反应、胃溃疡、胃出血、过敏、神经系统症状、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这是我们在临床应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阿司匹林的分类、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分类

临床上常用的阿司匹林包括:普通型、肠溶型和泡腾型。



二、用法

(一)普通型:普通型阿司匹林在胃内即开始分解,在肠道完全吸收。由于阿司匹林对胃肠黏膜有直接的刺激性,部分患者服用后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胃肠不适或疼痛等,长期使用可损伤胃粘膜,引起糜烂、出血及胃溃疡。我们建议普通型的阿司匹林在餐后服用,以减轻胃粘膜刺激症状,同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有皮肤粘膜出血、黑大便、胃出血等时应停止用药。

(二)肠溶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类型。肠溶型阿司匹林有耐酸不耐碱的外壳,在胃内不分解,在肠道缓慢分解吸收而起作用,减轻了胃粘膜刺激症状。但是,当我们进食后胃内酸性降低,PH升高,这时会引起阿司匹林在胃内停留时间增加,导致提前分解,进而减弱药效,增加胃粘膜刺激症状。所以,我们建议肠溶型阿司匹林在空腹前半小时到一小时服用。

(三)泡腾型:本品常用于解热镇痛,是溶于温开水后口服,不良反应与普通型大致一致。建议饭后服用。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

(一)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临床上使用时应注意患者有无基础的胃肠疾病,尤其对于老年人。如患者胃肠不好,建议减少用药,同时服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严密监测出血情况。

(二)阿司匹林其他的副作用还有过敏反应(如皮疹、水肿、哮喘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头痛、耳鸣、视力听力减退,严重者出现精神错乱甚至昏迷)、肝肾功能损伤等。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

(三)应避免与其他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洛芬待因等一起使用,禁止与抗敏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一起使用,避免与糖皮质激素一起使用。上述药物均会加重胃粘膜损伤。

(四)对于既往有对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物过敏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五)以下人群禁止使用阿司匹林:①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如溃疡出血期患者;②血友病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③蚕豆病患者;④痛风患者;⑤肝肾功能衰竭和心衰患者。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意见和建议,图片来源于网络。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医带渐宽


直接再次回答:空腹吃!

这个问题好多医生回答过多次,王医生也不止一次回答过,看来仍有朋友不断在上头条,询问和关注医学知识。

我们就来看看阿司匹林肠溶片,1993年,拜耳公司在阿司匹林肠溶片外面加了一层包衣,这种药片在胃部不易溶解,直到肠道才发生作用,这样就减少了胃部不适的副作用问题。 建议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空腹服用一片。

阿司匹林口服后经胃肠道完全吸收。阿司匹林吸收后迅速降解为主要代谢产物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0-20分钟和0.3-2小时。


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溶解。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普通片来说其吸收延迟3-6小时。

因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性,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溶解。空腹吃,利于胃部排空,减少对胃的刺激和损伤。

正因为阿司匹林平片对胃有刺激,所以才有了阿司匹林肠溶片。

正因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只有空腹吃才能对胃的刺激小,所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一定要空腹吃。

请大家记住:如果不是肠溶片那么就要与餐同服;如果是肠溶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肠溶片都应该空腹吃!

关于更多阿司匹林的作用,副作用,替代品,吃多久,什么人适合吃,注意事项等等问题,请您关注 。

我是王医生,一名心血管医生,对阿司匹林有着非常熟悉。


心血管王医生


首先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临床应用很广,阿司匹林有胶囊,也有片剂,主要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栓子导致的脑卒中及脑缺血、预防静脉栓子形成、治疗心绞痛等疾病,也是心脏及动静脉术后的预防用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后主要是经胃肠道吸收而且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而水杨酸主要在肝脏内代谢,而且全身分布广,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而且能进入胎盘及乳汁,所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而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后服用主要是因为避免药物在胃内融化导致刺激胃粘膜,对于胃造成伤害,而且阿司匹林还会导致胃肠道粘膜保护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受阻,血小板不容易集聚,容易导致消化道的出血,还有阿司匹林肠溶片表面有一层膜,在胃酸这样的酸性环境下不容易化解,药物有效成分不能全部释放,而在肠道碱性环境下很容易溶解。

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还是饭前服用比较好,因为饭后会导致胃排空延迟,药物不能很快进入肠道内,还有就是进食后胃酸大量分泌,导致药物在胃内溶解,对胃粘膜刺激比较大。而饭前服用使得胃排空比较快,可以将阿司匹林肠溶片很快的送入肠道内,在碱性环境中溶解,使得药物疗效更好,对于胃粘膜刺激也就减少了。


阿司匹林肠溶片不仅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而且还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而且副作用也是很大的,对于肝肾功有很大的伤害。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小克大夫


阿司匹林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抗血小板药,小剂量阿司匹林常用于冠心病的防治。阿司匹林也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大剂量阿司匹林可以用来解热镇痛抗炎,但由于对胃粘膜有较大的损伤,因此现在已经很少用阿司匹林来解热镇痛。我们服用阿司匹林来防治冠心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

虽然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的防治时只需要小剂量(75-100mg),但仍对胃粘膜有一定的损伤。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开发出了阿司匹林肠溶片,这种片剂有一种特殊的肠衣,使其在胃的酸性环境中不被溶解,到了肠道碱性环境才溶解释放,大大减轻了胃损伤的副反应。饭前、睡前等空腹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这时候胃中没有食物,呈明显的酸性环境,排空也更快,肠溶片可以确保在肠道溶解。普通片则应该饭后服,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拜阿司匹林也是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一种,它是进口的,相对于国产肠溶片,胃中溶出更少,副反应更小。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常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血栓的预防。由于其可直接作用于胃粘膜,具有消化道损伤的不良反应。目前临床常用的剂型为肠溶片,那么阿司匹林肠溶片到底是餐前服用还是餐后服用好呢?


胃肠道损伤的机制

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损伤的机制有两个:一是药物直接作用于胃粘膜,引起胃上壁细胞损伤。二是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失去了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阿司匹林普通片建议饭后服用

由于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因此阿司匹林普通片饭后服用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耐受性。


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饭前服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外面有一层耐酸的包衣。它可以保护阿司匹林正常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待到达肠道碱性环境再缓慢释放被吸收。从而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果在餐中或餐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就会和食物混合,食物使胃内PH升高,并且延长阿司匹林肠溶片到达肠道的时间,可能会使部分药物在胃部释放,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而饭前服用,可缩短药物在胃内停留时间,使药物充分在小肠吸收。


因此,阿司匹林普通片最后在餐后服用,而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在餐前30-60分钟服用。


“刘药师话用药”关注百姓用药安全,欢迎大家关注了解更多用药信息。


刘药师话用药


怎么用阿司匹林预防脑血管疾病效果好?

《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的意义更加大。今天我们讲的就是怎么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脑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最先是作为一种解热镇痛药应用于临床,现多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复发。对于有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吸烟、年龄大于50岁者,口服阿司匹林可降低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一,剂量: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剂量有关:<100 mg/d时,抑制血小板。这一抑制作用持续血小板的整个生命期(8 ~ 9 d),临床表现为出血时间延长。>650 mg/d则主要发挥止痛、退热和抗炎作用。所以预防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都是100 mg/天。

二,阿司匹林地位:201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A(合理应用阿司匹林)B(血压达标)C(血脂管理)S(戒烟)策略。近年来尽管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不断涌现,但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防治中的基础地位仍无法动摇。 三,阿司匹林适宜人群:2013年《中国抗血小板专家共识》,建议合并有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服用阿司匹林(75~100毫克每天),包括: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高血压(需要控制≤150/90mmHg)、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早发心血管家族病史(男小于55岁,女小于65岁)、吸烟,,合并慢性肾脏病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不符合上面标准的不建议使用,30岁以下和80岁以上的人需要个体化评估,如果不适合用阿司匹林的用氯吡格雷代替,同时还应该评估出血风险,尤其是胃肠道出血风险,如果心血管事件获益超过出血风险,

系推荐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子)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所以说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有条件的,最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才安全。

四,服药时间的问题:阿司匹林什么时间吃比较好,目前意见尚不统一。主张早上服用的。认为从人体的生物钟来看,早上 6 :00~10 :00,血液黏稠度较高,血压、心率水平也高,这段时间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时间。阿司匹林在体内起效时间较快,因此,为达到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早上在7 :00~8 :00 服用较为合适。主张睡前服的认为,由于夜间人体活动少,血液黏稠,血流减慢,血小板易于聚集,所以晚间服药可能会起到更好的疗效。   

笔者认为,应该根据药物起效及维持时间长短来决定,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由于使用的是普通阿司匹林肠溶片,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均比较短,以早上服用更适宜;对于服用阿司匹林缓释片的患者,由于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均较长,晚上服用更适宜。

至于是否需要空腹,如果是肠溶片,是不需要的,如果是普通片,吃点东西再吃药,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怎么样?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请不要忘记点击“关注”二字再“点赞”一下呀!我是专业的神经外科介入医生,会有更多的脑血管疾病健康知识,干货“奉献”给你的。谢谢。


神经介入戴医生


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经常会问到这样的问题,其实进一步仔细询问会发现,很多患者只关注了阿司匹林这个药名,而忽略了它的剂型,之所以会有饭前还是饭后服用之说,关键在于有的阿司匹林多了“肠溶片”这三个字,有这三个字和没这三个字在服用方法上就会有所不同,不同在哪呢?

首先,要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来说。食物进入胃肠后会刺激胃分泌大量的胃酸和消化酶,与食物进行充分混合形成食糜,随后会逐步将食糜排进小肠中,而小肠中则呈现的是碱性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其次,再从阿司匹林的剂型上来说。阿司匹林进入胃中后遇到大量的胃酸便会很快崩解而释放出有效成分乙酰水杨酸,这种物质会对胃粘膜造成损伤,严重时会引起溃疡而导致出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为了避免阿司匹林遇到胃酸就快速崩解的情况,人们在生产阿司匹林时在它的外面“穿了件衣服”,这件脱衣服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可以抵抗胃酸而不溶解,只有进入碱性环境时才会被溶解而释放出其中的有效成分,穿了这样一件衣服后的阿司匹林称为是“阿司匹林肠溶片”。

这件衣服的抗酸性如何,决定了它在胃中抵抗胃酸的能力强弱,我国要求阿司匹林肠深片在胃中的溶解率小于10%,而进口的肠溶片剂能达到100%不溶解。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它在胃中接触胃酸的时间,往往需要在饭前服用,为的是在胃中没有食物,也没有大量胃酸分泌的情况下,快速通过胃进入小肠,减少与胃酸接触的机会。

同样的道理,普通型的阿司匹林因为没有穿上这件抗酸衣服,遇到大量胃酸立即就会崩解,所在需要在饭后服用,趁着胃中存在大量食物稀释了胃酸的机会,减少它在胃中的分解,尽可能地减轻对胃粘膜的刺激。

所以,阿司匹林是该在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用,一定要看清阿司匹林是普通片剂还是肠溶型片剂,两者的价格都不贵,前者的价格往往是后者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却比后者更容易造成对胃的损伤,因此建议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尽可能选择肠溶片为好。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