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送高考迎中考,如何最後衝刺高效提升成績?

送高考迎中考,如何最後衝刺高效提升成績?

​2018中考即將到來,如何在最後的複習衝刺階段,抓住提分點是每個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事,也是老師們最關注的事。在同學們即將參加中考的關鍵時刻,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重課本、理考點

在最後複習時,首先要靜下心來,針對這門學科成績落後,要加強基礎知識薄弱部分的梳理,重課本、理考點,查漏補缺,將易混淆的概念、規律加強對比、區分,配以適當的練習進行鞏固。

在命題原則“關注生活”一項,注重引導學生將生活經驗與理論知識的結合。在體現學科特點的同時,還要滲透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科技發展現狀,並適當體現當地人文、科技、經濟、生活、社會進步等相關內容。在此原則的要求下,考生不能“讀死書”,要學會從概念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能力培養。

比如:簡答題“汽車頂上的窗戶打開,為什麼能實現抽風換氣的效果”,在這個問題上,考生只回答名詞“流體壓強”或其概念是不能拿滿分的,還必須點出“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及“車內壓強大車外壓強小”等要點。這就需要考生在瞭解概念的同時,將知識點理解、應用起來。

補習“短腿科目”

從目前現狀看,多數學生存在的“短腿科目”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在那麼長的時間內,你都沒能解決它,那麼在短時間內能解決嗎?那麼是不是不能在弱勢學科上花費時間?或者說是不是弱勢學科就沒有辦法彌補呢?

答案是否定的,提升“短腿科目”的成績是理所當然,但是要有科學的策略才行,想法是好的,但是做法要是不合理的,就等於白做了,做了無用功時間耽誤了,信心也受到影響,對考試肯定沒有什麼好處。

必考知識的“融會貫通”

有的同學覺得瘋狂的刷題就能為自己獲得更多的機會得高分,但是其實題海戰術是最盲目的做法,做題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議大家做題海戰術,做題時要學會兩者平衡的關係,從做題中總結出經驗。

理錯題比做新題還重要。分析、整理錯題,能讓考生從失分點中找到突破點,並且節省複習時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考生最好能將錯題重新梳理一遍,理清認識,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

送高考迎中考,如何最後衝刺高效提升成績?

最後希望各位考生避免五種錯,看錯、想錯、算錯、寫錯、抄錯。拿到應拿的分數,做到該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