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天冬和麦冬的区别是什么?

杜卫宁


天冬与麦冬是近亲属,都是来源与百合科的,功用也有相近,都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就象堂兄弟。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区别的。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区分:

一、来源、采收加工不同:天冬来源于百合科天冬的块根,而麦冬则是麦冬的块根。天冬在采收时需经沸水煮或蒸,至外皮易除去为度。而麦冬采收没有加热过程。

二、性状不同:天冬与麦冬虽整体都呈纺缍形,但天冬大,长6~20厘米。我们在药店与药房中见到的天冬都是切成厚片的饮片状;麦冬小,长1~3厘米,配方大都是直接整个入药。天冬外表有层黄棕色硬皮,已在采收加工时除去。麦冬外表没有这样的硬皮。天冬与麦冬在外观颜色上也不同,天冬色偏黄,对光透视近半透明;麦冬色虽浅,但对光透视却是不透明的。注意麦冬还有个更近的亲属——山麦冬。它与麦冬从外形上更相近,而山麦冬更细长一些。口尝麦冬略有点苦,而山麦冬没有,只有甜味。

三、功能主治有别:天冬、麦冬虽都是甘、苦、寒的性味,皆入肺经,都有滋肺阴、润肺燥,治肺阴不足引起的咳嗽、咳血、阴虚发热等症,且他俩常相须配伍应用。而天冬还入肾经,麦冬则偏入心与胃经,特别是心阴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等证,常用的方剂生脉饮,麦冬在里面起到了滋养心阴的作用。


药事健康


天冬麦冬可以互配而用,也可以和沙参、川贝母、生地、玄参、知母、玉竹等药物配伍而用,增强其养阴润燥之功。其中可以注意的是天冬可以归肾经,对于治疗肾虚火旺,潮热遗精等尤为适用。而麦冬可以归心经,可以和黄连,淡竹叶,生地黄,酸枣仁等配伍运用于心烦不眠,身热烦躁等。以下逸仙药师分别介绍:

天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草本天冬干燥块根。主产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切薄片,生用。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肾经。

【功效】养阴润燥,清火,生津。

【临床应用】

1、用于阴虚肺热的燥咳或劳嗽咯血。本品有养阴清肺,润燥,止咳之功效。

2、用于肾阴不足,阴虛火旺的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证。本品有滋肾阴,清降虚火,生津润燥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10~15g。亦可熬膏或入丸散或入酒剂。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外感风寒咳嗽者忌服。

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麦冬干燥块根。主产四川、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夏季采挖,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1、用于肺阴不足,而有燥热的干咳痰粘、劳嗽咳血等。本品有养肺阴、清肺热、润肺燥而止咳之效。

2、用于胃阴虚或热伤胃阴,口渴咽干,大便燥结等。本品善能益胃生津、清热润燥,为治胃阴不足诸证之佳品。

3、用于心阴虚及温病热邪扰及心营,心烦不眠,舌绛而干等。本品有养阴清心除烦安神之效。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外感风寒或痰饮湿浊的咳嗽,以及脾胃虚寒泄泻者均忌服。


(文章资料参考于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学》)


逸仙药师


天冬

又名天门冬。味甘、苦,性大寒。入肺、肾经。天冬甘寒可滋阴,苦寒可泄热,效能滋阴润燥、清肺泻火、化痰止咳、滋肾阴、退虚热,用于治疗阴虚发热、潮热盗汗、阴虚肺燥、干咳少痰,甚或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症。


麦冬

又称麦门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麦冬既能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干咳少痰,或咳逆痰稠、咽喉不利,以及吐血、咯血、肺痿、肺痈。麦冬还能养胃阴、生津液、润肠燥,以治热病伤津,咽干口渴、舌红少苔、大便燥结。同时还能清心除烦,可治心阴不足所引起的心烦、失眠、心悸、怔忡。

两者的区别

【性味】两者皆寒,寒则可泻热。天冬大寒,麦冬微寒,因此天冬泻热功效较麦冬强,治疗的症候热像也比麦冬重。如天冬可治便秘,麦冬则更适合大便燥结。但从另一方面将泻热易伤阳,天冬对阳气的损耗也大于麦冬。

【归经】除了归肺经外,天冬还归肾经,因此退虚热效果较好。麦冬还入心、胃,可滋三脏之阴,养胃阴则可治热病伤津,咽干口渴、舌红少苔、大便燥结。滋心阴则可清心除烦,治心烦、失眠、心悸、怔忡。因此在治疗脏腑范围上,麦冬大于天冬。


总得来说,天冬大寒偏于润燥泻热,麦冬微寒偏于滋养阴液。天冬偏于祛邪,麦冬偏于扶正。并且麦冬作用部位叫天冬多,除了滋肺阴,还可养胃阴、滋心阴。


男科王传航教授


天冬,也称天门冬,是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古称髦、天棘、颠棘。《尔雅》云∶髦,颠棘也。指其茎上的鳞片状叶基部延伸为短硬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草之茂者为,俗作门。此草蔓茂,而功同麦门冬,故曰天门冬,或曰天棘。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从植物上讲,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是百合科 Liliaceae天门冬属 Asparagus属的攀援草本。

根在中部或近末端成纺锤状膨大,茎平滑,常弯曲或扭曲,长可达1-2米,分枝有棱或狭翅。叶状枝通常每3枚成簇,茎上的鳞片状叶基部延伸为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较短。花通常每2朵腋生,淡绿色;雌雄异花。浆果直径6-7毫米,熟时红色,有1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天门冬在我国分布极广。生于海拔175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疏林下、山谷或荒地上。也见于朝鲜、日本、老挝和越南。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之效。”


麦冬又名麦门冬。东汉陶宏景云:实如青珠,根似穬麦(大麦的一种),故谓麦门冬。麦门冬和天门冬可谓是“师出同门不相统属”,在传统上常与天门冬搭配。入药的是它的小块根。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是百合科沿阶草属 Ophiopogon植物。麦门冬有如同麦须一般的叶子,因冬天不会凋零由此得名。“书带留青草,琴堂幕素尘”这里所写下的书带草,据考证就是指的麦冬了。

不过,在植物分类中,麦冬和沿阶草是同属不同种的植物。《中国植物志》记载麦冬在传统中被认为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栽培很广,历史悠久。


从植物形态上看,两者的差别非常大了,大的就像长颈鹿和大象一样一目了然。大家迷惑的主要还是两者的干燥的药材块根,它们长的也很相似。

中国药典是这样说的

天冬:本品呈长纺锤形,略弯曲。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

麦冬: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中柱细小。

最后,涉及药的功效问题,请参考正规专业药师和药学专家的意见。寻诊问药,更得找正规的医院,找医师,遵医嘱,不迷信古书,不找网红,不靠度娘。


喵喵植物控


天冬和麦冬的区别主要是 :在商品上,要从性状上区别 ;从应用上,要从性味到功效上区别。(区别如下:)

天冬和麦冬都是同属“补阴药。”

天冬,又叫天门冬(正名)、.明天冬.丝冬。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产贵州.四川.两广等地。贵州产量大,质最佳。

【性状】呈纺锤形,略弯曲,中部肥满,两端渐细而钝。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半透明状,有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足干者质硬脆,能折断,稍潮即回糖柔软。断面黄白色,有光泽,半透明,角质状,中央有乳白色的中柱木心。气微,味甜而带一苦涩。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肾经。

【功效】养阴清热,润肺滋肾。

【适用】热病口喝,肺阴受伤,燥咳,咯血,肺燥便秘等。

天冬:含天冬酰.β一谷甾醇.甾体皂甙 .粘液质等。

麦冬,又叫麦门冬(正名) .寸冬 .苏冬.瓜黄冬。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主产浙江.四川。以浙江产的质量优(为八大浙药之一),四川产量大。

【性状】浙麦冬:1 .纺锤形 .略扁.身长。2.外表黄白色。3 .体干透坚硬,受潮则柔,断面木心,半透明。4.糖性,气香,味甜度较浓。川麦冬:1 .長稍园形,两头尖;中间大.有的具短须根。2.表面谈黄或灰白色,皱纹略显。3 .质柔润,断面木心较细。4 .气香,味甜,糖性较少。(两产地的性状对比)。

【性味.归经】甘 .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效】养阴益胃,润肺清心。

【适用】肺燥干咳,津少口渴,心烦便秘等。

麦冬:含多种甾体皂甙 .粘液质.葡萄糖.β、谷甾醇。


大林147181751


天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天冬的块根,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等地。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麦冬的块根,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均为生用。

  相同点:两者均味甘、苦,性寒,归肺、胃经。既能滋肺阴,润肺燥,清肺热,又可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对于热邪伤津之肠燥便秘,还可增液润肠以通便。在治疗肺胃燥热时,还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但有脾胃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应忌用此二者。

  不同点:天冬苦寒之性较甚,补肺、胃之阴强于麦冬,对咳嗽咯痰不利者,兼能止咳祛痰,还能入肾经以补肾阴、降肾火,可治肾阴亏虚、阴虚火旺之症,近又常以其治疗乳房肿瘤,对乳腺小叶增生疗效较好,唯滋腻性较大,用当注意。麦冬微苦寒,养胃阴与清胃热之力虽弱,但滋腻性较小是其所长,还能入心经以补心阴、清心除烦、安神,可治心阴不足及心火亢盛之症。

天门冬炖肉  一、原料:   1. 主料:鲜天门冬60 克,猪瘦肉500 克。   2. 调料:精盐、料酒、葱花、姜丝、胡椒粉。   二、制法:   1. 将猪肉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捞出切成块状,天门冬洗净泥   沙后切片,葱切段,姜切片。   2. 将肉、天门冬、葱、姜、料酒、盐一并入锅,注入适量清水。武火烧   沸,撇去浮沫。文火炖至猪肉熟烂。捞出肉块放入碗内,盛入汤,用盐、胡   椒粉调味即成。   按:天门冬含多种有效成分,具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猪瘦肉补   中益气、润燥。二者组成此菜养阴润燥、滋肺肾。用于治乳汁不通、咽喉肿   痛、消渴等症。药理研究知天门冬能升高白细胞,增强巨噬细胞舌噬功能。   常食此菜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补益强壮。
天门冬人参炖鸡
材料:乌鸡1只,人参15克,天门冬20克,鹌鹑蛋10只,白酒少许。
制作:将鹌鹑蛋煮熟,去壳待用。将人参和天门冬切成薄片,待用。乌鸡洗净,鸡头鸡脚全纳入鸡体内,将鸡放入炖盅,把人参和天门冬放在鸡上,倒适量清水,隔水大火炖2小时,加入白酒和鹌鹑蛋,再炖40分钟就行。
功效::补益气血。 适用于气血不足之面色无华、乏力者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2次。
天门冬萝卜汤 原料:天门冬15g,萝卜300g,火腿150g,葱花5g,精盐3g,味精、胡椒粉各1g,鸡汤500ml。 制作:将天门冬切成2-3mm厚的片,用水约2杯,以中火煎至l杯量时,用布过滤、留汁备用;火腿切成长条形薄片;萝卜切丝。锅内放鸡汤500ml,将火腿肉先下锅煮,煮沸后将萝卜丝放入,并将煎好的天门冬药汁加入,盖锅煮沸后,加精盐调味,再略煮片刻即可。食前加葱花、胡椒粉、味精调味,佐餐食。 功效:止咳祛痰,消食轻身,抗疲劳。常食能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增强精力,消除疲劳。

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麦冬主要用来滋补肺阴,而天冬用来滋补肾阴

二冬糖:取天冬、麦冬各500克,熬煮至药物烂块,去渣留汁,浓缩;加入白糖或冰糖熬至能拔丝,倒在干净的大理石或不锈钢板上抹平,冷却后切块,时时含服。此方对常见的燥气伤肺引起的干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章鱼博士


天冬是百合科天冬的根,性味功用甘,苦寒,滋阴降火,润燥止咳。用于虚劳咳嗽,咳血,咽干口燥。消渴,大便燥结。麦冬是百合科沿阶草的块根,性味功用,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养胃生津。用于虚劳烦热,咳嗽,咳血,热病伤津,口干咽燥。皮肤燥痒。前者滋阴降火,后者养胃生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