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幾十年過去了,河北石家莊趙縣仍有不少人記得唱曲的盲人李三諞

村口那棵老態龍鍾的古槐,樹幹早朽空了,依然枝葉繁茂。村子裡的老老少少圍坐在樹下,聽一對盲人夫婦唱著《白猿偷桃》。男人叫李三諞,藝名李喜全,是土生土長的趙縣南西章村人,生於1922 年。他坐在凳子上,拉著墜胡,琴絃嗚嗚咽咽,如泣如訴。女人是他老伴李月枝,她輕搖檀板,那清脆而有節奏的擊打聲,伴著她略帶沙啞的嗓音,在夜空中傳得很遠,帶給人一種滄桑的韻味。


幾十年過去了,河北石家莊趙縣仍有不少人記得唱曲的盲人李三諞

李三諞的一生,如戲劇般跌宕起伏。他自幼父母雙亡靠乞討為生。一天,大哥去城裡乞討,在集上看到一個唱曲賣藝的瞎子,那瞎子手握一把胡琴自拉自唱:“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人多心不平。樹上鳥多音雜亂,河裡魚多水不清。四句閒言說過,小子給大家說唱一段,《姜太公賣白麵》消愁解悶……”大哥呆呆地看了半個時辰,中間不斷有人往瞎子腳下的粗瓷大碗裡扔錢,看到這兒大哥就有了想法。

幾十年過去了,河北石家莊趙縣仍有不少人記得唱曲的盲人李三諞

常言道:“長兄為父,老嫂比母”。自從看到集上那一幕,大哥便開始為瞎眼的三弟尋覓生存的出路。他打聽到董村有個叫雙春的盲人會唱曲,就託人說了說,把三諞送去當徒弟。掏不起學費,就用糧食抵賬,言明一年一袋高粱。過秋,家裡打了三布袋高粱,大哥就把其中一袋送到了董村。雙春伸出雙手,把三諞上上下下一番摸索一遍,摸到少年那一雙細嫩修長的手後,心裡便喜歡了八分。當場收三諞為徒。他在師門勤學苦練,在師父面前罰過跪、頂過磚、熬幹過燈,很快就熟練地掌握了二胡、墜胡、三絃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技藝,就差師父口傳心授他記唱本了。

幾十年過去了,河北石家莊趙縣仍有不少人記得唱曲的盲人李三諞

三諞本是聰明伶俐之人,有過耳不忘的本領,《白蛇傳》、《楊家將》、《呼延慶打擂》、《呂蒙正趕齋》、《劉二姐拴娃娃》、《絲絨記》、《劉公案》等唱本點出來就能唱。萬事俱備,他就打算出門“唱飯吃”了。他聽大人們說滹沱河北岸的藁城富有,就央求二哥牽著他去,二哥長他三歲,小哥倆穿著前露腳趾頭,後露腳後跟的鞋,一路北去。此一去,不但在江湖上站穩了腳跟,還攢下了一筆小錢。

幾十年過去了,河北石家莊趙縣仍有不少人記得唱曲的盲人李三諞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轉眼,三諞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經同行介紹,他把欒城縣的說唱藝人李月枝娶進家門。三諞胡琴拉得好,月枝的墜子唱得更是叫座,她咬字真切,唱腔婉轉,韻味濃郁,人稱“抻不展”,這一對絕配真可謂夫唱婦隨,琴瑟和鳴。婚後,二人肩背褡褳,內裝墜胡、檀板,開始走村串巷四處賣唱。

幾十年過去了,河北石家莊趙縣仍有不少人記得唱曲的盲人李三諞

等場的時候,三諞先用墜胡模仿男女老少說話、嘆息、歡笑等聲音。他耳朵靈,熟悉的人憑腳步聲就知道誰來了。三諞兩口子除了在本地表演,還到過山西陽泉、衡水、邢臺、井陘、贊皇賣唱。每走一地,一唱就是半月二十天。唱住了,有的給幾個饅頭,有的給兩塊錢。夫妻倆給多少不限,讓吃飽就行。這樣,轉悠一個冬天能掙七、八十塊錢。

幾十年過去了,河北石家莊趙縣仍有不少人記得唱曲的盲人李三諞

六十歲那年,覺得唱不動了,無法再四處漂泊以唱謀食,便決定回村養老。村人敬佩他們自食其力,樂觀生活,與命運抗爭的一生,商量了一下,同意把他們當五保戶供養起來。老兩口兒回家時帶了一條叫花花的黑白花狗,個頭板凳高低,斷尾。三諞說,花花這狗懂人性,聽話,從不下嘴咬人。花花是他們在賣唱途中遇到的,這麼多年來,他們走到哪兒,花花就跟到哪兒,風風雨雨,不離不棄。

幾十年過去了,河北石家莊趙縣仍有不少人記得唱曲的盲人李三諞

三諞行走時,一隻手執棍探路,另一隻手牽著老伴。只要他們一出門,花花似乎便知道他們的行程,馬上使嘴叼住棍子引路,從無閃失。三諞是六十七歲那年去世的,驚奇的是主人斷氣那天,花花就開始不吃不喝了,整天爬在主人的靈前流淚。出殯那天,花花突然嚥氣。村人感念花花是條義犬,就把它埋在了墳塋一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