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高考前,马云和考生的这段对话又双叒火了!惊醒亿万学生和家长

马云,长期位居胡润中国富豪榜的前三名,他创立的阿里巴巴,开创了中国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的新潮流,堪称影响世界的“新发明”。这样一位众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他是怎样看待高考、看待今天中国教育的?他又想对拼搏在课堂、考场上的高中生说些什么呢?

今天,学习哥就代表广大高中生尤其是2018的高考生,和“马爸爸”进行一次虚拟对话,同大家一起感受马云心目中的高考和“好的教育”。

(注:文中马云的观点均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整理,绝非虚构)

高考前,马云和考生的这段对话又双叒火了!惊醒亿万学生和家长

学习哥:马主席(马云的正式身份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您好!能先简单介绍一下您的高考经历吗?

马云:我的高考不是故事,甚至可以算“事故”。

我有过3次高考的经历。第一次数学只考了1分,之后当过秘书、搬运工,踩着三轮车帮人松鼠。第二次数学19分,总分差140分,我爸妈都觉得不用再考了。但我自己坚持了下来,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最后一次数学79分,才终于考上大学

特别是第二次高考失败,我记得发榜那天晚上,自己和几位同样没有考进大学的同学一起,躺在老浙江图书馆门口的平台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忧虑惆怅……怕被人看不起,怕被家人埋怨,怕自己会永远抬不起头,怕自己没有未来……唉,说多了都是泪!

学习哥:

您觉得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和当年的高考关系大吗?

马云:有关系,也没有关系。

我小学念了七年,小学毕业后,没有一个中学要我,成绩太差。一年以后,我才被分到了体育场中学,我爸妈说那边打架太多,又转到延安中学。

我3次高考才考进杭州师范大学。杭师大确实跟北大清华在世俗眼光里有距离,但是正因为有距离才给了我们机会。假如我当年考进了北大,可能就不是我马云了。因为杭师大才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我读的这些学校,在杭州是比较差的,但我们同学大多混得不错,其实,是每个人做了最好的自己。

我不相信怀才不遇这一说。怀才不遇是没有的,有人有一点才,但有种混蛋脾气。有才有德有能,有好奇心的人,一定能找到机会。人生有多少机会啊!每个领域都有。

学习哥:所以很多同学会拿您做“挡箭牌”,说马云当年数学才考了1分,现在不也很成功吗?那么辛苦地学习有什么用?这个锅您背吗?

马云:“读书无用论”这个锅我坚决不背!

20岁之前的我们,学习就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你可以学习不出色,但不代表你可以不用心去学。

努力学习不一定会有出息,但不学习是一定不会有出息。

我曾在首届互联网大会上说过: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

在这个大时代下,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要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尽心尽力,不管过去多少年,我们还可以说,自己不后悔。

学习哥:您对“读书无用论”的驳斥很中肯!但还有另一个极端,就是不少同学对学习和自己未来其实很有想法,但父母和老师总是不理解、不支持,这种现象在三四线城市尤其普遍。您想对这些同学和老师、家长说些什么?

马云:现在很多孩子唯一关注的事情就是高考,高考以后干什么?不知道,先进去再说,没有想法了。

考不上怎么办?像我,考不上、不上大学也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上大学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能更好。让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他对学习、创新有兴趣,对未来有信心、有畅想,并且保持好奇心。人一辈子一定有很多机会,碰上机会后,他就会抓住。

所以,热忱、梦想和奋斗。这三个词,看起来很虚无,但实则决定了一个孩子此生的成败。

有的孩子,一从学校步入社会就“死了”,每天朝九晚五无事可做,刷刷朋友圈,唠唠嗑就可以下班了。有的孩子却像上学时一样去拼搏,终其一生,在不认输地奋斗着。不论环境如何,我们都不应该停止前行的脚步。

我坚定希望孩子要保持非常强大的好奇心。有的教育,把孩子的好奇心给灭掉了。我到今天为止,还是保持强大的好奇心,只要听见有奇怪的事情,首先我分析一下,即使这个东西不太靠谱,完全不靠谱,但还是有人在说,我得去看看了。我说它不靠谱,不等于我没有感兴趣。

第二让孩子有学习的能力。不管学了多少知识,永远不够。有好奇心,有学习的能力,然后才可能出现创新。要有创新力,有胡思乱想。小孩子的胡思乱想和年纪大的人胡思乱想不一样,要去引导他。

高考前,马云和考生的这段对话又双叒火了!惊醒亿万学生和家长

学习哥:高中生现在有句口头禅,“我好迷茫啊”!马主席,您读高中的时候迷茫过吗?

马云:高中的时候很容易迷茫,考什么大学,考什么专业,将来到底要干吗,谁没有迷茫过,谁没有犯过错误,谁对未来永远是充满自信的?

我经常跟年轻人讲,你说现在很迷茫,我说我比你迷茫的事情多得去了,我五十岁了,现在还在迷茫呢。把这些东西跟他讲一讲,他觉得我跟他是同类。高中要培养兴趣,高中的时候,一定要让年轻人找到未来感兴趣的东西,他找不到,也鼓励他,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找到!

把这些告诉学生,给他们信心和期待,相信他们肯定都不会差的。

学习哥:现在校园里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习惯把学生区分成“学霸”和“学渣”。您想对考入名校的学霸和进入普通校的所谓“学渣”说些什么呢?

马云:首先我很尊重成绩优秀的人。我招来的人,要比我聪明,首先要认同我们共同的方向,然后我的职责是让他在我们认同的方向上更加成功,我希望他有一天要超越我们。我们要求每一个同事招聘时,首先看看招进来的这个人有没有可能将来当我的老板,只有这样,公司才会越来越大。

但人生变化无常,今天的顺利未必未来就一定会成功。今天不成功也不意味着未来就没有机会。

有些人是天生会读书,会考试!我们不会考试,我们也许不如别人会算会背书,但在其他地方我们并不比他们差。

也许我们生下来不是为了考试的,但我们会努力干活、努力工作!我们也许确实需要考几次才会成功。我们的运气不是在考试中,我们的运气一定是在其他地方!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今天的成绩。但我相信这辈子总有机会是等着我的!有些机会是别人的,嫉妒羡慕也没有用。那些天生会读书的人是命,但我们这些不太会读书和考试的人却未必没有我们的运气,只要我们坚持做我们喜欢的事,并努力把它做好、做完美!

人活于世,别去妄自菲薄,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要看不起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好的同学。如果你考进了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考进或考不进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你一定有自己的机会的。

当然,读大学还是很重要的。未必一定要进名牌大学,但考进大学还是非常有用的。连普通大学也考不进,那你还是有点自己的问题的。不要放弃,坚持再考几次吧!

学习哥: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被“摁”在了起跑线上,幼升小要竞争、小升初要考试,中考高考更是拼得你死我活。家长们对好学校似乎有一种执念!那么,您心目中的好学校,是不是就是这种大家挤破头要去的牛校?

马云:我觉得中国教育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都是千篇一律的。讲近一点,香港的每一所学校风格都不一样,这个学校注重中文,那个学校注重英文、国际化。每个学校不一样,我们国家才会不一样,孩子才会不一样,才有可能性。

家长选择,不能只因为是它是重点学校。这个孩子喜欢文学,这个孩子喜欢理工科,家长要把孩子送到相对合适的学校去,因人而教。学校有各种不同的特色,因为校长有不同的思考,会找老师,教学的方法与方向就会不一样。

阿里巴巴这个公司的性格就跟别人不一样,这跟我有点关系。我肯定找相信我说的话的人,不断完善做好。我们跟百度、腾讯,跟其它公司就是不一样。也不是为不一样而不一样,而是我们就是我们,别人批评,听听有道理,但我们也改不了,人家表扬我们,其实我们也没那么好,也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要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又必须适应整个社会,不是变成另类。在人生途径上,孩子会碰上很多机遇,会碰上很多有意思的人,他要懂得什么东西该选择,什么东西该放弃,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

人是学校里最佳的产品,老师是真正的工程师,把这些人能够变出来。所以,没必要人云亦云地去挤“牛校”。

高考前,马云和考生的这段对话又双叒火了!惊醒亿万学生和家长

学习哥:老师似乎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同学仅仅因为不喜欢自己的老师,就对某一个学科很拒斥。你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马云: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对英文感兴趣,无非就是我的英文老师多表扬了几句,我觉得很好。我的英语老师是在中北二小,早上去区教育局学习一下英语,学几个字母,几个单词,下午到我们这儿来上课,他说马云,你这个发音很好,比我还好,我一下子热血沸腾。

但我的化学学不好,中学有个化学老师,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批评我三次。到今天为止,化学元素表我根本背不清楚。

改变这一点,其实和学生关系不大,关键在于老师。

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就是学会欣赏孩子。你不热爱当老师,你不欣赏你的学生,你每天越看越烦,我告诉你,你不欣赏也没办法,反正他们每天在那儿。

我刚开始做企业做不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骨子里面也看不起商人,总觉得挣钱这个事情唯利是图,前面五年没成功过,到后来觉得商人不是挣钱,钱只是资源,而是通过其它办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促进更多的就业,让别人更有快乐,你做得越来越好。

其实我这十年,你去问问阿里巴巴的员工,我什么时候跟他们讨论商业模式怎么挣钱?没超过十五分钟,反而挣钱越多了。

挖空心思想挣钱或者不想挣钱,都是错的,你只是觉得在做自己的乐趣的事情,看到自己的客户烦,就等于看到你的学生烦一样,你躲不开,谁让你选了这个职业,你必须去做。你要欣赏你的学生、欣赏你的产品、热爱你所做的事情,别在乎别人怎么看。

老师受人尊重,不是说这个职业多么重要,而是老师给社会创造的价值,给这些年轻人,给这些孩子在人生起步的时候,说的一两句话改变了他们而已。

学习哥:今年教育领域有个很火的概念——人工智能(AI),很多媒体说AI来了之后很多人的工作都被机器人取代了。人工智能有这么可怕吗?

马云:我希望大家记住,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起来以后,很多就业会消失,但又会诞生出很多新的就业。未来新的就业,让人更像人,机器可以像人一样学习,但人不能像机器一样去“思考”。人有价值观,有信仰,有情感,机器可以取代保姆,机器不能取代母爱,机器可以当很好的护士,但机器不能像人一样对你有温暖的关怀。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但如果我们把孩子变成学习的机器,只会去比赛,比知识学得快,而不能把知识消化,不能把知识变成人成长的能量时,麻烦就大了,最后就是被机器取代掉,这是不行的。

所以我觉得AI时代可能农村更有机会。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学校,把孩子们越来越变成读书的机器了,农村还好,让他们释放天性。我小时候书读得不咋的,回家在巷头巷尾玩,同学们每天满头大汗的回家,现在我很少看到街上有孩子们在玩,都哪儿去了?

我跟云谷学校校长讲,孩子们回家,必须要有一个小时玩的功课。如果回家十五分钟内作业没有做完,校长有责任。我们要重新思考,让孩子懂得跟家人玩,跟同学玩,有各种各样健康的运动和活动,这比什么都重要。我保证这些会玩的孩子,

想玩的孩子,愿意找人去玩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这是培养情商的关键。情商、智商、爱商,孩子们有这三样东西,才会有出息。

情商是把知识变成动能,把文化变成动能。情商是靠玩出来的,是吵架吵出来的。情商多么重要!没情商的人,知识读了很多,不会跟人家聊天交流,不会交朋友,不会找人帮忙,不会去帮别人忙,这些人有什么用?

高考前,马云和考生的这段对话又双叒火了!惊醒亿万学生和家长

2017年7月13日,马云在2017新乡村校长领导力课堂上,面对在坐的乡村校长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的分享。图为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鹅嫚学校校长杨文礼为正在做教育分享的马云献上金色哈达。

学习哥:对现在的教育,似乎谁都有一肚子话要说。马主席,您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马云:“教”“育”是两个概念,教书,到全世界各个大学去看,中国学生,在中国的学校里面,初中高中都是属于比较差的学生,到欧美都是最好的学生,这跟我们老师教育水平,学生的勤奋,老师教育方法有关系的。

但是中国的“育”做得不够,其实老师让学生一辈子最容易记住你的,是从音乐、美术、体育里面告诉他做人的道理,现在的孩子读书很好,但是做人的道理各方面差了很多,知识是可以传授的,是要勤奋努力学习的。

文化是玩出来的,现在孩子玩的时间实在太少,我们老师玩的时间也很少,如果我今天重新设置中国的教育体系,幼儿园的孩子们,他刚刚开始必须学会唱歌、必须懂得音乐,必须欣赏音乐,音乐对人实在太重要。

还有美术也很重要。美术重要在哪儿?就是你要有想像力,没有想像力的孩子是很可怕的,画画是开拓想像力很重要的方式,有老师说我不会画画,没有关系,让孩子去想,让孩子去画,西方老师教人家画画,他的画不一定会画画的人才能教画画的,而是画画本身就是开拓想像力。

人家说你为什么对足球那么感兴趣,我对足球本身没有兴趣,但是足球对于中国未来带来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不会懂得如何进行团队合作。我们公司招来那么多年轻人进来,中国年轻人的团队合作最糟糕,他们没学过,不是他们不会团队合作,团队怎么出来,打篮球的时候,这哥们从来不传球给别人,就自己扔,没有人跟你玩的时候,他就懂得,不配合没有人跟他玩。

如果不会运动,这个民族不可能健康,如果没有运动,身体不可能健康,心理不可能健康,数学很重要,语文也很重要,确实没有这些基础那就啥都没有,但是有一点更为重要,音乐、体育、美术这些东西,让一个孩子真正成为一个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

我特别鼓励孩子要会玩,最聪明的孩子,既会玩,也会读书,其次是会玩,未必会读书,会读书不会玩很麻烦。我招几万名年轻人,招聘下来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孩子有出息的年轻人,年轻的时候都特别会玩,都特调皮,调皮的孩子容易成功,但是调皮的孩子不讨老师喜欢,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调皮,一顿骂,活活把他的天性扼杀住。

我招聘的时候,不太喜欢班里面从小到大是前三名的学生,前三名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失败概率实在太大,他觉得我就是最好的,我出来也得最好的,一点挫折他就掉下去了,社会上不吃这一套。而往往最好的学生是什么呢?十名左右,读书不是很用功,他搞来搞去就是十名左右。

我在班里面不是前三四名,也不会跌到十名以外,我考91分,努力考94分、95分也有可能,但是我花的时间太多了,但是我花时间跟别人玩,学到更多。

所以“教”和“育”是两个概念,当然我们现在对于老师、对于学校的期望值太大,教的主体是老师、学校,但是“育”的主体是家庭,家长得参与进来,老爸看到孩子不对的地方,有没有拍桌子,子不教父之过,父母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