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卖水果到上海大亨,赚的钱等于国家的五分之一,死后却没剩一分钱

今天中国最赚钱的公司无非就是阿里巴巴、华为这些公司,不过阿里巴巴虽然利润非常可观,但是还谈不上富可敌国。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只有一家公司谈得上富可敌国。

这家公司就是三鑫公司。三鑫公司是民国时期的公司,当年它每年的利润都超过了6000万元。别看6000万元在今天不算什么,在100年前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民国政府1919年的财政收入才3.1亿,到了1925年也不过是3.5亿。

卖水果到上海大亨,赚的钱等于国家的五分之一,死后却没剩一分钱

也就是说,三鑫公司一家公司赚的钱就等于国家的五分之一。今天即使像阿里巴巴、华为,甚至两桶油、中移动、四大银行、中国烟草,都没有一家公司能如此强盛。

谈到三鑫公司,就必须谈到他的创始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海大亨杜月笙。杜月笙是中国近百年来最富有的人,今天马云、李嘉诚这些人都比不了他,但是他也中国近百年来最穷的人。

为何这样说,杜月笙一生敛财的财富之巨,史上罕见,但是他死后却没剩一分钱。

卖水果到上海大亨,赚的钱等于国家的五分之一,死后却没剩一分钱

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杜月笙是在继母、舅舅跟外婆一起抚养下长大的。其实就是过着居无定所,这里挨一顿那里挨一顿的日子。杜月笙由于缺少管教,就学会打架赌钱等坏习惯,后来舅舅拿他没办法,就让他去上海闯一闯。杜月笙来到上海之后,在一个老乡的水果店里做学徒。

不过又有谁可以想到,这个卖水果的,日后可以成为叱咤风云的上海皇帝呢。当时由于在街上常常被人欺负,于是杜月笙就拜了青帮的陈世昌为师。不过陈世昌自己也算不上什么人物,帮不了杜月笙什么。但是阴差阳错之下,陈世昌却给杜月笙介绍了一份好工作,让他进了黄金荣的黄公馆工作。

卖水果到上海大亨,赚的钱等于国家的五分之一,死后却没剩一分钱

黄金荣当时是上海响当当的人物,法租界的华总探长,也是青帮的头。不过进入黄公馆后,杜月笙却没有马上得到重用,他在黄公馆打扫了两年的卫生,终于捉住了一次机会出了一次头,得到了黄金荣的重视。之后数年杜月笙为黄金荣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为了奖励杜月笙,黄金荣把一个赌场分给他,还帮他娶妻购房。几年之后,杜月笙已经是跟黄金荣齐名的上海大亨,他联手黄金荣、张啸林成立了三鑫公司。

卖水果到上海大亨,赚的钱等于国家的五分之一,死后却没剩一分钱

这家公司垄断了当时上海,乃至整个江浙一带的鸦片经营权,另外别人开烟馆,三鑫公司还要从中抽水,三鑫公司的利润可以说高得惊人。

另外杜月笙还有众多的生意,特别是上海的赌场也几乎是他垄断的,同时他还积极参股了纺织、金融、运输等生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上海皇帝。当时不管是黑帮首脑,还有政治人物,无人不给杜月笙面子。

不过杜月笙花钱也是非常厉害的,他有一句名言叫做,人生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情面、场面。为了吃好这三碗面,他每年花出巨资去维护关系,当时整个上海,无论是帮派的底层打手,还是军人、警察,无人不得他的好处,仅仅这些每年就要花掉杜月笙上百万元。

卖水果到上海大亨,赚的钱等于国家的五分之一,死后却没剩一分钱

此外任何人,只要逃难到上海,杜月笙都会慷慨解囊。从市井小民到政客文豪,无不称颂他。当时的大文豪章太炎特意帮他改了名字,原来他叫杜月生,后来才经过章太炎之手才变成了杜月笙。可以说这是天大的面子了。

当时下台的总统黎元洪逃到上海,受到杜月笙颇多照顾,于是他的秘书送了一副对联给杜月笙,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可以说杜公馆一时风头无两。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戴笠、章士钊等人也跟他是莫逆之交。

这些关系显然都是要靠钱来打点。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杜月笙关掉鸦片跟赌场的生意,而且还积极捐款捐物。他还让自己的青帮弟子组成抗日队伍上前线打仗,不停在上海组织暗杀行动等等,这些都是他个人出资。这些都花掉了这个上海大亨不少的钱。花得多,进的少,金山银山也吃得完。

卖水果到上海大亨,赚的钱等于国家的五分之一,死后却没剩一分钱

后来杜月笙逃难去了香港,他只剩下几十万美金,而他家大业大,自己又身患重病,没多久钱都花完了,杜月笙也因病去世。这个富可敌国的上海皇帝,最后竟然连一分钱也没剩下。

从卖水果到上海大亨,杜月笙巅峰的时候,赚的钱等于国家的五分之一,可惜死后却没留下一分钱,真的是令人感慨万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