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加息真提速?还要看“人为”因素—美国2018年6月FOMC会议点评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加息真提速?还要看“人为”因素—美国2018年6月FOMC会议点评

张文朗 刘政宁

摘要

【1美联储决定加息25 bps,符合预期。利率点阵图显示,2018年底基准利率中值上升,表明预期加息次数增加至4次,同时下调未来三年的预期失业率,预示美国自然失业率中枢可能下移。而自然失业率下移,意味着失业率下行对通胀的推升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大,加息是否真提速也要看“人为”因素。

【2】美联储对经济前景较为乐观。认为油价冲高对长期通胀影响有限,未来仍将采取缓步加息的策略。美国贸易政策可能带来下行风险,但当前没有被计入货币政策。加息决议公布后,美元、美债收益冲高回落,美股震荡。

【3】预期加息次数上升或增加新兴市场风险,也会边际增加我国货币政策的压力。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经济“一枝独秀”。上调预期加息次数或令新兴市场汇率承压,那些经济基本面较差的国家受到的冲击更大。

正文

经济向好,加息预期抬升

美联储FOMC会议决定加息25 bps,符合预期。联邦基金利率升至1.75~2 %区间。

货币政策声明变化:与5月相比,此次声明删除了“联邦基金利率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低于长期水平”的表述,意味着关于低利率环境的前瞻指引正式被移除。声明还将家庭支出“放缓”的表述调整为“已有所改善”,其他内容大致相同。声明重申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同时指出通胀预期没有大的改变。

点阵图变化:2018年预期加息次数增加至4次。利率点阵图显示,2018年底预期利率中值由2.1%上调为2.4%。2019年底利率中值由2.9%上调至3.1%,2020年底利率中值不变,仍为3.4%。由于3月公布的点阵图已暗示年内加息次数在3~4次之间,此次上调加息次数并也并未超出预期。需要指出的是,加息预期抬升并不意味着美联储一定加速加息,2015-16年,最终实际加息的次数都低于之前联储的预期。

经济预测变化:上调今年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下调今后三年失业率预期。2018年预期GDP增长率从2.7%上调至2.8%,失业率从3.8%下调至3.6%,表明美联储认为失业率还可以更低(表1)。预期PCE和核心PCE分别上调至2.1%和2%,表明大部分委员认为今年通胀可达到美联储预设的目标。

「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加息真提速?还要看“人为”因素—美国2018年6月FOMC会议点评

其他变化:本次加息中上调超额准备金率(IOER)20 bps,低于利率中值上升的幅度(25 bps),意味着美联储将从“利率下限”(Floor System)向“利率走廊”体系(Corridor System)过度。这一变化不会改变联邦利率水平,但可能减少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数量。美联储还宣布,从2019年1月起每次FOMC会议后都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此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表达了以下观点:

  • 近期油价冲高被视为暂时性因素,对长期通胀(预期)的影响有限。美联储在通胀问题上还远未取得“胜利”,不认为通胀会飙升。

  • 美联储加息并不是为了在下次危机到来时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加息太快反而容易导致危机,未来仍将采取缓步加息的策略。

  • 美国与他国的贸易争端可能带来下行风险,但目前尚无迹象表明这种影响已经到来。

  • 美国家庭部门杠杆率适度,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上升值得关注。

总体上,本次加息决议的基调偏鹰派。市场反应先“扬”后“抑”,美元先涨后跌,美债收益冲高回落,美股震荡。

加息是否提速,要看“人为”因素

美联储下调未来三年的预期失业率,预示自然失业率中枢可能下移。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近期失业率更是降至3.8%,为近二十年来最低点,但同时工资增速和通胀却上涨乏力。这说明美国经济的自然失业率和潜在GDP增速中枢或已下移。而自然失业率下移,意味着实际失业率下行对通胀的推升作用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大,加息是否真会提速也要看“人为”因素。

导致自然失业率下降的一个原因是美国人口老龄化。从计算公式看,就业率等于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例,而劳动力人口又等于劳动参与率和总人口的乘积。因此就业率(失业率)与劳动参与率成反比(正比)关系。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显著抬升,而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又显著低于年轻人口,从而“被动”降低了失业率(图1-2)。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创伤和技能错配等原因,一些工人仍游离在劳动力市场之外,进一步降低劳动参与率。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说明未来劳动力市场还有改善的空间,3.8%的失业率也不意味着经济已经过热。我们在3月报告《噪声隆隆,美国经济还将好多久?》中指出,当前美国经济并未过热,未来还有上升空间,离周期高点也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仍然维持这一判断,并看好下半年美国经济前景。

「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加息真提速?还要看“人为”因素—美国2018年6月FOMC会议点评「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加息真提速?还要看“人为”因素—美国2018年6月FOMC会议点评

新兴市场风险或上升

今年以来,美国以外的发达经济体表现普遍低于预期,新兴市场波动加剧。一季度,欧元区和英国PMI回落,德国、日本、韩国出口同比下滑(图3-4),其中德国制造业订单指数连续4个月环比负增长,表明出口下降并不完全是由去年的高基数所致。此外,在近期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一些新兴市场波动加剧。二季度阿根廷、土耳其、巴西等国货币先后“跳水”,引发资本外逃。往前看,“美强欧弱”格局或还将持续,而预期加息次数上升可能增加新兴市场风险,也会边际增加我国货币政策的压力。那些经济基本面较为“脆弱”的国家,其汇率或将进一步调整(图5)。

「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加息真提速?还要看“人为”因素—美国2018年6月FOMC会议点评
「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加息真提速?还要看“人为”因素—美国2018年6月FOMC会议点评「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加息真提速?还要看“人为”因素—美国2018年6月FOMC会议点评

相关报告

海外

光大宏观组团队介绍

张文朗 首席宏观分析师 13811233375

黄文静 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财政与固收收益 15120034181

周子彭 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 13699222628

刘政宁 海外经济与金融市场 13761178275

邓巧锋 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13810828167

本订阅号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均应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光大证券客户中非专业投资者客户,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阅读到本订阅号的内容,请自行评估相关内容适当性,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对相关信息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若因不当使用本订阅号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非光大证券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