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品讀三國:曹操成也“火攻”敗也“火攻”-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兩大戰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在這兩大戰役中,曹操作為主角都參與其中,只不過結局一勝一敗。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因火燒烏巢而最終戰勝袁紹,並統一北方;在赤壁之戰中,因火燒赤壁,曹操敗於孫劉聯盟,奠定三國鼎立的局面。可以說曹操是成也火攻,敗也火攻。

官渡之戰,火燒烏巢,大敗袁紹,曹操統一北方。

戰爭背景:袁紹是當時顯赫一時的大世族豪強勢力,於公元199年,大體上統一了河北。曹操當時控制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大體上統一了河南。於是,袁紹和曹操之間的大規模兼併戰爭爆發了。

戰爭前期:公元199年春,袁紹調兵十萬,進攻黎陽,準備一舉攻下許昌,消滅曹操。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抗擊袁紹。曹操親自率兵,打敗了與袁紹聯合的劉備,俘虜了他的妻子,又迫使劉備的大將關羽投降,從而解除了後顧之憂。這以後,曹操迅速移兵官渡,準備迎擊袁紹。

品讀三國:曹操成也“火攻”敗也“火攻”-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

陷入僵持:公元200年8月,袁紹進軍官渡。袁軍依河丘屯營,東西達幾十裡,曹軍也立營相拒。打了幾仗,曹軍不利,堅壁不出。袁軍築樓臺,堆土山,居高臨下攻打曹營,結果曹操用霹靂車擊破了袁軍樓臺。袁軍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又挖道一直通向曹營,曹操針鋒相對,在營外挖深溝以防禦。就這樣,雙方大軍在官渡相持了好幾個月。

火燒烏巢,袁紹大敗:曹軍轉機終於來到了。同年10月,袁紹派大將淳于瓊帶兵一萬多人押送軍糧,駐在大營以北四十里處。此時袁紹未能採納謀士許攸、大將沮授的建議,結果袁軍內部眾叛親離。許攸投降了曹操,將袁紹的情況告訴給了曹操,並建議他偷襲故市、烏巢,燒掉袁紹軍糧,以此置袁紹於死地。曹操聽後非常高興,認為這是出奇制勝的好機會。他調兵遣將,並親率五千輕兵,假冒袁軍,讓戰馬口銜橫杖,軍士每人抱一捆乾柴,連夜抄小道行進。天將亮,曹軍已到烏巢,包圍了袁軍,焚燒了軍糧,袁軍大亂,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最後,袁紹和他的兒子袁譚僅帶八百騎兵逃回河北。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這把大火燒去的不止是袁紹的糧草輜重,燒去的是袁紹的家族基業,燒去的是袁紹的軍心,燒去的是懸在曹操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袁紹就此一蹶不振,勢力開始消亡,而曹操軍心大振,雄心壯志,躊躇滿志,河北各州就此劃入曹操版圖,曹操真正意義上統一了北方。下一場大的戰役,赤壁之戰也即將拉開序幕。

赤壁之戰,三國鼎立。

戰爭背景: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後,自宛(今河南南陽)揮師南下,欲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九月,曹軍進佔新野(今屬河南),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依附劉表屯兵樊城(今屬湖北)的劉備倉促率軍民南撤。曹操收編劉表部眾,號稱八十萬大軍向長江推進。劉備在長坂坡(今湖北當陽境)被曹軍大敗後,於退軍途中派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會見孫權,說服孫權結盟抗曹。

品讀三國:曹操成也“火攻”敗也“火攻”-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

火燒赤壁

戰爭過程: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共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十一月,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於赤壁。曹操將戰船首尾相連,結為一體,以利演練水軍,伺機攻戰。孫劉聯軍採用火攻計,並令黃蓋致書曹操詐降,曹操中計。黃蓋擇時率火船乘風駛入曹軍水寨縱火。曹軍船陣被燒,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留徵南將軍曹仁固守江陵。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孫劉兩軍分佔荊州要地。

戰爭影響:赤壁決戰,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官渡之戰中,曹操巧用火攻燒了烏巢,打敗袁紹,統一北方;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打敗,最終三國鼎立。在兩場戰役中,曹操可謂成也火攻,敗也火攻。每讀至此,豈不,惜哉,嘆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