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技術圈”決定論|陳經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今天,風雲之聲帶大家重新研讀陳經老師的一篇文章,文章主要是想傳達一些信息,和大家共同聊一聊一種無敵的東西——“技術圈”,之所以稱之為“無敵的東西”,就是因為它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打不過它就得加入它。

理想的技術圈,要有高度,也要有廣度,缺一不可,這樣能解決的任務就多,是互相促進的。另外,技術圈主要不是搞科學,而是搞經濟,性價比有時最重要。打仗的時候,搞科研要速度,平時壓力就不大。搞經濟,把技術搞出來的“速度”很關鍵,但有時可靠性更關鍵。

本文寫作於2010年7月

上回吃飯隨口聊到了技術圈(參見:中國的“技術圈” | 陳經)。現在覺得,這個東西意義很大,可以搞些理論。也許經濟學界已經有了相關的說法,但需要突出這個認識。

一.無敵的“技術圈”

世界最大最成功的“技術圈”,是由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組成的。大圈子裡面有小圈子,美英德日等國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小圈子之間有聯繫,因為這種聯繫,組成一個大圈子。

“技術圈”決定論|陳經

社會學家、經濟學家,不說這是“技術圈”,說它是“國際社會”。不提圈子的技術聯繫,說圈子是因為“普世價值”這個崇高的目標而走到一起來的。如果相信了宣傳,急忙作出“咱也普世了”的姿態加入“國際社會”,那多半是沒有什麼下文的。但如果把“國際社會”看成一個技術圈,從圈子裡吸取技術資源,那麼成功受益的指望就高多了。

以印度為例,它從“民主普世”得到什麼好處,實在是不好找。但印度加入了IT外包這麼一個小的“技術圈”,就確實得到了相當多的好處。

混“民主普世”看著不象有啥前途,但發達國家這個“技術圈”卻是貨真價實的好東西。所以,中國“改革開放”是正確的,要開放和這個技術圈交流,閉門造車是死路。

技術圈有它的發展規律,開放交流非常重要,可以說是“聊”出來的,不聊就沒有圈子。有時要做什麼事,再努力,也不如到“圈”裡混一通,就東拼西湊弄出一個“解決方案”來了。就算是搞創新,最好也先到“圈”裡混一通,然後感覺什麼東西有門,就創它一下。不是說不要努力,而是不要搞個人奮鬥,最好一個圈子一起奮鬥,那個成果是平方關係的。

“技術圈”是西方社會發展出來的絕活,是一種從本原出發,層層分解,靠集體智慧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到工業社會,技術圈就無敵了。市場經濟好象也是這麼說的,分工合作解決事情,但其實它的根基是技術圈,而不是表面的商業分工。幾百年來一直如此,在政治經濟層面上,目前還沒有威力超過它的東西。比如“官辦經濟”,我感覺僅僅就政治制度而言,算是個絕活,威力不小,比單一的市場經濟或計劃經濟都要牛。但如果技術上不行,在“技術圈”面前還是不堪一擊,崛起只是空話,無人信服。

中國的傳統哲學,很強。孔孟老莊,早早就達到了哲學思維極高的境界,是好東西。問題在於,以後的“思想家”,有誰能說超過了孔子老子?沒有人敢說,反而越混越抽抽了,連“大家”都不多了。這是因為中國注重個人修行,人的生命有限,在這上面發展到一定程度就那樣了。再要發展,就成虛偽了。

“技術圈”決定論|陳經

“技術圈”的“可擴展性”就強多了。現在的圈子,比起一百年前,不知要強多少倍。這樣一個能力暴增的圈子,是無敵的。沒有任何一個公司、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能超過這個技術圈的成長速度。無敵的東西,就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打不過它就得加入它。

二.中國對“技術圈”的錯誤認識

中國,加入技術圈晚了。現在的理科教科書上,看不到多少中國人的名字。不是中國人笨,而是中國人由於古人的思維方式缺陷,自己沒有形成技術圈,也沒有加入西方那個技術圈。

中國古代是有技術的,但是沒有圈子,互相交流不多,交流的層次也不深。文人對技術沒興趣,不主動推動技術進步,有時甚至毀滅技術。相當於現在一些經濟學家自己不搞技術,喜歡研究“制度”,強調“制度才是關鍵”。

中國的技術,四大發明之類的,不少是靠文明歷史悠久混出來的,時間長了就會有偶然搞出來的情況。雖然年頭長也湊了不少技術,但看不出必然性與可重複性,從來沒有出過搞出一堆技術的牛人群體。中國古代與其它文明偶然的交流也產生了不少成果,但幾千年來,社會上始終沒有看出技術圈的重要意義。

教科書上出現的大部分是“科學”,但科學發展起來的根基,還是“技術圈”。真正的科學,不是誰閉門造車狂想弄出來的,而是由技術發展推動的。中國古代是有“科學體系”的,陰陽五行之類的,對世界進行獨特的“科學解釋”。由於技術不成圈,科學也就沒有發展。

為什麼科學的基礎是技術?因為科學理論相對容易,靈機一動就想出一個,理論總是相對好搞些的。但要實踐檢驗,難在技術上。現在的科學理論,從本質上來說,和陰陽五行差不多,都是一種假設,認為事物如此這般運行。技術上可以檢驗了,那麼科學就得到發展,錯誤的消失,正確的上教科書,更重要的是在某些技術上不停地重複其理論正確性。

中國接觸西方社會以後,對此的理解是相反的,認為科學是基礎,技術是靠科學思想發展出來的。從思維方法上看,中國在接觸到西方科學以後,對科學是足夠重視的。人只要上學,就能學到科學常識。但是,對西方科學是怎麼發展出來的,就不太瞭解了。教科書上,直接就把“正確”的科學理論端出來,人都信之不疑。科學,從教科書上看,好象就是一個個科學家不斷添磚加瓦弄出來的房子,定理加定律,越搞越宏大。

但一個“正確”的科學理論背後,有大量的“技術性”驗證工作,這些技術性工作,必須由“技術圈”來完成。從西方科學發展史看,“錯誤”的科學理論,遠多於“正確”的理論。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誰提出了科學理論,而是技術上能夠分辯誰是正確的。提出科學理論的偉人,名留青史,但偉人背後的技術圈,才是科學技術體系真正的“核心”。中國人跑到西方,可以做出不錯的科學工作。回國以後脫離了那個技術圈,可能工作成果就不那麼醒目了。“技術圈”夠了,科學牛人就可以層出不窮。現在的科學理論,已經超過了技術的需要,大把各種理論,卻得不到驗證與應用,因為技術問題。所以,現在的“科學圈”其實也是搞技術為主了,算是“技術圈”的外圍,來回切換的不少。真正搞純科學理論的,進展不大,不是黃金朝代了。發達國家和中國,其實都是用那些科學理論,光論科學並沒有多大差距。

中國不少人一路學教科書科學,往往有一種錯誤的科學衝動。以為科學是研究出來的,像解數學難題一樣。所以,把相對論搞掉,把哥德巴赫搞出來,就是科學。以為個人的貢獻是關鍵的,搞不出來,是聰明人還沒出來。有理想的中學老師說,我們要培養愛因斯坦。其實不是這樣的,科學是技術圈“驗證”出來的。技術到了那個層次,愛因斯坦遲早都會出來,不是問題。現在已經很多年沒有科學大師了,到是有不少科學醜聞。這說明,人們需要科學成果,但可供發現的成果,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其實不多。

溫家寶說,要培養“大師”。我看沒有什麼好辦法,老實把“技術圈”搞好才是正經。中國的“技術圈”好了,“大師”就容易出來。脫離技術圈的大師,幾乎是不可能產生的。

三.“技術圈”支撐經濟

搞經濟,其實不難。市場經濟有需求了,經濟增長很快,再爛的國家也能增長一段。不過經濟增長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技術圈”的支持了,不然沒法前進。如果“技術圈”頂不住了,各種麻煩就來了。這是我對經濟危機的一種觀察。

日本90年代經濟危機,而美國是繁榮。不管如何泡沫經濟,明顯的區別是日本的技術圈表現不如美國,在IT技術革命中沒啥大表現。

而中國經濟一直增長了30多年,持續增長破了紀錄,其它發展中國家就不行。要找別的原因也行,但一個明顯的區別是中國的技術圈實力要強得多。

像印度這種被民主等各種因素折騰得死去活來的國家,1990年代開始經濟改革後,居然增長也相當不錯,而且也挺著一直沒出大危機。我認為印度人聰明的不少,也是有技術圈的,雖然可吹的不多,好壞是有一個圈子,比沒有要強。印度人在美國海吹,真假不論,應該是混在技術圈裡了,這也是一種能力。

香港折騰了十多年,迴歸以後中央政府出力死挺,也沒有啥好的發展。這是因為香港幾乎沒有技術圈了,又固步自封,不加入大陸的技術圈,也不加入發達國家的技術圈。光靠商業金融混,混不出啥名堂。數碼港混成地產港,搞科技成為圈錢。香港以前是有技術圈的,一些工業技術是有的,所以是有真實的發展。後來轉走了,又沒有新的,技術圈也就丟掉了。現在香港人之間沒有多少技術交流,互相忽悠金融與消費。香港是四小龍里技術最差的,沒有中央政府早就完蛋了。

四小龍里的韓國技術圈搞得不錯,新世紀不斷有成果出來。金融危機打不倒它,中國也肯出大錢去挺它。

臺灣90年代初也和日本差不多,有一個巨大的股市泡沫,漲破了萬點。但後來技術圈搞出了芯片業這樣的成果,所以股市也沒象日本那樣跌剩三分之一,現在還有7000多點。但後來也沒有啥大的進展,靠富士康到內地發展製造業代工,不能算技術圈的成果,早晚完蛋。

美歐2008年以來,相繼陷入危機,直接原因很多。但顯然已經很長時間技術圈沒有啥大突破了。可能技術圈科學圈吃錢很多,或者說啥也不幹吃錢的人很多,但技術圈的產出並不那麼令人滿意,自然就出危機了。都等著技術圈掙大錢續命,沒等來,終於吃出危機了。

“技術圈”決定論|陳經

中國2000年以來,明顯發展加速了。經濟總量比從前大了好幾倍,發展速度反而更快。一個明顯的跡象是技術圈的成果很多,大的有幾個,小的就不計其數了,和80、90年代相比是數量級的區別。從機電產品的出口可以看出來,沒有技術圈的進步,根本不可能。這些成果和美歐日的技術圈相比,還吹不太出來,但對中國自己意義很大。

技術圈的進展,與經濟興衰可以找到這麼多的相關性,幾乎可以定論了。有技術圈的經濟,和沒有的,是兩回事。如果技術圈有重大成果了,就不用經濟學家折騰週期調控之類的細活了。如果技術圈老是沒有進展,那經濟學家不管怎麼折騰,哪怕象格林斯潘那樣能混,最終也不過是拖延經濟危機的到來。一個國家的經濟學家全死光了不要緊,外國經濟學家不來也不要緊。要是技術圈的人全跑光死光了,立刻就完蛋了。

四. 中國“山寨技術圈”的能力評估

種種跡象說明,近10年來中國的技術圈有一個爆發性的成長,有活力,有規模。但也有一些跡象說明,中國的技術圈還處於“初級階段”,亂烘烘的沒有章法。這包括中國整體的技術水平,也包括“管理技術圈”的水平。現在,可以做一個能力評估了。

要論“管理技術圈”的水平,當它是零也可以。有沒有哪個中國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對中國的技術圈好好的觀察總結一下?我是沒有看到的。從主要經濟學家的言論可以看出來的,基本沒有“技術決定論”的。都說要產業升級,但往深裡談就沒有了,還是談“調控”、“體制”這些經典問題,顯然對技術體系不熟悉。

國家層面有一些研究與發展規劃。科技部、社科院有“科學發展研究報告”之類的。總的感覺水平不高,象是資料彙編。類似的報告很多,如“城市發展報告”、“互聯網發展報告”、“工業發展報告”、“綜合國力報告”。這是中國特色的研究,書挺厚,但沒有什麼影響很大的創見流傳出來。到是有些怪論,如“中國排名第X位”能抓點眼球,還有一些統計數據算是有用。

而國家的科技體制,一直是飽受批評,爛事一堆。先進經驗不好找,是個人就能說出一堆毛病。錢是越投越多了,SCI文章之類的數據在猛漲,但總感覺像是混“科學共同體”,文章等於待遇地位,無法對其產出放心。

我覺得問題還是長久的影響,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混為一談,主次不分。在人的心目中,科學的份量重於技術,總是更想要“科學成果”,要追趕“國際先進水平”。Nature、Science的文章發多了,就覺得有進步。其實在現在的階段,科學就那些東西了,引領不了技術的發展。Nature、Science上的文章多了,管用的其實很少,各國的科學家都在混文章,不是黃金時代了。只不過歷史上NB科學家的影響實在太大,現在社會上才給“傑出科學家”很高的待遇。

比如香港的大學教授待遇非常好,水平也不低,比內地大學要好。至於能給香港什麼經濟貢獻就天知道了,除了文章還是文章,或者到媒體上發表專家看法。這是因為香港沒有技術圈,光引進高水平的學者是沒用的。

和香港類似,中國搞的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總覺得沒上路。因為如前所述,“技術圈”才是科技的基礎,繞過技術圈去規劃科學發展,這種事是計劃不出來的。不過中國的技術圈雖然沒有明顯的規劃,到也成長起來了。沒人好好管理,但也可能有相當的發展,世事常常就是如此。發達國家技術管理雜誌一堆,但真正技術發展的黃金時代,也沒多少人研究這個。

“技術圈”決定論|陳經

為什麼中國的技術圈有發展?我覺得主要的推動力是經濟建設,對技術有真實的需求。如果搞出的技術又確實能推動經濟發展,就形成了一個“正反饋”,自然就會爆發式增長,並不需要多少主動規劃。這多少有些“無心插柳”的感覺,沒有人料想得到,中國的山寨化運動能搞得這麼火。

中國搞技術的人,確實有很多任務要做,因為水平低,要追的東西實在太多。搞技術的,都極端現實主義的“管用就好”。急功近利把技術搞出來了,不用管低級還是高級。沒技術不管用的搞營銷的都能包裝吹出來,何況管用的技術。這種“管用就好”的思維,推到極致就是“山寨文化”。如果說中國搞技術的人都在想山寨也可以,一些看著是自己在搞的,是因為沒法山寨了。山寨是一種精神,也不一定就是抄,而是搞研發的時候,極端現實主義地考慮問題,沒有顧忌。抄是因為最簡單,如果不能抄了,就自己折騰出一個簡單實用的解決方案。

我接觸過一些荒腔走板的技術人員,事到臨頭才發現這兒那兒毛病一堆,搞不定了急得團團轉。為什麼急?因為搞不出來錢就沒有了。搞科學、搞研究就沒有那麼著急。著急了,就很拼,加班解決技術問題的人很多。這種原始衝動,是很生猛的,所以有活力。搞山寨技術就能掙錢,而且確實很多搞技術的掙到了錢,為啥不去搞?所以來搞山寨的人也很多。有活力、有規模,山寨的大旗幟就樹起來了,像流氓無產者一樣殺入了技術江湖。

如何評價一個技術圈的能力?一種是說,你能不能搞出高精尖的東西,你搞得出,別人搞不出,就是有水平。這是技術能力的“高度”。一種是說,這些那些任務,你搞得定不?搞得定的東西多,就算不是你一家會,也是好的,這是技術能力的“廣度”。還有一種是說,這些任務,你搞定要多少錢,我給這些錢你搞得定不,出個價先。這是技術能力的“性價比”。還有一種是說,多長時間你搞得出來,定個deadline。這是說技術能力的“速度”。還有一種說,你是搞出來的,好象也能用,但以後會不會出毛病,麻煩事一堆?這是技術能力的“可靠性”。

理想的技術圈,要有高度,也要有廣度,缺一不可,這樣能解決的任務就多,是做乘法互相促進的。另外,技術圈主要不是搞科學,而是搞經濟,性價比有時最重要。打仗的時候,搞科研要速度,平時壓力就不大。搞經濟,把技術搞出來的“速度”很關鍵,市場競爭激烈,晚了就給人家佔了。但有時可靠性更關鍵,不可靠的技術名聲壞了,就不好混了。

中國這個“山寨技術圈”,廣度是有的。搞的人多,啥東西能來錢,就有人去搞。只要是短期搞得出來的,基本就出來了,蘿蔔白菜式的“技術”有人去捅了,而且捅破了很多。中長期才搞得出來的,也有些出來的,因為搞研發的年頭也不算短了。當然還有一些搞不出來的。這比規劃著搞的“發展規劃”廣度要強,因為發展規劃不可能面面俱到,定得再細,其實還是“重點投入”。山寨的打法,勝在廣度,不知什麼地方就有人去搞,看著好象很簡單,但這種簡單技術多了,對廣度貢獻很大。評估廣度,不要看搞不出來的高精尖,要看能搞出來,越多越好。這是國家發展規劃容易忽略的地方,因為太簡單的東西不好意思來申請經費,結果讓民營小廠把錢掙去了。評估廣度,可以看技術人員的多少,也可以看產品種類。這方面“山寨技術圈”的表現不錯。

“山寨技術圈”的另一個大優勢,是“速度”,以及“性價比”。因為是山寨的,成本就不會太高。因為搞山寨的人都急功近利,著急掙錢,急得團團轉,所以速度也快。再加上有廣度,進一步提高了性價比與速度。而且這個“性價比”與“速度”的優勢還挺大,這是因為中國人最著急掙錢,原先窮怕了。

“山寨技術圈”的缺點,一個是“高度”不行,一個是“可靠性”不太行。純靠山寨搞出高精尖的例子極少,我是不知道,搞得出就沒天理了。山寨技術不可靠,那也是自然的,錢花得少,急急搞出來的東西,能可靠才怪。不過,別的“技術圈”有高精尖,也有可靠性,兩邊一結合不就行了?所以,“山寨技術圈”找到了它的“完美市場價值”。

中國也不是說就靠“山寨技術圈”單挑了,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有這種志氣的不可能是搞技術的。開放了,外資來了,技術圈的合作交流也就來了。山寨運動搞到境外去的少,主要還是人家的“高度”與“可靠性”,跑到中國來,再加上“山寨技術圈”提供的“廣度”、“性價比”、“速度”。從生產上來說,這是一個超級NB的“無敵技術圈”,搞起經濟來威力實在太大,不可能有人搞得過。所以中國成了全球製造業基地,主要的原因是“山寨技術圈”與“境外技術圈”的結合,而不是勞動力便宜之類的因素。現在中國勞工加薪,也沒聽說有轉走的,因為“山寨技術圈”轉不走。

王朔的小說裡,有個小流氓,跑到大街上叫嚷,“誰敢惹我”。一黑大漢過來說,“我敢惹你”。小流氓楞了楞,說“那他媽誰敢惹咱倆”。中國的“山寨技術圈”,乃至中國經濟,就是在這個小流氓階段。

“技術圈”決定論|陳經

五.“技術圈”的升級

上節評估了中國的山寨技術圈的能力,有好有壞。從支撐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還是可以的,不應妄自菲薄,過分貶低。經濟發展的根源在於技術進步,這是中國經濟多年可持續增長的最直接原因,任何其它解釋都繞不過去。

另一方面,山寨技術圈的“高度”與“可靠性”不行。如果這兩個方面得不到提升,總有一天,中國經濟的增長會達到技術圈所能支撐的極限,就會出現增長停滯。

象中國這樣的狀態,山寨技術圈會不會自行演化出“高度”與“可靠性”?“可靠性”似乎還有些門。因為是市場經濟,不可靠的技術只能短期掙點錢,時間一長就會被淘汰。時間越來越長,留下來的技術的可靠性似乎應該會有所提升。這也不太肯定,有些產品,說不定低價可靠性不高的反而能生存,反正也沒指望用很長時間。這應該是一個持續改進的概念,研發團隊要穩定,不停地改掉缺陷,可靠性不斷提升就是自然的。但中國的山寨研發團隊,雖然有活力,但也不太穩定,人員流動大,掙快錢的多,持續改進的少。所以,也不能樂觀。這需要形成研發的傳統,真的有一些公司認為在研發上持續投入是生存之道,而不是機會主義地突擊一下。目前來看,這類公司的數量在緩慢增加,還不是主流。

如果說提高“可靠性”還算是有點門,那麼山寨技術圈要發展出“高度”,可以斷定是不可能的。“高度”指的是高精尖,別人做不出來的。山寨技術圈到是能整出“新”東西,但是,一下就會被別人抄過去,仍然是增加“廣度”,不是“高度”。能搞出“高度”的,一定就是有難度的“核心技術”。既然是有難度的核心技術,就不是山寨技術圈隨機漫步式地碰運氣碰得出來的。開發核心技術,首先就要有一個技術平臺,山寨技術圈的應用型技術平臺,只會去做外層。底層的,由境外提供,沒有必要去做。山寨技術圈勉強去做,也不可能做得過的,因為需要的投入太多,短中期都無利可圖。

因此,山寨技術圈喜歡談“創新”,“新興行業”。這方面搞出東西來了,別人也沒有的,自然就有“高度”了。傳統動力車不行,就發展電動汽車,搞“破壞性創新”,別人的汽油動力就被毀滅了,非常的好。但我認為,這是一種機會主義的選擇,企圖靠“創新”繞過困難的任務。在某些行業,也許可以這樣。但如果尊重技術與產業發展規律,就不能這樣幻想。創新、新興行業,它的基礎是一個有“高度”的技術圈,以及以技術圈為支持的“科學圈”。憑什麼你一個沒有“高度”的山寨技術圈創得出來,人家可以利用的技術資源更多,卻反而創不出來?就算有,也肯定只是偶然現象,沒有普遍性。所以,就算有時創出來了,比如深圳公司創新出一個“U盤”是不錯,但人家並不當回事,這點東西不算什麼。一個觀察說,中國發展不出高技術,到是不斷把高技術變成低技術,就是這回事,沒有搞出別人做不到的技術。

“可靠性”與“高度”上不容樂觀,這並不是毀滅性的缺點。不斷把人家的高技術變成低技術,不停地捅窗戶紙,這也是一種打法,山寨技術圈還能繼續發展壯大。真到山寨技術圈都停滯了,還有一段時間。所以,人們明明觀察到中國技術水平不行,十分憂慮,中國卻不斷有各種技術成果出來,對別人的技術壓力也不小。只是這個還不夠,不足以給人足夠信心,不足以支撐經濟體系升級。

真正要在“高度”與“可靠性”上突破,實現技術圈的升級,需要國家級的力量。需要對科學技術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需要細緻的工作。錢的問題到是好解決,關鍵是要找到辦法,給出管用的路線圖,組織人力幹出來。現在感覺還是在瞎摸階段,先把錢的投入增上去,一些表面指標搞上去,如SCI文章數,高水平文章數。可以斷定,辦法是有的,路線圖是有的,中國人也是夠聰明的。同時也可以斷定,目前的辦法並不算好,還是瞎摸。

我也不知道具體的辦法是什麼,只是感覺目前中國的科學圈技術圈的指標體系,太過急功近利,沒有章法,還是山寨心態,希望快出成果。對於整個科技體系的改革與建設,就困難重重。這就和中國足球一樣,怎麼組織出一支好球隊,其實是一個大體系的問題。必須從小就抓起,長時間才能出成效,並不簡單。中國足球就不如日本韓國,說明中國在這類需要長遠考慮的計劃上,能力有欠缺。中國有執行長遠計劃的能力,許多基礎設施的長遠規劃做得不錯,但這些計劃制定起來相對容易,有中國這樣的執行能力更容易。但是科學技術需要什麼執行能力,需要什麼樣的長遠計劃,這就說來話長了,可能又要扯到教育上去。

但是,也用不著悲觀。不怕慢,就怕站。認識到這個問題,就會不停去想辦法。中國足球認真抓,足協都掃掉,成績就有起色,也未必沒有辦法。錢不缺,人不缺,技術人員在成長,科學圈也在壯大,經濟活動又有迫切需求,說不定啥時就想出辦法來了。至少從認識上來說,現在都急得很,覺得要升級,要轉型。一著急,有投入,東試試西試試,就會找到正確的道路。也不是完全沒有成果,高鐵、通信,這都是響噹噹有極大經濟效益的,也能提升國家形象的技術行業。

科學技術的客觀規律,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東西,並不比經濟規律更困難,我認為更容易找。經濟這個東西,有人的因素在裡面,很複雜,一個經濟危機,總是搞不太清楚。科學技術相對來說就很標準,硬得很,說得清楚。中國開始對科學技術進行大規模投入,其實也就十來年,以前一直是沒錢,別的煩心事也太多。改革開放後,重點是搞經濟,科學技術差距太大,不是焦點。改革開放前,底子更差,科學技術發展也受到政治因素干擾。客觀地說,都有些成就,但都不是技術圈的黃金時代。至於哪個時代更好,這就是看評判標準,各有優缺點。這研究的是技術圈的升級問題。

新中國剛成立那會,等於沒有技術圈,從零開始。科學圈相對水平反而高些,高級人才有一些,但困難的是技術圈。搞了30年,到改革開放的時候,有不少成就。從蘇聯引進100多項,這是技術圈交流的重大成果。技術圈的交流非常重要,這次大規模交流了一下,非常值。可以說這30年基本就是在消化推廣這次交流的成果。要消化推廣,就要實踐。通過實踐,建立起了一個“蘇式技術圈”,這本身是一個重大成果,從無到有。

拿到國際上看,這個“蘇式技術圈”的國際競爭力很成問題。蘇聯自己的技術圈都混不下去了,生產不出有競爭力的商品,更不要說中國山寨的。比不過蘇聯,更比不過發達國家。所以,那時中國工業品的國際競爭力不行,只能賣資源、賣勞力。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到現在也如此,技術圈在解體退化,靠賣資源似乎經濟有所恢復,但看不到俄羅斯技術圈的成就。

中國改革開放前10多年,基本放棄了技術圈的主動轉型,“蘇式技術圈”其實也在解體。科研人員流失,項目下馬,失去了方向。不過好在自然轉型成了“山寨技術圈”,這是俄羅斯沒有做到的。另外到90年代後期,因為經濟實力強了,原來的“蘇式技術圈”有了投入,趁蘇聯解體也撈到一些技術,再結合“山寨技術圈”的成果,又有所恢復。

“山寨技術圈”的蓬勃發展,最根本的原因是開放。開放了,可以吸收國際上那個大技術圈的成果。雖然說“核心技術”人家不給,但“圈子”這個東西,有了經濟利益,是自然發展的,總會有些技術擴散開來。這是最大的一個因素,和50年代與蘇聯那次技術圈交流的意義同樣重大。本土技術圈兩次成長的根源的都是與其它技術圈的交流。所以,一定要注意交流,閉門造車要不得。

不過兩次成長的方式有根本的不同。“蘇式技術圈”,是通過行政推廣的方式進行的,有強力的政治推動。在經濟上,以農業剩餘來支撐技術圈的成長,比較苦。搞經濟的人不太喜歡這種方式,純粹搞技術的可能好感更多。“山寨技術圈”,有強力的經濟自然推動,卻沒有政治動力。所以,成長得比較散漫,稀裡糊塗就出來了,事先沒有人知道會出這樣一個“山寨技術圈”,甚至意識不到其存在。

從經濟成果上來說,“山寨技術圈”的層級要超過“蘇式技術圈”。“蘇式技術圈”賣不動產品,“山寨技術圈”讓中國靠賣工業產品獲得了的鉅額財富,從工業產出上一目瞭然,在國際經濟環境裡的地位是有差距的。所以,從“技術圈決定論”的角度來看,改革開放也是正確的。“山寨技術圈”不僅存在,而且要強過“蘇式技術圈”。這並不說明“山寨技術圈”就做得很好,實際因為沒意識到技術圈的發展規律,有很多失誤,應該可以做得更好。正如“蘇式技術圈”也可以做得更好。這兩者不是一個層級的東西,不應相提並論。說“山寨技術圈”缺點很多,是對的。但鼓吹中國技術水平“今不如昔”的,都是扯蛋。

總的來說,中國從無到有建立了一個“蘇式技術圈”,這是一次升級。然後改革開放中誤打誤撞,糊里糊塗出人意料地建立了一個“山寨技術圈”,這也是一次升級。不用妄自菲薄,這都是重大成就。中國能混到現在這個國際地位,“蘇式技術圈”與“山寨技術圈”是最根本的原因。接下來,政府與全社會都要下大力氣,把“山寨技術圈”再次升級,這是“技術圈決定論”對中國現階段提出的歷史使命。

這次不能糊里糊塗了,核心技術人家不會給的,自己要有規劃,需要有意識地尋找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也不能像“蘇式技術圈”那樣靠行政命令推,要結合經濟建設,把市場的力量也用起來。目前來看,各種條件比以前要好多了,一定要搞出來!以後,就不是“蘇式技術圈”,也不是“山寨技術圈”,而是堂堂正正的“中國技術圈”!


更多陳經的文章:

為什麼中國不應該把GDP做得太高? | 陳經

中國全球收購的來龍去脈 | 陳經

想漲工資?看看民工拐點理論 | 陳經

越南禁用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真相如何?| 陳經

評中興事件:依附式研發是中國最大弱點 | 陳經

人均收入統計可信麼?| 陳經

中國的“技術圈” | 陳經

……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筆名陳經,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員,《中國的官辦經濟》作者,微博@風雲學會陳經。

“技術圈”決定論|陳經

知乎專欄:

http://zhuanlan.zhihu.com/fengyun

一點資訊:

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channel&id=m107089

今日頭條: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