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一年级孩子《解决问题》常错吗?专项练习来了!

有家长跟我交流时说,她觉得孩子数学还可以啊,写作业时,大部分的题目也会写啊,怎么一考起试来就考不到90分。是的,因为一年级孩子刚入学,学习的内容比较少,计算比较多,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学了扳手指计算,再怎么差,也可以考个80多。但是解决问题的分值比较大,一题就5.6分,孩子如果不理解错一题的话,是达不到平均分的。


那么《解决问题》的题型应该如何来理解呢?下来简单介绍一下:

一、让孩子理解“什么是问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纠正,现在还有个别孩子知道题目的答案,但是,列式不正确。如:小白兔吃了6个胡萝卜后,还剩10个,小白兔原来有多少个胡萝卜?孩子看到这个题目,他已经在计算,并且把得数算好了,是16个,然后列的是减法:16-10=6(个),那么,我常用这个方法来纠正他们,“题目问什么,就要等于什么”、就是我们心里怎么想的,就要怎么列算式。这个答案16,你们是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呢,孩子们肯定会说是用加法算出来的。那么就要引导孩子们,用已经告诉我们的条件来计算,结果要放在等于号的后面。

这种错误还算是相对理解能力还可以的,80分都考不到的孩子,就要多用下面这个方法来理解了。

二、利用“分与合”来理解

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安排了很多时间学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已经通过扳手指学会了计算,还要学那个干什么呢?其实学习分与合有两个明显的作用:

1、让孩子在用实物分一分的过程中,增加数感,经历了分的过程以后,慢慢地1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们就可以摆脱手指,直接说出得数。

2、利用分与合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有的家长总说孩子数学理解能力差,不知道什么时候列加法,什么时候列减法,实际上一年级的大部分题目都可以用分与合来理解的。求两个数量一共有多少,就是把这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反过来,知道两个数量的总数了,还知道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就是分,就是用减法来计算。

就是看总数知不知道,总数知道了,用减法,求总数就用加法。

看下面我为大家准备的这个学期的几道重点题,有的也是可以用分与合来理解的。

一年级孩子《解决问题》常错吗?专项练习来了!

上图中第三题,就可以用分与合来理解,一共14只是总数,已经知道了,分为小军折的和小月折的两个部分,所以这一题用减法来计算。一年级孩子《解决问题》常错吗?专项练习来了!

上图中的第3题,都是已经总数,分为两个部分,求其中的一边,所以都是在分,应该用减法来计算。

一年级孩子《解决问题》常错吗?专项练习来了!

上面这几种类型的题目都 是这个学期的重点题型,考试都是可能会考的,孩子们一定要掌握,还有不会的,一定要指导孩子理解,直到学会为止,欢迎大家留言转发!

我是师者说,每天为大家更新学习方法和资料,一定要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