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么理解“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胡言乱语之瞎掰


这副联应该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它是太虚幻境的一副对联。《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在炎炎夏日午睡,梦到了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带了通灵宝玉下得凡来,他主动上前搭讪,想看看这块玉,拿过来,结果还不及细看,就被对方抢回,说是太虚幻境到了。于是,在太虚幻境大石牌坊两边,就有这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意思并不深奥,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你把假的当成真的,那么真的也就成为了假的。也可以说,你把没有的当成了有的,有的也就成为了没有的,用成语去替换,则可以说是:无中生有,无事生非,积是成非。

这副对联,在《红楼梦》一书中,至少有过两次重现。后来,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也看到了这副对联。曹雪芹这样重复设置,意在提醒世人,一切都是幻景,一切都是幻影,劝世人懂得挣脱。同时,也是双线设置隐喻,说明甄士隐的遭际,也会是贾宝玉的遭际,贾宝玉会重走甄士隐的路径,将“真事”隐去,冠之于贾宝玉这个虚构的人物之上。再者,曹雪芹也在告诉我们,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也要分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有,哪些无。是否能看得真切,需要一双慧眼。曹翁其苦心,可见一斑。

其实,对于天天在外打拼的人们来说,这副对联也有着深刻的警醒。我们从俗世中来,到俗世中去,竭尽全力去追逐的,无非名利二字,何为名?不过想方设法吸人眼球;何为利,不过绞尽脑汁钻山打洞追求额外盈余。但是,我们殚精竭虑地去拼命,或许名也有了,利也尽收,然而,结果是,要么白了头发,要么垮了身体,甚至躺在医院的病床之上,等待着上帝的召唤。

什么是名?什么是利?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其实,当我们有的时候,我们身体本身所有却在逝去。我们总是陷入名利的圈套,每每以假作真、以无做有。曹雪芹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自己看透了真与假、有与无的辩证关系,而且通过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告诉你什么是真与假、什么是有与无。

只是,面对迷局,大多数人仍然摆脱不了当局者迷的结果,以至于飞蛾扑火,前赴后继。


帝国的脸谱


“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第一百一十六回“真如福地”里:“假去真来真胜假,无为有处有非无”。这两句话其实也是在讲怎样读书。具体怎样理解呢?

第一句解读出来就是:你如果把假的(正面看)当做真的,那真的(反面看)就成了假的;本来没有的(正面看)你把他当成有了,那真正有的(反面看)反而给搞没了。第二句解读出来是:只有把假的表像去掉才能找到需要的真的本来,一些表面看似没有的,其实是有而不是没有的。

怎样才能才把假象去掉呢?

第十一回,批语人提醒我们:不要看这书的正面方是会看;紧接着又批曰:“此一句力如龙象,意谓正面你方才已领略了,你也当思想反面才是”。

第五十四回回后,批语人又一次提醒读者:“会读者,须另具卓识……,透过故事,看到其背后的历史,将‘不近理之奇文,不近情之炒作’一齐抹倒……”。即透过现象,拨去不近情理的迷雾,看到事情的本质。


辽BX264


无论红楼梦的作者是誰。

其实,我等也无法知道作者是誰,至于专家教授大师们的考证,恕我直言,既看不懂,也不知道誰是真的。

那么,就不要用影射,索引方式去看红楼。

我只知道,红楼是贵族所著,是明末清初这个大范围时期所写。

作者出身富贵,经历丰富,文采超人。他已经预感到勋贵阶层没落的必然,却困于自身知识体系而茫然不知所措,最终只能让主角出家寻仙求佛,以图解脱。

所以,红楼是凄美的绝笔,也是没落贵族垂死前发出的最后哀鸣。更是颓废的,逃避的,唯不是战斗的。

所以,红楼的背景与故事,有,无,都是空虚的。不需要理会的。


四川達州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太虚幻境”石牌坊上的对联,相当于《红楼梦》大门的一把钥匙。这副对联,是整部作品的关键。作品曾两次提到这副对联,甄士隐梦游太虚幻境时,首次看到这副对联,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又再次看到这副对联。作品以“甄”与“贾”以及“无”与“有”的关系,通过重点要害部位贴上“对联”的方式,给出了一把能打开作品人物以及事件“真与假”、“有与无”之锁的钥匙。

但凡提到“假作真时真亦假”,读者就会想到江南的甄家,就会想到与贾宝玉完全一模一样的甄宝玉。小编依据对联之意,结合作品人物与事件,得出个人的观点:作者实则告知,江南甄家以及甄宝玉均是假货,根本就不存在甄家,千万别把江南甄家当成真人真事。尤其是把作品人物与事件往江南曹家乱套,就更不靠谱。

作品几次提到甄家,如:送宫花结束之后,宴宁府宝玉会秦钟,曾在两件事中间提到甄家;探春理家时,提到甄家四个女人进了贾府送礼,甄家太太奉旨带着三小姐进宫,还写了贾宝玉梦游甄家花园遇见甄宝玉;写到贾敬死以及抄检大观园时,作品又提到了甄家。作者实际作出提示:甄家出现时,作品里面写的是史实大事件。但是,作品所写的事件并非真事,读者应注意从假事里面发现所写事件的真相。作品里面设置贾宝玉和甄宝玉两个角色,贾宝玉又出现两个生日,原因就是贾宝玉扮演两个角色,一个角色扮演作者身前事,另一个角色扮演作者身后事。第一回诗句: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请记去作奇传。这两句诗在第七十回里面,从宝玉的大鱼、螃蟹、美人三个风筝,就明显表现出来,这是作者身前的事。放风筝时,作品里面并没写出作者身后未知的事。因此,史湘云、贾迎春、贾惜春均未参加放风筝。

“假作真时真亦假”之句,套到贾珍的头上就更明显,更能说明涉及贾珍的事件有假。可见,不仅贾珍“爬灰”之事有假,就连贾珍家族长的身份也有假。作品里面没留下“爬灰”与“养小叔子”的任何证据,原因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可见,贾珍家族长的头衔,也是假的。真的则是,贾家并不是大家族,而是皇家,属是皇族。老太妃葬礼时,作者安排尤氏在肚皮上捆两个枕头假装产育告假。作品特意弄出这样离谱之事,作者之意很明了。除了皇家安排自己家人在家留守,曹家以及其他任何一个大家族,没一家敢犯这样的欺君大罪。

“无为有处有还无”之句,小编就个人的理解,再举几例。

秦可聊死时,贾母从得知消息起,就不再露面,就不再说话。原因:这时贾母的角色,已钻进了棺材。宁国府的葬礼,演的就是史太君的葬礼。宁国公名叫贾演,宁国府演的就是皇宫的戏剧。

黛玉的原型人物早就已死,因此,秦可卿死前,作者就以林如海身染重疾为名,先让黛玉回避了。作者之所以让黛玉回避,并不是忙写秦可卿葬礼就顾不上写黛玉。贾琏偷娶尤二姐时几回大文,作者同样可以不写黛玉。这就说明,秦可卿死时,作者刻意让黛玉“无为有处有还无”,露出秦可卿、林黛玉、贾母、宝玉等人原型人物身份。

宝玉听到秦可卿死时,急火攻心口喷鲜血,自己带上小厮,丢下了家族众男丁,独自先跑到宁府停灵室嚎哭一阵。后来,又向贾珍推荐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个时候的宝玉,已现出原型,不再是贾宝玉了,与黛玉谈恋爱的贾宝玉就“无为有时有还无”了,黛玉须回避秦可卿葬礼正是这个原因。如海与可卿巧遇同期去世,没那么巧合。贾母没有派人前往扬州奔丧,贾府主子没人伤心落泪,就连问一句也没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大观园儿女们重建桃花社时,李纨的这个社长,无缘无故就被撤了职,迎春和惜春两位社领导,无缘无故就被开除了,就连招呼也没打一声。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很明显对作品人物在两个不同时期的“有”与“无”作出了明确划分。

填柳絮词是由史湘云发起。大观园儿女正在填柳絮词时,外面突然飞来一只风筝。于是,大观园儿女填柳絮词活动便转化成放风筝。这个时候,憨湘云那么一个爱说爱笑爱玩爱乐的女孩,便“无为有处有还无”了,忽然没影了。原因:放风筝隐写的是作者身前的事,史湘云没参与,史湘云、迎春、惜春等人的命运,还处于未知状态,作者只得让史湘云暂时回避,开除了史湘云放风筝资格。


夜舞风花雪夜


这副联出现在《红楼梦》中的两个梦中。看它的位置,一是梦,二是太虚幻境,就可以判断它深刻的寓意。

表面看,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是书中人物注定的悲剧。

深里看,是聪明圣人的智慧,是世外高人的处世哲理。即世上的是是非非别太在意,或别看表象。自己看到的,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看到真应该想到假,遇到假亦应想到真,或真假二者兼之。

见到衣冠楚楚的人,别以为是君子,遇到破衣烂衫的人,莫认为是小人。捡到一堆宝贝,极可能是诱饵。失去一匹骏马,也许可得一群。千万别一根筋,需要变通思考。

跳出“梦”,真假是真实世界的延伸,是作者控诉当时现实社会的颠倒。只有明白真假,才会倒着看世间万象。

故而,人,只有彻底明白“真假”,才不至于最终“一把辛酸泪”。


碧水青山0



路遥lgy



善良总会给人带来惊喜


难得糊涂,没必要凡事都分的清清楚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求同存异。


用户108655437910


形象的理解,黛玉为真,宝钗为假,黛玉为有,宝钗为无。引申开来,矛盾是会互相转化的,你即使看透了也很无奈……


胡先生北京2018


我的理解的话,就是有时候假的东西放到真的位置上,假的也是真的,真的也是假的。有时候真假没有那么好分,或者是也不能分,分不了,揣着明白装糊涂可能在某些情况更好点。

觉的我写的有道理的话,可以给我点个小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