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國學是什麼? 你如何看待國學?

古古大人


錢穆在其著作《國學概論》的“弁言”裡,一開頭就說了這麼一番話:

學術本無國界。「國學」一名,前既無承,將來亦恐不立。特為一時代的名詞。其範圍所及,何者應列國學,何者則否,實難判別。

我覺得,這句話說的非常到位,我自己的看法也大致是相似的。展開來說,關於“國學是什麼,怎麼看待”,可以有如下幾個要點:

第一,“國學”是一個時代的名詞。

在古代,在中國的疆域被看做是“天下”的時候,是沒有所謂國學的。要先有一個“國”,才談得上學。在古代中國的天下語境中,儒學等是“天下公器”,不專屬於哪一國所有,因此確實是錢穆所說的“前既無承”。

而在未來,所謂的“中國”學術,難道就不能解決國際上的問題嗎?這也難說。畢竟大陸新儒家對儒學的“政治哲學”闡釋才剛剛開始,很難講未來“國學”的發展會不會更快。畢竟,學術是無國界的,學術是天下的公器。

就比如現在歐美的漢學家們、東亞系的學者們,他們的研究,是否屬於國學的範圍呢。

所以,“國學”是一個時代名詞。

第二,“國學”是“西學”的對稱,是外國文化強勢進入的應急反應。

如果一個文明的文化始終是強勢的,那麼,在面對其他文明的同類文化挑戰時,就不會過於強調自己本文化的民族特質。比如,佛教曾經強勢的進入中國,但因為佛教是宗教,所以對專注於現實社會和政治制度設計的儒家並沒有構成本質衝擊,但道教卻很受不了,所以道家一直強調自己的“土生土長”的特點來吸引信眾。而儒家則逐漸消化了佛教帶來的一些心性上的東西,發展出了理學。

但是,到了晚清,西方文明是從宗教、政治、社會、自然科學等一股腦進來的,而且是美國、歐洲等都有,這下儒學的應對就不容易的,一方面儒學要調整自己,比如,發展出了民國新儒家等;另一方面也要保護自己,比如強調自己是國粹、國學,用民族性來維護自己的地位。

倘若沒有西方文明的挑戰,是不可能出現“國學”這樣奇怪的詞的。就比如所謂的“西學”,其實很複雜,法國哲學和德國哲學差別極大,美國的制度和歐洲的制度也既然不同,但是,在“國學”產生的晚清民國時期,並沒有“美國學”“法國學”“德國學”一類的稱呼,這就說明,“國學”僅僅是作為“西學”的對應物產生的,是一個西方文明強勢進入中國的映射。

第三,“國學”的範圍沒有固定的標準

一定有人問我,你上面不是一直在說儒學儒學嗎?怎麼又說沒有標準呢?

但事實就是如此,國學,顧名思義,凡是中國的學術都可以勉強算作國學。那麼,中國的學問可多了去了。

因此,現在國際國內的學術界所說的國學,狹義上說,就是儒學,沒有其他。

標準稍微放開一點,擴大到一些學科範圍的話,可以說:經史子集,都是國學。這包括了儒學道家,也包括了唐詩宋詞,還包括了先秦諸子,當然還有史學。這樣,基本上就把文史哲、古代天文地理、地方誌、古代經濟社會等都包括了。

而民間對國學本來就不是學術研究,而是一種交流的習慣,不會去深究國學的範圍,所以,似乎一切與傳統文化相關的都可以算作國學。或者說,民間所理解的國學就是傳統文化,於是,連風水堪輿、周公解夢、民俗文化、抽大煙裹小腳,都被認為是國學的一部分。

救我自己而言,我比較傾向於以“經史子集”來定義“國學”,取箇中間吧。但國學的核心是儒學,這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那些零零碎碎的民間文化啊,最好還是不要納入到國學裡,不然的話,一百年以後,廣場舞、淘寶店,都可以也跟著“國”一下了。


danyboy


何謂國學?


“國學”,照目前來說,學術界還未做出統一明確的定義。但按一般來說,“國學”,顧名思義,國家之學,國人之學,中華之學,又稱為“漢學”或“中國學”,它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及當代文化的精華,兩者相融合的學術精髓,我們稱之為“國學”。

傳統文化的精華,則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包含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先秦詩賦、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小說、歷代史學等一整套文化、學術體系。


包括《周禮》、《漢書》、《晉書》裡面都有“國學”的概念,過去歷史上的“國學”指的是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國子監設有禮、樂、律、射、御、書、數等教學科目。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及需要,建立發展起來的新學術體系,也就是所謂的“新國學”,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精粹相結合的學術。新國學,代表著建立在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基礎上,汲取西方“馬列主義”的精華,從本質上區別於原國學,新國學包括:1.人文國學2.文藝國學。


注意:文藝方面尚未有人建立新學術體系,而人文方面已經有專著和專屬文化傳播機構。新國學不存在新儒學,新道學,純粹只有國學範圍性的內容,切勿和新儒、新道、新法等混談。


如何對待“國學”?


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傳統文化受到“西學”的影響,也就是當時學術上的時代主題“西學東漸”,中國的“舊學”在現代文明面前面臨坍塌,曾國藩繼承明儒傳統,身體力行,通經致用,後來又有張之洞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力圖調和傳統與現實的陰陽關係。後來學術界興起“整理國故”的熱潮,雖然與當時歷史條件看似不協調,實則是有深刻歷史理性的。提出學習西方,“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當時不但提出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提出要恢復兩漢經學,這看似極為矛盾,其實正是魏源的高人之處,此後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了中西交流的合理原則。


當時的國人對國粹甚至抱有一種全盤否定的態度,只要是外來的哪怕是梅毒、是糟粕也是好的,其實至今仍有大部分的國人對傳統文化、對國學有排斥心理,總是認為西方的好,西方的更讓人信服,更科學,傳統文化就是封建、就是迷信,其實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一捧一踩的思想是不對的,要以客觀辯證的態度去對待傳統文化和西方學術,只有把兩者相互融合,取長補短,才能進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魅力遠不止你所看到的那冰山一角,當你真正接觸到它,發自內心的去了解它,你自然會發現其中的美。傳統文化需要傳承下去,需要有人傳承下去,如果一味地排斥,只會讓文化斷層,這不僅是國家的損失,更是世界文化大舞臺的缺失,因此,身為中國人,你可以不學傳統文化,但一定不要盲目地牴觸它。


羅江普話奇門


這個問題真的很值得思考,在高中軍訓,以及大學軍訓期間,我們經常會被要求飯前念一下或者背誦千字文或者弟子規,當時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直到後來有機會看見有的小孩子在背誦時,才能認真領悟其中的意義,這就是國學,不是以前我們所認為的只要是文言文或者傳統守舊的東西就是國學,國學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下的精華。它是中國人內心深處共同認可的價值觀,不僅僅是簡單的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等,而是還有許許多多需要我們去學習的東西

,比如,國學經典,莊子,老子,孟子等,中國的悠久的歷史能教給我們很多東西,這就是國學存在的意義。


岐黃問答


簡答“國學”就是“中國學術”的簡稱。是幾千年華夏易道文明的當代創生延伸。

“中國”的國名遠超出一個政治實體的“國家”意義,可以說是一種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文明類型”、“東亞文化圈”,如同她一直以來所是的那樣。她不需要也不太適應,別的異族文化術語的異樣闡釋,闡釋往往也是“驢唇不對馬嘴”。所以國學概念的提出雖是上世紀應對西方“文化殖民”的危機,也是必須樹立起的文化主體話語權,在當下尤為必要。

就是說中國人到了必須“用自己的話語”向他人“推介”自己的時候了!別人也希望聽你自己怎麼說,而不是近代百年“讓別人的聲音”所淹沒。沒有理會內心的“良知之聲”!

向別人精準的傳達“真實的自己”,是中國學術眼下最緊要的事,“國學”再不能吞吞吐吐、閃爍其辭、推脫延誤了,應發出自己的聲音!

世界哲學大會,這個國際性的“百家爭鳴”的召開是一個好開端。

“國學”不是像王小波所說的是要把自己閉門關起來,首先是有近代史的這麼一段殖民文化根源,也對當下我們弘揚傳統文化警惕新的殖民文化“解構”,是很有意義和“建構”性幫助的一個術語,可能到某一天我們文化真的復興了,會不再這樣稱呼我們的學術文化了。

為華夏文明爭話語權!

樂活一家之言!共勉!


樂活光陰


國學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德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和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袁世凱稱帝和“五四運動”期間,以陳獨秀、魯迅、胡適、蔡元培等一批學者發起新文化運動,針對孔子的四書五經和“君權神授”對中國二千年來的毒害,使中國成為落後被打的根源,提出了“打倒孔家店”。

但是在三十年代開始,蔣介石也開始他的“新文化運動”,胡適等人為了跟著領袖跑,提出整理國故的口號,主張“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的口號。力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出中西文明的有機結合點,為中國新生尋找出路。章炳麟在蘇州創辦了章氏國學講習會,對國學做了總結性的講解。此外,胡適、顧頡剛、錢穆等人也有關於“國學、國故、國粹”的種種論述。

1949年新中國成立,隨著批判胡適買辦哲學和資產階級唯心史觀,以及歷次運動,“國學”作為一個口號或名詞已基本消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隨著“愛我中華和中國崛起”的口號響起,尤其是“孔子學院”在海內外遍佈,祭孔大典在國內連續上演,“國學”又在海內外,以前所未有的熱度又風火起來了。


張律明


大概,對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一流的文獻學學者,他們一輩子皓首窮經,埋頭在古籍善本里。他們見過的古籍,比你們吃過的鹽都多。

我們先看看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李零,他這個人比較豪爽,說話比較直接,他說“國學,就是國將不國之學。”同樣是北大的,歷史系辛德勇教授也很贊同他的說法。

國學就是相對西學的概念嗎?但是,市面上流行的所謂的國學,都是封閉保守的。什麼叫做文化自信,哪怕是研究中國古代的東西,你也要兼容幷包,吸收接納西方漢學家的研究成果。倘若壘一堵牆,把中西方的東西分個界,這是西學,這是國學。文化自信去哪裡了呢?都不自信,那真是國將不國了。

而且,我感覺市面上的“國學”忽悠人的居多,不過是打著傳統文化旗號的“毒雞湯”罷了。沒有營養就算了,毒性堪比砒霜。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以後我孩子上學了,學校讓他去背《弟子規》、《三字經》什麼的,我是不會讓他背的,別人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我還能不知道嗎?發呆都比背這些玩意強。人生以後遇到的選擇和問題那麼多,靠背幾句歷史都沒有多久的古人的話就管用?騙三歲小孩吧!

是不是什麼骯髒的東西,打上國學的旗號都光鮮亮麗了呢?哪有這麼好的事情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



半卷


站在不同角度,對“國學”理解也不同。書法家認為寫漢字是國學,尤其是毛筆字,儒學家認為孔孟之學為國學,道學家認為老子學說是國學,也有人認為《易經》是國學,還有人認為佛教是國學,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我認為,國學包含傳統文化,所謂傳統文化,除了上面已有的東西,還有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生活習俗,服飾建築等等,“國學”這個名詞是可以存在的,也是有內涵的。

但是,我們的文化研究史還存在相當大的問題,比如對甲骨文的認識和研究,對漢字起源的錯誤理解,對文字和語言產生的先後順序的錯覺等方方面面,都阻礙了文化事業的發展。

要讓國學文化得到發展,首先要清算象形字、形聲字等錯誤理論,充分認識到祖先造的字是血緣字、輩分字、婚合字、職能字四類;其次,認識到漢字本沒有簡繁體之分,語言用字都是借用姓字,推動漢字借用向簡化方面發展。具體還是要了解《中國姓氏研究報告》、《漢字統一的途徑是什麼?》等介紹,可網搜看看。


漢字科普—新雷第一聲


國學就是國家歷史的文化的沉澱。中國的詩,書,禮,儀;琴,棋,書《書法》,畫;中醫,武術,凡是能夠傳承的,皆屬於國學的範疇。


國學不是一種空洞的概念。它是一種幾百年,幾千年的存在。而且是能夠傳承的東西。中國在經歷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世紀後,許多的國學傳承都出現了斷層。詩書不暢,禮儀缺失;琴棋淫咪,書畫不舉。連中醫,武術都已沒落難堪。正所謂文如心聲,連字都寫不好,怎麼讓人看你寫的文章?改你的試卷?其實寫字就是國學中的基礎的基礎。


中國上下5000年的文化。只留下了四大名著,300首的唐詩宋詞。琴棋被西洋取代;書畫為國人唾棄。傳統武術不敵搏擊,中醫更是苟延殘喘,被西藥打得毫無立足之地。中國的國學真的沒落了。


明上孫山需努力


國學在古代就有,但在古代的國學是指國家之學,是指國子監的官學。在20世紀初,西方文化,西方的思想,進入我們國家,我們稱之為西學。對應的我們一些仁人志士就提出來國學這個概念,但是國學這個概念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非常精準的,大家都能夠認可的概念和定義。

一般的認為國學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學術,是這樣一個定義。但是我們現代人一談到國學,就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概念,就是穿著古式的服裝,搖頭晃腦,背《弟子規》、背《三字經》,琴棋書畫,這就是國學,但實際上這僅僅是國學的基礎層面。我們在古代稱之為蒙學,也就是啟蒙之學。因為國學它涵蓋的不僅僅是背誦《弟子規》《三字經》以及《四書五經》這還不是全部,這只是它的一個基礎,蒙學的範疇。國學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包含著我們古代的所有哲學、思想、文化、文學等等。也涵蓋著周易、數術、中醫、書畫、音樂、建築等等。因為我們談文化就會知道,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是人類所形成的物質和精神的財富總和。而狹義的文化更多偏向於精神層面。我們的國學走到今天,大家更偏重於文化方面的淺層面,實際上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同時國學又不僅僅是涵蓋內容廣泛,包括政治、文化、軍事都涵蓋。

另外國學講究實證實修,因為你如果不真正的體驗它,就很難真正理解國學的內涵。比如說我們如果不學習古人寫字的方法,就很難理解國學的真諦。因為我們現在寫字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而古人是從右到左,從上至下,寫字順序不同,實際上是形成了我們思維的不同,我們現在從左到右,是學習西方的寫字方式。如果我們不學習古人寫字,不學習用毛筆,就很難理解古人,這就是實證實修的一個範例。還有比如說;中國古代的文化很講究這個氣,而這個氣並不是我們今天說的空氣的氣。它的氣包含著物質、能量場等內容。而這個氣到底是什麼?如果不學習中醫,不學習氣功,不練武術,就很難理解這個氣的真正內涵。

所以國學是講究實證實修的,必須要琴棋書畫,包括我們的武術氣功,這些都要去研習,才能夠深入的瞭解國學。我們普通人學習國學不必向專家一樣,專家學者可能更多的關注每個字的讀音是否正確,它的標準含義是什麼。對普通人意義不大,普通人學習國學主要意義在於通過學習國學,然後讓我們有內涵,讓我們能夠解決生活,工作方面的一些問題,這才是我們學習國學的根本目的所在。



易道堪輿


晚清以後,西方學術思想進入中國,中國傳統學術逐漸邊緣化,後來被整體收入國學這個概念之中。國學這個概念產生的非常晚,廣泛應用應該是在民國以後。

國學雖然是指中國傳統學術,但實際上從這個概念產生那一天開始,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不可能不受到西方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影響。現在備受推崇的幾位晚清至民國時期的著名國學大師,比如王國維,陳寅恪等人都廣泛吸收了西方的學術養分。他們的學術研究實際上和晚清以前的中國傳統學術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

解放以後,國內進行了知識分子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改造,國學傳統在大陸中斷。港臺地區還有傳承,比如錢穆,饒宗頤。但是他們也沒能實現二次傳承,國學傳統在上個世紀末就無法避免地中斷了。

90年代以後,國內的傳統文化熱開始興起。後來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帶熱了一批文化學者,國學概念開始復興。但是在學術研究日益專門化的現代社會,像晚清民國時期那樣能夠同時橫跨多個學科領域的國學大師,再也不會出現了。曾經在臺面上比較火的幾個國學大師,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質疑。

國學產生的背景是中西文化對抗式交流的時期。而當時西方文化大舉入侵的危急關頭,傳統學者不得不用國家和民族的旗號為傳統文化構建一個保護傘,從而實現文化傳承。隨著中國國家實力的全面復興,中國人的心態日益開放,不再拘泥於文化的民族屬性。特殊時期形成的國學研究方式,不可能迴歸。國學大師作為一個特殊時期的群體,也不會再重新產生。

國學雖然不在,但傳統文化依舊還在。對於普通人而言,不要迷信現在臺面上的那些國學大師,多讀一些傳統文化經典著作,少讀一些快餐式的國學解讀。書讀得多了,傳統文化的積澱自然就上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