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二战后国际社会禁止在战争中使用“达姆弹”等武器?

嘘树开花了


达姆弹

因为达姆弹的弹头杀伤特性非常残忍,被它击中的人,往往都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后才死亡,所以被认定为是一种不人道的子弹。1899年,海牙公约中发表的《禁用入身变形枪弹的声明》中规定,目前各国军队,都不得在国与国交战时使用这种弹头。

达姆弹,又称入身变型子弹。这是一种不具备贯穿力,但是在浅层,杀伤力极高的“扩张型”子弹。这种子弹,出现在19世纪末期。当时英国在印度,以7.7毫米(.303英寸)子弹为基础,成功的开发了入身变型子弹。因为是在加尔各答附近的达姆兵工厂生产,所以这种子弹被俗称为达姆弹。

达姆弹

达姆弹,是一种非常恐怖,且非常不人道的武器。它属于一种半金属包覆弹。这种子弹的弹头,与一般的全金属包覆弹不同之处在于,它弹头的金属外壳,没有完全包覆弹头前端,弹头的铅质核心外露。这样的弹头在击中目标后,特别是人体时,会立即变形,呈扩散状(因为铅的延展性高)。另外,由于弹头后端的铜,质量高,所以仍然具有强大的惯性与动能,这样会将弹头前方的铅压碎并造成高速的破裂与扩散。同时由于弹头自转的关系,铅块会以自转的方向成顺时针或逆时针扩散。

人体被这种子弹命中后,伤口会严重撕裂。而破损的铅弹头,也会让医生在救治时变得非常困难。可以试想一下,一般的子弹,医生在救治时只需要找到,取出就好。而达姆弹,已经在人体内破碎成一个个小铅块。所以说,一般被达姆弹击中的士兵,往往都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之后,才会死亡。这不仅是对中弹士兵的一种煎熬,对于其他士兵来说,在心理上也会产生阴影。

达姆弹

综上所述,虽然在战场上,消灭敌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使用这种子弹,会大大增加士兵的痛苦,这是非常不人道的。


鼎盛成宁


首先达姆弹不是二战后才禁的,是1899年的海牙公约禁的,而且咱们得搞清楚一个事就是。达姆弹是入体扩张弹的统称,而不光是当年印度Dum-dum兵工厂造的子弹的意思。

我们先看看达姆弹怎么来的,这得从黑火药和无烟火药开始

当年黑火药的膛压很低,弹头初速也低,所以那个时候子弹的口径都很大, 重量也大——速度不够,质量来凑的典型。而且那会弹头就是一坨铅,没有铜披甲。

后来膛压高的多的无烟火药出来了,这弹头就要改革了,一个是初速高了,得降低质量。不然的话膛压会过高,导致后坐力或者是枪机结构受不了。第二个是过高的初速得让弹头披铜,不然弹头在无烟火药的高速推进下很容易在枪管上挂铅。

但铜比铅硬的多了啊~再加上弹头直径也降低了,初速也增高了,导致打人的时候容易一穿而过,所以才想到用空尖,软尖这类弹头设计。以求新式的弹药进入人体内扩张来把动能尽可能的释放。

然而海牙公约并没有什么卵用,这公约最大用处就是对战败国审判的时候多判几个反人类罪名,而历史一般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更没有什么卵用的是,扩张型弹头往往因为空气动力学的缘故,远距离弹道糟糕,所以正儿八经作战时候也没什么人愿意去用他。反而是通过提高初速,增加弹头长径比,或者增加弹头质量,研究膛线缠距这些尽可能让子弹入体后失稳翻滚,造成空腔的玩法看起来更凶...所以现在一水小口径也都是玩这个套路。

而且海牙公约约束的只是签署国之间的军事对抗不准使用,民间打猎、条子办案之类用扩张弹还是很普遍的。


疯狗的轻武


这个是要保持底线,使战争维持在一条线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