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中國軍艦的一項傳統裝飾重新出現

中國軍艦的一項傳統裝飾重新出現

網絡上出現的下水後的“破浪”號照片,可以看到艦首的金龍船首像。

船首像是源自歐洲的一種古老的艦船裝飾形式,因為主要安裝在艦船的首部得名。最初的作用類似於“舷號”“艦徽”,是用來標明軍艦身份的特殊標記,後來則逐漸演變成了裝飾物。

在實際運用中,風帆時代的西方艦船上多以女性形象、神話人物形象、紋章圖案作為船首像的表現形式。

中國的船文化中並沒有船首像這種形式,不過有與之類似的,安裝在中國船桅杆頂端的特殊雕像、裝飾,同樣也是用來標識己船的身份。

西洋式的船首像傳入中國,是在19世紀60年代,當時上海船捐捕盜局所擁有的一艘蒸汽明輪軍艦“孔夫子”號就安裝了船首像,即孔子像,顯得怪里怪氣。

中國軍艦的一項傳統裝飾重新出現

裝飾有金龍船首像的“萬年清”軍艦

到了中國自行建造蒸汽動力軍艦時,船政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暗輪軍艦“萬年清”就採用了船首像,表現形式上選擇了能夠代表中國的金龍雕塑。如果仔細看看,“破浪”號上的金龍和“萬年清”的金龍還有幾分惟妙惟肖。

在這之後,由艦首像雕塑演變而成的龍紋,成為中國軍艦的獨特艦首標誌。這種代表著中國,同時又是海神、海上英雄象徵的形象,成為19世紀至20世紀初,在海上識別中國軍艦的重要標記。

中國軍艦的一項傳統裝飾重新出現

北洋海軍“致遠”艦艦首的龍紋裝飾

中國軍艦的一項傳統裝飾重新出現

清末中國軍艦“海天”的艦首龍紋裝飾

1911辛亥革命後,民國海軍為體現革新之意,將中國軍艦上的龍紋全部拆除,後來出了廣東國民政府時期一度在軍艦艦首裝飾過國民黨青天白日黨徽外,艦首裝飾長時間從中國海軍的軍艦上消失。

中國海軍軍艦上再一次出現由艦首像演變而來的艦首紋飾則是到了1949年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50年代蘇聯援助中國海軍4艘07型驅逐艦,即被譽為“四大金剛”的“鞍山”級軍艦。在援助軍艦的同時,蘇聯海軍當時的軍艦艦首裝飾制度也隨軍艦一起穿入中國。

中國軍艦的一項傳統裝飾重新出現

“鞍山”級軍艦上出現的八一五星艦首紋飾

蘇聯紅海軍的軍艦在艦首左右各裝飾一顆紅色五角星,其文化淵源也是源自船首像。人民海軍接收四大金剛軍艦後,則將艦首的紅五星裝飾改為八一五星,這成為中國海軍自1912民國成立後,再一次在軍艦上出現艦首裝飾。不過,四大金剛所採用的八一五星艦首紋飾並未被推廣開,隨著這型軍艦的退役而消逝。

中國軍艦的一項傳統裝飾重新出現

2016年,人民解放軍海軍開始正式發展現代海軍教育的重要裝備——西式風帆訓練艦,即“破浪”號。在飛剪型船首上設計了金色飛龍船首像,使得龍紋船首裝飾跨越百年,再一次出現到了中國海軍的軍艦上。而“破浪”號上的龍紋艦首像,除了代表著中國、中國海軍,顯示中國現代意義海軍的歷史悠久之外,實際上還和這艘訓練艦歸屬的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有著關聯,因為大連艦艇學院的校徽上就是兩條金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