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鄧州市人大領導到十林鎮稻漁混合種養扶貧基地調研

鄧州市人大領導到十林鎮稻漁混合種養扶貧基地調研

鳳凰週刊訊(沈俊偉 韓祖飛)7月26日上午,鄧州市市人大楊松閣、袁基欣等領導深入十林鎮稻漁混合種養扶貧基地調研。

鄧州市人大領導到十林鎮稻漁混合種養扶貧基地調研

該項目是鄧州市峰泰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和鄧州市碧溪園生態觀光農業有限公司強強聯合與風楊村合作,在風楊村河灘地上通過土地改良建成林果種植和稻漁混合種養及產品精深加工、服務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涉水農業田園綜合體扶貧項目。並已經水利局與河南水產研究院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研究論證,項目完全可行。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總用地三千畝。一期用地1000畝投資5000萬元;二期用地2000餘畝投資7000萬元。該項目涵蓋水稻種植、林果種植、水產養殖及產品加工、採摘垂釣、餐飲體驗、休閒娛樂等。該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營業收入6000多萬元,可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能安排風楊及周邊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在項目區務工,既能增加群眾土地流轉的租金收入又能帶領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早日脫貧,同時也能增加村集體收入,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調研後指出:近年來,十林鎮搶抓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機遇,推廣孟樓鎮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經驗,對4萬畝耕地進行集中流轉,進行土地整理後向大型涉農經濟實體再流轉,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轉變傳統的種植模式,實現規模化種植,大大提高土地的經濟效益,既增加群眾收入又壯大村集體收益。搶抓當前扶貧攻堅的大好機遇,利用自身的優勢條件,主動出擊、選擇項目、引進人才、培育產業,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是改市探索發展涉水農業的第一年,把水稻種植作為涉水農業發展的優先方向,要緊緊圍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機遇做文章,並以項目開工為契機,積極向高水準看齊,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採取得力措施,加大管護力度,希望項目早日取得成效,為全市涉水農業幫貧、帶貧開了個好頭,助推全市的產業扶貧工作深入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