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猪丹毒该怎么治疗?

四季如春143158848


你好,对于猪丹毒怎么治疗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猪丹毒的侵害范围:

主要侵害3~12月龄的猪,随着年龄的增长猪对丹毒的易感性降低,但12月龄以上的猪及成年母猪与哺乳仔猪也有发病死亡的。



导致猪患病的原因有:

猪舍脏乱、潮湿;湿喂饲料,特别是喂猪奶类副产品,容易加速病原的繁殖;猪喝了被病原污染的水;猪的转移、混群等造成的过度应激;气温的突然变化、高温天气;猪日常饲料的改变;猪舍很少进行全面的消毒;病毒的感染,特别是繁殖呼吸综合症和流感;不勤换猪舍的垫草,而丹毒杆菌可在稻草中存活。



治疗建议(将个别发病只猪隔离,在发病后24小时-36小时内治疗,疗效理想。)

1.首选药物是敏感药物青霉素但青霉素一般有效时间6个小时,所以发病时6个小时注射一次保健好。2.在稀释液的选择上面可以选择安乃近,安痛定配合中药黄芪多糖、双黄连、鱼腥草等等。 3.如青霉素无效时,可改用四环素或金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万-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天。4. 在饲料里面我们建议添加阿莫西林+清瘟败毒散,或者恩诺沙星+清瘟败毒散



预防控制

1.初次免疫采用两针免疫的方法(两次疫苗注射时间之间时间间隔为2-6周最为合适,视所用的疫苗而定),以后每隔5-6个月进行加强注射。母猪在妊娠后期对该病非常易感,因此在产仔前三周需要注射疫苗,这样可对母猪和仔猪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


2.定期预防接种是防制本病最有效的办法。

目前国内常用弱毒疫苗GT(10)及GC42,灭活苗有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免疫期均为6个月。GC42可用于注射或口服。联苗有猪瘟一猪丹毒二联弱毒苗及猪瘟一猪丹毒一猪肺疫三联弱毒苗。


3.仔猪免疫于断奶后进行,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


关于猪丹毒还分为特急型、急性败血症、亚急性型(疹块型)和慢性型,这几类区别在于发病症状与死亡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当然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优猪管家】私聊。


优猪管家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钱块、皮肤坏死和多发非化脓性关节炎为特征,病发可分急性、慢性、亚急性三种类型。

猪丹毒症状:高热不退,精神萎靡、不食或呕吐、喜卧、发病一两天后皮肤出现红斑,其大小和形状不一程块状,以颈、背多见红斑。传染迅速,不集中发病,断断续续的,相互传染反复发作,多发阶段为育肥猪。

1、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芩连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0.05—0.1ml/公斤。

2、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氟氯佳0.05—0.1ml/公斤。

以上两组针水分开两边注射,严重的两针见效,2017年我的育肥猪遇到猪丹毒全靠此针水,没有丢弃一头猪,我是云南的对我来说效果不错,不知道大家都用什么药物治疗,治疗同时也要做好消毒工作。



关注三农养猪、相互交流学习。


三农养猪


猪丹毒是夏季猪场常见疾病之一,像浙江、江苏沿海地带每年猪丹毒的感染压力都特别大。猪丹毒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猪群感染后急性型猪丹毒后通常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感染慢性型的猪一般不会急性死亡,而是会出现高烧、采食量下降,随着病程延长病猪身上会起粉色或者紫红色菱形或者方形疹块,偶尔也见圆形,疹块会明显高于皮肤表面,而且指压不褪色。

慢性型猪丹毒多是由亚急性猪丹毒未死亡猪转化而来,主要以心内膜炎和关节炎为主,可见心内膜增生,关节肿大等症状。



猪丹毒的预防:

猪丹毒疫苗效果比较理想,曾一度因为疫苗的使用很多地方的猪丹毒已经销声匿迹了,可是近几年随着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病的流行,有些地区的猪丹毒卷土重来,而且危害巨大。

猪丹毒流行疫区可在疫病高发前1个月肌注猪丹毒疫苗进行免疫。同时也可通过药物,饲料中加入复方阿莫西林和清瘟败毒散等药物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 1、个体猪,肌注氨基比林和大剂量青霉素(正常量2倍以上),一天两次,连用3天。体温降至40摄氏度以下时可使用柴胡注射液退烧。
  • 2、群体猪,饮水中加入复方阿莫西林+银黄可溶性粉+氨基多维,待猪群采食量恢复后可改为拌料给药。


果然悠


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菌一旦污染土壤中能够长期生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季发病较多,5—9月份是流性高峰期。不同日龄的猪都可以发病。以4—6月龄发病多见。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其次是经皮肤创伤感染。

急性症状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2度。寒颤,病猪行走僵直。病程2—3天,随即死亡。这种类型临床不多。

临床上发病最多的是亚急性。最典型症状是:体温高烧,达到40度以上。病症出现后,在胸部、背部以及四肢和颈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块。斑块形状不同,有的呈菱形,凸出于皮肤。如果治疗及时,育肥效果良好。

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子猪进入保育期时,大约在40—50斤左右,进行免疫。市场上主要有GC 42珠猪丹毒活疫苗。按照说明书用量和方法拌入猪料,一次性快速让猪吃完。过了四个月后,再免疫一次。如下图:猪丹毒活疫苗。

在实际应用中,全国各地的疫苗有所不同,要按照当地的兽医站推荐的疫苗和使用方案。

一旦在临床上发现本病,立即隔离病猪及时治疗。并且对猪圈进行消毒。治疗猪丹毒首选药物为青霉素。第一次加大药量,用安乃近按照每公斤兑1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天两次。第二天适当减量,至到病好为止。


山野50


病原是红斑丹毒丝菌属丹毒丝菌,习惯称猪丹毒杆菌,是一种纤细的小杆菌,形直或稍弯,革兰氏染色阳性。丹毒有三种表现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猪丹毒是急性烈性传染病,死亡是根据猪只的自身抵抗力和耐受能力决定的。

诊断要点:

本病多发生于夏秋炎热季节,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体温在42℃以上,皮肤出现方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疹块,有“钻石疹”、“打火印”之称。全身淋巴结肿大,肾、脾肿大呈樱桃红色及肾脏出血,质地软(大红肾)。胃底及十二指肠黏膜红肿出血,呈大红布色。心瓣膜上有菜花样疣状赘生物(菜花心)。关节肿关节囊增厚。


容易发病的原因:

1、圈舍肮脏潮湿、饲养密度大、水源遭病原污染、没有实施全进全出制度,没有进行日常消毒,如果使用了奶类副产品,会促进病菌的繁殖。

2、突然更换饲料,气温突变、猪只运转、混群等造成应激。

3、栖息区垫有稻草的猪舍更容易发生,因为丹毒杆菌可在稻草中存活

防治措施:

预防: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预防接种是防治该病最有效的办法。每年春秋或冬夏两季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仔猪免疫因可能受到母源抗体干扰,应于断奶后进行,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1次。发病后应早期确诊,隔离病猪,烧毁或深埋死猪。

发病后应及时治疗,并加强护理,给予清洁饮水和易消化饲料。肌内注射:可选择以下药物。

一、①青霉素钠2万~4万U/kg,2~3次/d,连用3~5d。②猪丹毒抗血清(皮下注射)仔猪5~10mL,架子猪30~50mL,成年猪50~70mL,24h再注射1次。

二、①链霉素10~15mg/kg。②土霉素5~10mg/kg或泰乐菌素5~10mg/kg。2次/d,连用3~5d。

三、10%~20%磺胺二甲嘧啶钠针10~15mL/次,2次/d,连用3~5d。

四、穿心莲针10~20mL/次,2~3次/d,连用2~3d。

五、新克林美注射液0.2mL/kg,1次/d,连用2~3d。

六、百病金方0.1mL/kg,2次/d或0.15mL/kg,1次/d,连用2~3d。


拌料:阿莫西林2000g+板青颗粒1000g或10%恩诺沙星1000g+氟尼辛葡甲胺400克,拌料一吨。连用4天后注射猪丹毒灭活苗(如果是预防的话药量减半),这样治疗猪丹毒,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壮乡新农


愚人小智为您解答。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炎热多雨季节更易多发。

猪丹毒主要有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心内膜炎关节炎性。

急性败血型

高热稽留,皮肤潮红,脾脏肿大樱桃红,肾淤血肿大,胃底部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空肠出血性肠炎,流行初期猪只突然死亡。

亚急性疹块型

皮肤出现凸出皮肤的疹块。

慢性心内膜炎关节炎型

多有急性和亚急性转化成的,主要是心内膜炎、关节炎、皮肤坏死。

早发现早治疗,将病猪隔离治疗。丹毒杆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首选青霉素进行治疗。好转后在注射2-3次,巩固疗效。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干燥,定期消毒,减少应激。定期免疫接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