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一碗粥滋养了一个城市


一碗粥滋养了一个城市​不眠之城 (随笔)

申弓

凌晨一点,接到店里打来的电话,自来水停了。

停水就是命令,赶忙找出塑罐,灌了几桶,装上小车尾厢急急出行。

好久没有这么深夜外出了。一条文峰路车来人往,光彩照人,热闹如昼。走在这条路上,你会发现,不少的店铺的大门还敞开着,灯火通明着,人头涌动着,其中尤以饮食店最热闹,其次为洗头店,加油站,药材店,五金店,甚至于连煤气店也营业着。 回想十多年前,我们开始做生意时,整个城市,到了八九点钟便是漆黑一片。当然,这个漆黑,指的是各种营业铺门,一到入夜就都关门上锁,行人也稀少了,只偶尔有几盏路灯闪烁,那灯光也是浑黄的。是我们的一个小店,严格地说,是内人所开的一个粥店,首先开创了小城的不夜先河。想当年,小城的三街八巷,夜里就一个小店打破了黑夜,在人们尚未习惯于夜里出来吃喝的早年,茫茫长夜,那是挺难熬的。可内子就是这样,接手了一个门店,第一步工作就是将那扇木门拆除、搬走,让一个店铺成了无门之所,你想关门,也没门可关,这让人想到,多少与项羽的破釜沉舟有点相像。后来,竟然,人们慢慢地习惯了吃夜宵,生意也就慢慢地火了起来。生意一火,来的人多了,在店里也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内子用一碗粥滋润着这座城市。 有趣的是,那吃客基本形成了规律,黄昏时段,来的都是吃晚饭充饥。入夜之后,到了十一点至凌晨二点,舞厅、夜总会散场,那食客蜂拥而来,将店门围成黑压压的,生意形成了高峰,不少食客为了吃上一碗滚热的粥而不惜等上半个小时甚至于更长时间,还有些进来巴结老板,让开个后门或者给点特殊优先。到了二点以后,生意开始清淡了些,但也一直不间断,这时来的多是饥肠咕鲁的值勤警察,单位门卫,或者睹徒,或者流氓,或者粉仔。虽然成分较为复杂,而大多相安无事,这也许得益于间或到来的警察。最有趣的是,有时台桌紧张,而使得一些警察与赌徒同桌进食。这一拔人之后,便到了临近天亮,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来的人也还不少,多是早起的生意人或是出早车的司机。天亮之后,进入了白天的正常运行,早、午、晚餐依次更替。一天24小时就这么过来,一月30天就这么过来,一年365天也就这么过来。这是真正意义的全天候,即一年开足365天,一天开足24小时,一小时开足60秒,并且,无论是建设、改造、装修,从一开始至今都没有停过。最让人感动的是那年为了办好广西区民运会,按市政规划,将旧店拆除了,白鸽粥店为成了工地,可在这新建的工地上,熟悉的食客还是戴着帽子,穿行于支撑及脚手架,津津有味地吃着这一碗热腾腾的粥。这让我想起了明星店的电话:2836524,那意思是说,一年365日,24小时都服务。内子这个店何尝不是36524?大抵一个店的红火,也给了旁人以榜样,或者这时涌进城的人多了,或者下岗人多了,反正,在生意红火一段时间之后,整个城区做夜晚生意的人也多起来了,店铺开始星罗起来,随便走到哪条街哪条巷,都会发觉有食店,而且都会打上粥字招牌,再也用不着排队等食了。 卸完了水,我还特地将车开到其他的路线,发觉无论是人民路,还是新兴路,建设路,子材路,永福路,广场,二马路,江滨路,梅园路,英华路,体育场,到处是烧烤摊啤酒城果汁店,还有茶座酒吧咖啡厅歌吧迪吧网吧,都在张扬着各自的特色,都在做着各自的生意。那些洗头店,彩色之灯闪烁其间,门前一二坦胸露腿的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招徕顾客,只要你从门前经过,只要你放慢点速度,便会得到一个可人的微笑以及热情的招手。路过海城路时,还真有人认识我,站在烧烤桌边向我打了招呼,我也认出了是朋友阿明。阿明说难得你今晚出来,快来喝一杯。我只是走马观花,并没有要坐下逗留的意思,因而我连车也没下,只将车窗摇落到底,一手扶在窗棂上与之说话。在我的印象中,阿明也是不大出来的主:怎么今晚却有了反常行为了?阿明说:想开了,终日这样忙碌,到头来不也是要房没房,要车没车。谢绝了阿明的好意,继续开车前行,迎接的是通明的灯火,甩掉的也是炽白的灯光。 城市不眠了,城市热闹了,这当然与经济的发展相关,但也不可否认,内子在引导城市的不眠是起到了先行的作用。

申弓,原名沈祖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中国小小说金牌作家得主。1981年起,曾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1000多篇(部),已出版小小说集《蜜月第三天》《粉红色的信笺》《邀舞者》《沈祖连微型小说108篇》《圣洁》《男人风景》《申弓小说九十九》《做一回上帝》《母亲的红裙子》《有奈无奈》《得意忘形》《前朝遗老》《广西当代作家丛书.沈祖连卷》《青山秀水》等14部。曾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文学最高奖铜鼓奖、中国小小说最高奖金麻雀奖。部分作品入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等国家大书。有作品被译为外文发表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并入选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大学教材。曾供职于广西钦州市文化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