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环保头条|基建需求叠加环保限产,水泥板块提前锁定全年业绩

环保头条|基建需求叠加环保限产,水泥板块提前锁定全年业绩

环保头条|基建需求叠加环保限产,水泥板块提前锁定全年业绩

1、双重压力下释放新信号,动力电池下半场进入突破期

过去一段时间,资本的涌入为动力电池行业带来的仅仅是表面的繁荣,行业竞争实际上异常残酷。在新能源补贴退坡、原材料成本攀升的双重压力之下,动力电池企业两极分化现象正日渐凸显。

解读:未来的企业订单会向具有规模效应和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电池企业集中,时能够获得更多资源以进行发展。

2、多维度构筑产业格局,废旧蓄电池如何破局回收难

随着第一批进入市场的汽车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动力蓄电池回收领域正在加紧建立追溯机制。不过,面对成本高、监管难等诸多难题,动力蓄电池回收还需进一步细化蓄电池的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的回收责任,加紧多个方面的合理布局。

解读:从产业格局角度切入,形成前端回收、后端再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的有机体系,在实现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对湿法冶炼企业规模严格控制与合理布局。

3、雨水回收利用成亮点,“海绵”催化城市生态趋向“进阶”

“针对现有城市问题提出的,目的是解决环境与建设之间的矛盾。”旨在缓解城市内涝、实现雨水净化利用的海绵城市将在未来三年内驶入快车道。但值得关注的是,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是盲目的工程堆砌,而是能够最大程度协同发挥的生态修复系统。

解读: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而雨季过半,城市“看海”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个开始。

4、丑小鸭华丽蜕变白天鹅,再生资源回收跨过低谷期

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里,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的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2010年时产业规模不过2200亿左右,到了2016年已经接近4000亿元。也正是在2016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受关注程度倍增,开启了华丽蜕变之路,并迎来被称为“再生资源回收元年”的2017年。

解读:具备丰富健康的现金流、政府补贴、全备的资质及多重销售渠道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并发展成行业巨头。

5、川维化工下达环保整治“军令状”

为更好地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中国石化川维化工公司积极落实沿江企业主体责任,以问题为导向,以薄弱环节为主攻方向,编制下达雨污切换阀和罐区围堰问题整改责任书,要求所有问题必须按要求限期完成整改,确保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解读:只有把控好源头治理和二次污染,有效杜绝环境污染,确保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6、基建需求叠加环保限产,水泥板块提前锁定全年业绩

近日,多家水泥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业绩增速显著,如四川双马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5倍,天山股份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增11倍,冀东水泥上半年实现扭亏,净利逾5亿元,这是当前水泥行业高景气度的一个缩影。

解读:基建需求叠加环保停限产,对水泥行业形成有力支撑。

环保头条|基建需求叠加环保限产,水泥板块提前锁定全年业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