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一位來自老山前線突擊隊員的告白……

李永昌,1985年8月至1986年6月參加老山地區防禦作戰,守衛在老山前線最艱苦的140陣地,所堅守的哨位距越軍近有10米左右。他與戰友們一起,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殲敵一百多人。

1986年2月,主動報名,參加該團進攻拔點的突擊隊,成為一名敢死隊隊員。

一位來自老山前線突擊隊員的告白……

參戰歸來後,他把立功、提幹和獎勵名額讓給了戰友們,1987年底,他復員回到了農村。

可前些年,與他風雨同舟的妻子在一次醫療事故中,不幸離世。禍不單行,整年勞作的他,又因高血壓而致腦溢血導致身體偏癱,生活不能自理。

日前,筆者和幾個戰友們去看望了他,湖南一個叫羅智輝的朋友也提出幫他解決家庭的困難。

見我們對他如此關心,這個從槍林彈雨中走來的“老山勇士”,他禁不住感動,寫下了這篇微文!

一位來自老山前線突擊隊員的告白……

戰友啊,請放心,我永不放棄!

我叫李永昌。 1983年11月4日應徵入伍,被分配到濟南軍區67軍200師598團一營三連(現在為某部“四大功三連”)。作為新兵,我完成了六個月的艱苦訓練,因成績突出,被選送到師教導隊。作為連裡的骨幹,集訓完成後,參與了濟南軍區單兵戰術彙報表演。

一位來自老山前線突擊隊員的告白……

1985年8月初,我部接到了赴雲南老山地區防禦作戰的命令。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名軍人,接到命令,我既心情激動,又感肩上責任重大。

同年8月12日,我們到達了雲南省文山州西疇縣馬街鄉集中臨戰訓練。肩負國家重任,我開始了緊張的臨戰訓練。訓練強度之大,堪稱我軍旅生涯之最。

一位來自老山前線突擊隊員的告白……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兩個月後,我所在的雙大功三連接受了全團最危險140高地,我所在的一排駐守全連極其險要的、距敵軍最近8米多的左一高地。戰爭是何等的殘酷艱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雖然上級供給我們給養,但由於炮火的密集,無法送到陣地上。別說吃飽飯了,就是水也需要定量,每餐每人只有一小勺。

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我和戰友們在同一個戰壕裡和敵人進行生死作戰。

經過這種硝煙瀰漫的歲月,我深感保衛祖國和同胞的戰爭是無上光榮的,祖國的領土、人民的利益是不容任何人踐踏、褻瀆的。

一位來自老山前線突擊隊員的告白……

一位來自老山前線突擊隊員的告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由於我作戰英勇,表現突出,被黨組織火線入黨。

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我經受住了戰火的考驗,我沒給部隊的領導和戰友們丟臉,沒有給家鄉的父老鄉親丟臉。

經過了多個月的艱苦作戰,我又回到了後方進行休整。一個月後,又參加了連隊組織的敢死隊並且分到了第一梯隊第一組。

一位來自老山前線突擊隊員的告白……

唉,殘酷的戰爭!戰爭的殘酷啊!1986年6月,陸軍第67軍輪戰部隊從邊陲凱旋。

帶著遺憾離開那曾經魂牽夢繞的南疆,帶著傷痛告別那一輩子難以忘懷的前線。

雲南、老山、貓耳洞,硝煙成為那些80年代最可愛的人的永恆記憶!

回到部隊後,我們連根據每個人所在陣地上的表現,評定立功受獎,立功受獎本著先讓給烈士和傷員,由於我班傷亡太大。我作為一名黨員,把屬於我的功勞讓給了戰友。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1987年11月響應祖國號召,我光榮退伍,回到地方成家立業。

然而,生活和我開了一個大玩笑。處在而立之年、和我風雨打拼的知心愛人,卻被一次醫療事故奪去了生命。

我痛不欲生,這更甚於殘酷的戰爭。幾年後,為了生活為了孩子,我又重新組建了家庭。

然而,好景不長,不幸再次降臨到我的頭上。我因高血壓而致腦溢血導致身體偏癱,生活不能自理。

家人既要照顧我的日常生活,又得給我四處籌錢治療。為了給我治病,家中欠下了一屁股債。長時間經濟和精神上的消耗,給我和家人在生活上帶了巨大的壓力。生活的艱辛,家庭的重擔,全落在了一個農家村婦的肩上。

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生活的困難沒有磨滅我軍人堅強的意志。上有80歲的老母親,下有一個女兒正在讀大學,日子過得步履維艱。

“滄海橫流,方顯真情。”大愛無疆,我們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副連長徐德徵,班長戴國成,戰友薄慶東,劉子貞,李同風,王洪林,徐光遠等,他們知道了我的事後,向我伸出了無私的友誼之手。

他們雪中送炭,給予了這個貧苦的家庭莫大的關懷和幫助。他們是我的好領導、好兄長、好戰友。

一位來自老山前線突擊隊員的告白……

就像我們副連長徐德徵所說的那樣:人生就是責任,義務,信念以及關愛。奉獻,就像夏天夜裡那劃過蒼穹的流星一樣,縱使瞬間的一躍,也要留下一道美麗的弧跡,作為一束炫目的光亮,讓美好永存。

感謝!感謝這些向我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正是因為你們,我的生命裡才有了這麼多的感動!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戰友們,請放心,我永不放棄!

等我好起來,我定當以軍人的姿態發揮餘熱,去回報社會、回報黨!

---弘揚民族風骨,傳遞正能量,是你、我、他共同的責任,此文若引起您的共鳴,請您也動手轉一轉,讓更多的人感知,感同,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