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东营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省环保督查“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情况

东营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省环保督查“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情况

大众网东营9月10日讯(记者 于莹心)9月10日下午,东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环保局就山东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有关情况进行了简要通报。

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要求,经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批准,2018年8月21日至9月9日,山东省环境保护督察组第十一组对东营市开展“回头看”。督察组通过听取汇报、调阅资料、个别谈话、走访问询、受理举报、现场抽查、下沉督察等方式开展工作。期间,督察组与市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个别谈话,现场核查了中央、山东省环保督察交办件办理情况,受理群众来电来信举报,并分批分类向东营市进行了交办。同时,组成3个督察组分赴各县区、市属开发区、农高区、自然保护区开展下沉督察,并结合有关环境污染问题,问询了有关负有监管责任的县区、部门单位负责同志。

为切实做好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东营市成立以东营市委、东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协调联络组,并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联络组、交办事项落实组、资料组、新闻报道组、信访安保组、后勤保障组等7个专项组,全面负责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推进。

按照环保督察要求,东营市在东营市电视台、东营日报、东营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介公开了督察组进驻期间信访举报电话和邮箱,并积极配合做好督察组进驻期间信息公开和宣传报道工作,在东营市主要新闻媒体及时公开东营市边督边改情况、报道督察进驻取得的成效和群众获得感以及信访处置典型案例等。截至9月8日,东营市各新闻媒体共发布新闻信息405条,东营电视台播放督察新闻84条。

东营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省环保督查“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情况

山东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期间,共向东营市转办392个信访件,涉及环境问题392个,其中水污染问题60个,大气污染问题196个,油烟污染问题18个,扬尘污染问题17个,垃圾污染问题23个,固废污染问题19个,土壤污染问题2个,噪声污染问题16个,其他污染问题41个。为扎实做好信访案件办理工作,东营市建立健全交办事项落实工作机制,全面做好拟办、催办、督办、统计、建档、现场核查、问责督导等工作,确保信访案件第一时间交办到位、落实到位。严格办理程序,制发《省环保督察督办转办工作办理流程及规定》和《关于做好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信访案件办理工作的通知》,分类明确各部门的办理时限、相关要求和流程;交办事项落实组收到山东省环保督察转办案件后,立即拟办办理意见,经东营市协调联络组研究同意后,按要求进行转办、催办、督办,并对办理情况进行初步审核,最后经东营市领导审阅后上报山东省督察组。畅通联系渠道,向49个督察单位下发《关于报送联系方式的通知》,各督察单位确定上报分管领导和联络员联系方式,确保联络畅通、及时对接。配强工作力量,成立6个工作小组,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信访案件办理工作。实行夜间值班制度,确保办理工作24小时不间断高效运转。截至目前,山东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交信访件已办结214件,正在办理178件,已办结案件中,确认属实191件、不属实23件。下一步,东营市将切实做好对所有信访案件的督办和跟踪问效,研究制定长效治本之策,做到“一交办案件一监管方案”。

为确保山东省环保督察“回头看”效果,防止问题整改“一刀切”,东营市委办公室、东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禁止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一刀切”的通知》,要求坚决杜绝环保“一刀切”问题,确保不影响人民群众和企业正常生产生活。《通知》要求,对督察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执行国家产业、环保政策,分行业、分类型科学制定整改措施。对于具有合法手续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不得要求集中停工停产停业;对于具有合法手续,但没有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应当根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避免短期突击关停;对于没有合法手续,且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应当依法严肃整治,特别是“散乱污”企业,需要停产整治的应坚决停产整治。《通知》强调,被督察地方要坚决杜绝“闯关”思想、应付心理,既要借势借力、严格执法、加快整改,也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决不能简单粗暴乱作为,以违法违规的行政命令代替法律法规,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采取环保问题整改“一刀切”、以临时关停应付督察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东营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省环保督查“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情况

今后,东营市将以这次“回头看”为契机和动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围绕“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紧压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每项具体行动,逐一建立工作导则,细化完善工作标准,明确总体任务和年度具体任务。坚持用工程的办法推进环保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持续用力,确保各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扎实开展“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建设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定位,推动石化企业上大压小、上高压低、上新压旧,逐步淘汰300万吨以下的地炼企业产能。着力调整能源结构,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严格执行新上耗煤项目煤炭减量替代政策,确保完成煤炭减量任务。着力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原油成品油管网建设,减少罐车运输排放和安全隐患。着力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促进种植业与畜牧业融合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着力打好八个专项攻坚战。认真组织实施8个专项攻坚战行动方案,实行指标化调度、项目化推进。实施精准化治气,重点抓好治煤、治尘、治烟、治味、治车“五治”,确保空气质量5项考核指标全部改善。推进系统化治水,加强全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污水收集处理、雨水就近入河、河湖湿地相通工程,确保东营市控河流稳定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探索综合化治土,全力抓好污染土壤修复和固废污染防治,加快危险废物综合性处置中心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完善和落实环境监管执法、环保处罚“双罚”、重点环保问题提级调查、异地执法等工作机制,做到铁腕治污、铁心减排、铁面执法。加快智慧环保建设,构建综合监管纵向贯通、行业监管横向覆盖的监管体系。充分利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停产限产等措施,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督查考核。落实工作责任,实施项目化管理,采取东营市级领导包办督导、东营市直部门包案督办以及专项督察、明察暗访等方式,强力推进问题整改。健全环保督查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不能按期完成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坚决追究责任,以严格考核推动环保工作高效落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