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醉夢三國(初章)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原來都是殘次品,湊合用而已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國的文學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它不但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而且幾乎改變了中國人對漢末三國時代那段亂世歷史的認知。甚至有人謊稱野豬皮一夥人靠著這部小說,打下了大明萬里江山,可見它對中國的影響有多深。從本章節開始,我依照《三國演義》劇情的發展,並結合史實和民間傳說,對三國故事進行一番解讀。

醉夢三國(初章)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原來都是殘次品,湊合用而已

眾所周知劉關張三人是三國故事的重要角色,也是整部書的主角團隊的主要組成部分。他們三人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影響了數千年以來的中國文化,至今三人中的關羽仍舊是信義的象徵,被稱之為關聖帝君。而三人的武器便成為了他們的身份標誌,在三國故事改編的各種藝術形式中,這三種武器成為觀眾區別其角色的重要憑證之一。很多解讀三國的文章中都對這三樣武器進行了分析,並指出小說中的三樣武器並非在史實中存在,而是作者羅貫中引用的宋元明三個朝代的武器。然而大家是否知道,這三樣武器是如何成為小說中最終形態的呢?

醉夢三國(初章)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原來都是殘次品,湊合用而已

說到劉關張三人的兵器,那首推青龍偃月刀名氣最大,這是關二爺斬妖除魔的標準裝備。原文描述"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只是這麼一句簡單的話,就造成了我們今天見到的那把被稱為"關王刀"重型兵器。從我們今天看到的兵器來講,它的形態是源於宋朝的偃月刀的形制,並加上上青龍戲珠的浮雕而成。宋朝的偃月刀並非戰場上所用的兵器,而是士兵鍛鍊時的健身器械,也作為皇帝出行的儀仗表演隊器具。所以這把刀非常沉重,並沒能拿到戰場上殺敵,而只能用於健身或擺造型。

醉夢三國(初章)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原來都是殘次品,湊合用而已

可是這"冷豔鋸"三個字卻又怎麼和青龍偃月刀聯繫在一起呢?要知道刀和鋸本身並沒有聯繫,從形態上來講也完全沒有相似之處。如果沒有點原因,就被生拉活扯的聯繫在一起,除非作者羅貫中喝醉了。漢朝時候是有刀的,用的刀不叫青龍偃月刀,而是環首大刀。這種刀比現在我們長見到的腰刀要長,採用平直的刀身和刀刃,與月亮沒有一點相似,所以跟偃月刀並沒什麼聯繫。但是這種到平直的樣式和古代的鋸子卻有相似之處,只不過刀是平直光滑的刃口,而鋸子的刃口是鋸齒狀的。

醉夢三國(初章)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原來都是殘次品,湊合用而已

青龍偃月刀被稱為"冷豔鋸"本身就是一個民間以訛傳訛的誤會。冷豔鋸的說法的確是有的,但並不是指青龍偃月刀,而是對關羽武器的抬舉和吹捧。劉關張三人是義軍起家,由於平定黃巾之亂的功勳,所以才開始發跡的。在義軍時三人的武器都是湊錢請鄉間鐵匠打造的,無論是材料還是手藝都不怎麼樣,絕對不是現在大家吹捧的神兵利器。就關羽的刀而言,肯定是當時流行的環首刀的形制。可是由於當時鑄造工藝和技術的限制,鄉間的鐵匠無法把刃口打磨得如同官家制造那麼光滑平整,因而有些鋸齒狀的形態,於是有了"冷豔鋸"這樣的稱呼。

醉夢三國(初章)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原來都是殘次品,湊合用而已

實際上關羽的刀就是民間自己製造的山寨版環首刀,由於質量不過關刃口有鋸齒現象,看起來像鋸子。三人發跡以後,身邊的人為了吹捧,自然編出一套說辭,後來這套說辭流傳了千年。而張飛和劉備的武器也受到這種因素的影響,都是民間製造的山寨產品,哪裡會是什麼神兵利器?其中張飛的武器算是質量比較好的,至少從描述上看不像關羽的刀有這麼大的外觀缺陷,可也絕不是大家見到的蛇矛的形態。其實蛇矛本身也是個歷史的誤會,張飛的長矛其實是直的,跟蛇一點關係都沒有。

醉夢三國(初章)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原來都是殘次品,湊合用而已

《三國演義》的原文中只用了五個字形容張飛的長矛,"丈八點鋼矛"。這五個字其一說明了矛的長度,第二生產所用的是點鋼工藝,第三是長矛的形制。這裡面根本沒有提到蛇或者蛇形,而歷史上最早的蛇矛記載也是在三國以後的兩晉時期。兩晉時代的猛將陳安是擅長使用蛇矛的將領,蛇矛是他武勇的象徵,這在《晉書》裡面查得到。在《資治通鑑》的註解和《說文解字》中認為,蛇矛其實應該是鉈矛,是一種鋒銳尺寸比一般矛短的矛。所以蛇矛並不是樣子像蛇,而是在史書記載是採用了類似通假字而造成的誤會。

醉夢三國(初章)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原來都是殘次品,湊合用而已

當然張飛的丈八點鋼矛本身質量也很一般,可也算是山寨品中較好的。古代的點鋼工藝實際上就是今天我們常說的淬火工藝,丈八點鋼矛實際上是經過表面淬火工藝的鐵矛。由於經過淬火後鋼鐵的表面生成緻密的馬氏體,硬度和耐磨性遠超普通鋼鐵表面的奧氏體,所以殺傷力增加。經過淬火工藝鍛造的兵器,在殺敵時鋒利度和耐用性能提高一個臺階。可張飛的矛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材料不好,採用的是鄉間農具生產的生鐵鑄造,脆性較高易折斷。與東漢朝廷官制的標準裝備比較,張飛的丈八點鋼矛也是不合格的。

醉夢三國(初章)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原來都是殘次品,湊合用而已

劉備的武器是雙股劍,這個武器的由來就有些奇葩了。按史料記載劉備使用的武器應該是東漢馬戰比較流行斷馬劍,其實是一把巨形大劍。從斷馬劍後來發展成唐陌刀,到宋斬馬刀來看,這是一把長至少六尺的大劍。劉備身高七尺五寸,因此這把劍形制可以說是非常威猛了。但是這種巨劍在生產時要求技術和工藝很高,良品率比較低,所以一般來講民間基本上沒有的。考慮到劉備是皇室宗親的後人,可以通過一定渠道知道這種劍的形制和鑄造方法,讓鄉間的鐵匠仿製,這很有可能的。

醉夢三國(初章)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原來都是殘次品,湊合用而已

可是鄉間鐵匠在技術和材料上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做到官府製造的斷馬劍的水平,很可能這就是一把易於折斷的大劍。實際上到了唐朝斷馬劍這類武器製造的技藝都是保密的,陌刀形制和製造方法至今還是個謎。劉備仿製斷馬劍只得其形不能得其魂,自然只能得到易於折斷的殘次品。這也是宋朝仿製陌刀失敗後,搞出了一個簡化版的斬馬刀的原因。因為在古代武器鑄造中很難解決武器長度增加後,重量平均分佈和保持柔韌性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武器的耐用性就是個大問題。

醉夢三國(初章)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原來都是殘次品,湊合用而已

而雙股劍這種雙劍使用的形式,其實根本沒在戰場上長期用過。一般是在宮廷的舞蹈中常用,或者劍術表演中用,比如唐朝著名的公孫大娘。劉備是漢末的劍術名家,被明朝軍事家何良臣認為是古代五大著名劍術之一。而漢代劍術除了自衛用的雙手長劍就是馬戰用的斷馬巨劍,根本不可能搞什麼雙劍揮舞的招式,所以雙股劍本身只是戲劇表演中的一種表現,而不是實戰中存在的兵器。綜上所述劉關張三人起兵時鑄造的武器都是仿製的山寨版,與官家制造的兵器相比就是殘次品。當然在創業之初的艱難只能通過個人去克服,大家先湊合著用,等立功受獎了再想辦法進行裝備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