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有哪些不同?

21英才網


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差距還是蠻大的。

職工養老保險又叫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1992年前後國家要求全面建立起來。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2014年國家合併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險,建立起來的。

主要是面對沒有交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勞動者的一種補充。

居民養老保險交費錢數少,沒風險,待遇水平低。職工養老保險繳費錢數多,對於企業是強制義務性,對於靈活就業人員可選擇。

居民養老保險繳費錢數一般從一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如果家庭收入低,可以選擇最低的一百元繳費檔次。不過最低繳費檔次,全國各地也有200元、500元等情況。

一年只需要交這一點兒錢,確實不高。幾乎所有人群都能夠承擔得起,人社部正在籌劃對困難人員和低保家庭,代交養老保險的政策。

每年我們只要按時交費,國家都有相應的補貼待遇。比如河南省按200元繳費,政府補貼30元;按5000元繳費,政府補貼340元。


居民養老保險交納的所有錢數都會進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我們大家都知道,萬一職工去世所有錢數都會返給繼承人。所以,也就不會虧本。

不過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水平確實有點低了,2017年人均待遇水平是每月125元。不過相對於每年交納一百元,確實是一種福利性保險了。


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一部分叫做基礎養老金,一部分叫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政府全額補貼的,各地標準不一樣。北京是高達710元,上海市是930元,全國各地普遍在一百元左右。

職工養老保險也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方法相同。

基礎養老金不是有政府補貼而成,而是根據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形成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掛鉤的一定錢數,由統籌賬戶出具這一部分錢。

職工養老保險交費過程中,職工個人交納的錢數會進入個人賬戶,企業繳納的錢數進入統籌賬戶。統籌賬戶用於支付每年的養老金增加錢數以及基礎養老金、喪葬費、撫卹金等待遇。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承擔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部分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不過萬一沒有享受待遇就去世,只能退個人賬戶部分,同時享受喪葬費和撫卹金等待遇,有虧本的可能,但是90%的人不會虧本。

所以,總體來看,兩種保險還是大有不同的。職工養老保險是職工互助類,居民養老保險是政府公益類。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


暖心人社


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1、繳費主體不同。職工就代表有單位上班的(有就業),個人加單位都要繳費,居民則無(無就業),只有個人繳;

2、繳費方法不同。職工繳納養老保險有兩部分:一部分單位出的,一部分職工自己出的,單位交的計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自己出的計入個人賬戶,居民養老保險則是全部自己出全部計入個人賬戶;

3、繳費數額不同。職工繳費按去年度個人月平均工資做繳納基數並且用當地社平工資60%到300%做上下限,居民養老保險則各省可能不同,各省各有規定,自主選擇繳費檔次,確定繳費金額。

4、享受養老保險金的計算方法不同。因為繳費方法和繳費數額的不同,導致退休後享受養老保險金的計算方法不同,一般來說職工的要多點,居民的會少點,如果繳費年限差不多,退休地一樣。

雖然樓主兩種都交過,但退休時不能同時享受兩種待遇,只能有一個。如果職工的繳費年限足夠的話,可以把居民的繳費合併到職工的個人賬戶裡去,享受職工養老保險待遇,這樣比較划算,年限則不合並,不折算。反過來也可以,那樣的話也只能合併個人賬戶的繳費,年限可以合併計算增加居民繳費的年限。

大體就是這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