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對於任志強對樓市走勢的判斷,你怎麼看?

陳依德


觀點:

即使現在就放開樓市調控政策,房價也不可能大幅上漲了。

理由:

一,現在真正剛需族越來越少了(從二胎出生率就能看出來);

二,有錢人手中都已經有很多房源了,他們現在考慮最多的是如何出手現有房子而不是再買新房,而剩下的不多的剛需族又大多是買不起房子的人;

三,銀行的天量資金早已經鎖入樓市,即便現在國家完全放開人們買房,也絕不可能將大部分銀行資金再次放開投入樓市,其房貸利率,房貸比例只會越來越高,甚至要求購房者全款買房或者小額貸款買房。

四,現在,地鐵,高鐵幾乎延伸至全國各地,全國各地都在搶人,樓市剛需者幾乎完全被攤薄稀釋了,因此,今後不單二三四線城市的樓市難以興旺,即使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也因為人員的大量外溢,樓市風光也將難以為繼。

五,中美貿易戰幾乎是中美兩國實體經濟的殊死較量,甚至事關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目前看來,這一戰將延續數年,結果尚難預料。今後國家必然也只能是將銀行的有限資金用在保護實體經濟上而不是繼續投入樓市。

六,從各大一二線城市的學校建設和發展來看,基於精英教育的貴族民辦學校將是未來發展的主流,而絕大部分中小公辦學校都將是普通學校,這樣,作為樓市炒作最重要的支點之一學區房將越來越淡化甚至風光不再;有錢人自然會選擇上為數不多的精英學校,而大多數人將選擇就近入學,雖然這一進程比較緩慢,但其走勢卻是相當明顯。

七,分析西方城市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發展軌跡,他們發展到後期都有比較明顯的郊區效應或鄉村別墅效應,再加上現在科技越來越進步和交通越來越便利,未來中國也很有可能向這個方向發展,目前就已經看到很多發展商開始把眼光瞄向廣大未開發的城市郊區。一旦未來形成這種趨勢,則城市的摩天大樓的優勢勢必會減弱。人們與其選擇住數百萬擁擠且有安全隱患的摩天大樓,不如選擇住同樣價格的郊區別墅,當然目前尚未形成這種格局。


文之乎哉


任志強的觀點,樓市會繼續漲,還有2億人要進城,房子庫存減少,房子如果多了就炸掉,不降價。

我說說我的觀點:

一、任志強原是房地產老闆,他自然代表房地產商的利益說話,這可理解。

二、前些年,房價低,需求大,供應少,炒房多,房價在上漲通道,凡有條件的、有需要的都會買房,傻子才不買,他不鼓動,房價照樣漲,有人把他當神仙,現在他還在鼓吹永遠漲,今年過了大半,漲了嗎?

三、有人會說今年也有漲了的,確實,某些城市的某些地段,因為供應緊張,新房價格被限制,有一房難求現象,那是因為有議價權的二手房掛牌比新房高出太多,還有些城市漲價也有成交的,那是等不起的剛需,關鍵是量,支撐房價的是量,買的人少,掛的價是虛高,遲早會下來。

四、我的判斷,未來幾年,房價會大跌,有些三線以下城市,價格暴漲上來的,會跌得很慘,說說我的觀察:

1.一些現象;

a、廣州很多樓盤已經摺扣10——20%,銷售並不理想,有近3000套斷供房被銀行處理。

b、上海有樓盤認籌不到10%,搞起了買房送豪車。

c、燕郊房價已近腰斬,有人488萬的房子281萬甩了。

d、廈門房價暴跌還少有人接盤,大家早已耳聞。

e、金九變清酒,平淡加慘淡。進入傳統旺季,沒有一個地方“熱”。廣州中介門可羅雀,武漢南湖片區中介關門100多家,盤龍城有降到7000的。秋天未到,寒氣襲人。大家所在城市還有搶購嗎?

f、恆大已率先降價,最大幅度如果各種優惠都算上,優惠達7.4折。恆大為什麼敢降?它拿的地最便宜,看它的中報,它的利潤是中石油的二倍(530億對271億)大於碧桂園,萬科,融創,三家利潤加起來163億+135億+66億=364億元淨利潤。

它還有3.05億方儲備(成本1683),三年不拿地了。我說過,未來幾年房地產市場會洗牌。

g、全國土拍流拍超800起,去年瘋搶的南京地價腰斬。

還有很多現象不能一一列舉,透過現象看本質,本質就是房價高了,買不起,房價高了,高處不勝寒,沒成交量,市場會逼房價下來,房子建起了,遲賣出一天就多付一天息錢,壓力很大的。

2.為什麼說會跌?

a、房價虛高,沒市場支撐,買不起,以後買,房價會跌,成了很多人的預期。物極必反,前面瘋漲那麼多,後面必然暴跌。

b、開發商急需現金,要還債,要維持正常運轉,房子賣不動,銀行不給錢,信託被控制,融資成本高還融不到。

c、房產稅肯定會在未來幾年出來,針對的不僅僅是增量房,還有存量房,剛需房也會徵,只是很輕,多套房的是打擊對象,可能會被徵成窮人,一邊還房貸,一邊交稅。這二年會有很多二手房拋出來。

d、土地供應會出現變化,一些集體土地也可建房入市,一些企業可自建員工房,這樣,可以改變單一的土地供應,也可改變房子只能依靠房產商。

春江水暖鴨先知,樓市遇寒鬼見愁!廈門、燕郊…固安、香河等都是房價敏感地區,恆大是帶頭大哥,它們都有敏銳的嗅覺,趨勢要變了,誰也扛不住!如果集體、企業可以蓋房,那麼地價會怎樣?房價會怎樣?大家去想想!


無語石1


筆者看過任志強在鳳凰衛視的視頻對話:"當社會上人人都說假話或不敢說真話的時候,忽然有個人冒出來說真話,大家覺得他在放炮……"

但筆者還是喜歡說真話、實話的人,盡

管他的話說得很難聽,但是"話糙理不糙"啊!

迴歸正題:任志強"明年有錢也買不到房"觀點有何依據?

7月23日,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18屆年會在三亞舉行。摘抄任志強的幾句重點:

"我倒不覺得房地產市場會崩盤,或者會出現急速逆轉的情況,畢竟城市化的需求還存在,消費的慾望和改善性需求還大量存在"。

"而今年我們特別看到的是,新開工的量跟不上銷售量,那麼明年有可能出現的則是供給嚴重不足"。

任志強指出:商品房供給量大量的減少而這種情況可能會在明年出現。

各位看官:任志強的話大家看過之後自己理解去吧?

筆者說一下個人看法:任志強的話肯定有數據支撐著。在限購限價大環境下,土地成本沒有下降,影響開發商買地的熱情,利潤微薄時開發商不買或少買地,導致開工面積在萎縮。今年開工面積減少明年市場上房子就會供不上銷售量,供需矛盾失衡。

今年20多個城市搶人才,表面搶人才,實際上在搶購房人。西安上半年就搶了50多萬人落戶。可想而知買房搖號的現象多嚴重,還出現"打招呼"、"搖號風波"的腐敗現象。

這些強勢搶人的背後,是一點就燃、一燃就飛的房價。人才既然落戶了就要先安家,房子與需求的直接關係傳導供給不夠。中國人自古以來骨子裡就滲透著有房才是家的觀念,傳統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房子是面子、不甘平庸、事業成功的標誌。

農村青年相親找對象,女方仍然會提出城裡有房的要求。至少縣城有套房,儘管男方村裡蓋著新房,丈母孃推動著農村人口向縣城轉移。

農村的青壯年懷揣著夢想外出務工經商,經過數年奮鬥的先富者。首選打拼地的大城市買房置業,從而加劇大城市房子需求。

無數據的分析一切猜測都是徒勞,只是紙上談兵、坐而論道而已。筆者認為任志強的"明年有錢也買不到房"的觀點是正確的!



皖江新四軍


不得不說,任很高明,高明得象個算命師。

1948年,Bertram R. Forer 教授進行了一項實驗。他讓他的學生們做一份性格測試問卷,同學們辛辛苦苦地填完問卷後,Forer 告訴大家,老師會對各位同學的問卷進行分析,每個人都可以得到針對自己的性格分析結果。第二天,Forer 教授準備了一堆一摸一樣的性格分析報告來到教室,發給同學們人手一份,然後讓同學們對這份山寨的性格分析報告與自己性格的相符程度打分。結果顯示,平均符合程度竟然高達85%!同學們紛紛表示:老師您太牛逼了!

上述實驗只是 Forer 教授所做的大量研究中的一小部分。 Forer 教授的研究發現,面對一個模糊的描述,人們往往會將它與自己的情況對號入座,然後就覺得很準。這種傾向被叫做“Forer 效應”。心理學家認為,“Forer 效應”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對偽科學信以為真,比如占星術、塔羅牌、心理測試遊戲等等。

有人說任有強大的數據庫來分析房價,什麼城市化率,什麼獨居戶人口增加,什麼…,我說犯得著麼,對房地產,你只分析政策就行了。

以前之所以漲,只是政策一直沒下最大決心真把房價調下來,畢竟房價裡有地方財政的蛋糕,但這次不同了,再漲下去要出大事了,所以必須拉住這頭瘋牛,十九大報告中把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作為三大戰役之一,房價能漲嗎?所以今年年初我研究過報告之後就在頭條發了貼子,說一個字可概括房價走勢:穩,不信大家可翻看我以前貼子。

任當然比一般人更熟悉政策和地方政府心理,這就是他以前一直沒看走眼的原因。至於所謂的數據庫,不過是裝點門面罷了,你不讀幾本周易,推背圖之類的書,你好意思說自己是算命師?

對於理論和數據,任向來是取對己有利而用之,對其不利者而棄之。真正是任達到其目的的“夜壺”。比如說城市化率,說中國城市化率離美國還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差距,卻不說產業支撐,沒有產業,你讓農民入城天天從牆上掰磚頭混泥土吃?現在房價己使實體產業危如壘卵;他也不說美國城市化率用了漫長的200多年,中國才幾十年,己經夠快的了,能一直這麼快下去?再比如說,他說中國還有5000萬獨居戶住房需求,卻不說這5000萬戶錢從哪來?有錢的早已獨居戶了;普通人家六個錢包買一套尚吃力,還獨居呢,你出錢呀?你有那好心沒?所以,任的所謂理論和數據,不過是象“人終究會死的”一樣貌似正確的廢話。

說到2019有錢也買不到房,也是算命師經常用的模糊法則。我一點點拆開來分析。這個房指一手還是二手?如果是一手,當然要看資格;但是如果真有錢,犯得著與剛需去擠一手麼?二手市場現在有價無市,你把錢撒出去,人家不把你當大爺樣看?至於剛需搖號,自然是麻煩些,但以後一手房就只主要供應剛需,會買不到麼?任說這句話,當然不是關心剛需們的生活,一個歷來就惡狠狠地說炸掉也不降價,不為窮人造房子的人,你讓他關心剛需的生活,不是天大笑話麼?他只不過要製造一種焦慮、一種恐慌,來製造搶房效應,以達到讓房價永遠在高位運行的目的罷了。

揭開畫皮你就看出有的人不過是修煉千年的老狐狸。


衡陽雲飛


任志強預言的應該是準的!

任志強說的雖然像放炮!但是任志強這十幾年來很少放空炮!說的雖然比較多,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準的!這次,任志強說有錢也買不到房,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任志強雖然長相稍微顯得粗魯,但是實際上還是非常內秀的,說話還是有依據的。原來任志強的華遠公司專門有一個房產研究院,主要是收集各類數據,研究房地產走勢的一個部門。應該說研究成果很多,甚至比萬科研究院都厲害。

任志強好多說法實際上還是來源於華遠公司研究院的一些研究成果。很多數據也是來源於此。因此,任志強雖然說話像放炮,但是這就是他說話的方式,實際上他的很多關於房地產價格走勢的判斷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現在好多城市已經開始限價限購,限價地區房子銷售已經是搖號了,搖號前還要押金,搖上號了,也就幾分鐘選房時間,感覺真的是一房難求。

還有好多地方房地產商已經由於不好貸款,已經暫緩了房產建設的規模。這樣下去,好多城市的新房庫存可能會越來越少的,建設規模再跟不上,那麼未來幾年勢必造成一房難求的狀況。

綜合來說,感覺任志強說的是有道理的,應該說是對的!如果是剛需的買房的現在就要抓住機會買房子了。未來幾年,真的可能出現一房難求的局面的。

如果您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紅字"關注",謝謝!


睿思天下


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裡,任志強天天喊樓價要上漲,每次都被他言中,所以他在江湖地位是很高的。不過,也有人對他的講話表示深惡痛絕,比如窮人本來就不該買房等等。他似乎不是代表城市居民的利益,而是代表著富裕階層在說話,所以,一般百姓都不太喜歡他。

任志強其實也不是什麼神仙,他喊房價要漲無非是基於幾大原因;一是房價中地價佔著主要比重,地價降不下來,房價怎麼可能降?二是建議政府加大土地和房源的供應,通過增加供給來平抑房價,否則房價還是要漲。三是中國城市化才56%,農村人口城市要買房,中國房地產紅利都有二三十年呢。

同時,任志強每次遇到房地產調控就直接喊“空調”,往往每次的房地產調控都不了了之。而這次就不同了,他已經看到房地產調控已經實行了二年多了,目前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我們對任志強的看法是,不能說一點道理都沒有,但是購房者也要有自己分析判斷的能力,任志強只管房價的牛市最靈驗,而他在熊市中的分析和判斷可能要出大紕漏。


不執著財經


1、任志強,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地產屆大佬,每次提起房價,他一般都是看漲的。過去他曾經說過買房要趁早,房子總是越來越貴,聽他話買房的價格都翻倍了不少。而猶豫不買房的,到現在房地產調控了,買房門檻更高了,卻暗自遺憾。

2、近期他又在公開場合再次活躍起來,成為各房地產論壇受邀嘉賓。又名任大炮的他,最近發表的精警句——2019年有錢也買不到房。任志強曾大膽預測樓市會漲價,結果證明了他的眼光,這次預期又可信嗎?

3、他是這麼認為的,現在融資困難,錢難以借到,開發商承擔的債務越來越沉重。樓市調控下開發商預期不樂觀,導致開工率逐漸下降。然而城鎮化加速令剛性需求不斷增長,而土地是稀缺的,有一些耕地是紅線是不可觸碰的。所以,他覺得2019年房屋供應不足,“搶房”的局面或許會出現。

4、不過,到時候發展得怎麼樣誰知道呢?現在樓市調控下,強調房住不炒,削弱房地產金融屬性。更加重視的是租賃市場,也就是說將提供大量的租賃房源,讓大家選擇租房也能夠解決居住問題,不用為了房價去操心。

就愛聊樓市,關注我吧,一起探討更多有趣新鮮的樓市話題


我房網


這些年來,對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判斷,任志強可以認為是判斷準確性較高的一位行內人士。確實,這些年來,聽任志強的話的人,都基本上成為了本輪房價上漲的主要受益者。然而,對於國內房地產價格而言,確實處於高估的狀態,且存在較大的虛高風險。但是,在供需失衡、資源錯配的背景下,實際上調控沒有針對性,反而刺激了房價的上漲,而任志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判斷,也基本上得到了共鳴。或許,對於未來的房地產,可能有錢也未必可以買到房,而沒有錢的,將可能會越來越買不起房,由此造成了明顯分化的跡象。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任志強對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判斷還是比較準確的,對房地產市場的表現也有獨特的見解,或多或少成為了大眾購房的參考依據。


郭施亮


每次樓賣不出去的時,任大炮就出來吆喝!任大炮吆喝的時候就是泡沫破的時候,今時今日以不同往年,被任大炮忽悠買房的農民已經後悔,該買的已經買了,剛需已過。這兩三年交易量只不過是左手倒右手,右手再倒左手,開發商倒賣給炒房團,炒房團再倒賣給開發商,來來回回炒賣,上市公司有50%炒房。每個城市都有幾百萬套空置房,除北京上海廣東一線國際大都市外,其它城市人口都在下降,剩下的只有泡沫。


雞蛋裡挑根骨頭看看


邏輯成立。確實,經過這幾年房價上漲,開發商手上土地存貨已經很少,目前房價受到調控,土地流拍也很嚴重。這樣的局面將導致新房越來越少,價格也不會太明顯下降,未來一旦宏觀面變化,剛需和投資(投機)會短期大幅抬高樓市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