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怎麼看待諸葛亮北伐?

英中持支


諸葛亮北伐我認為他是尊王道,興義師,伐漢賊之舉,可惜出師未捷,星落五丈原,給後人留下無盡的遺憾。

一、尊王道

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乃遵漢朝為正朔,漢獻帝被逼退位,劉備登基當皇帝,延續大漢國祚。以求日後揮師北伐,興復漢室。可惜劉備中道崩殂,白帝城託孤與諸葛亮。

劉備託孤不僅僅要諸葛亮輔佐劉禪,更希望他能帶領蜀國完成他未實現的政治抱負。所以諸葛亮明知蜀國國力最弱,依然兵出岐山北伐中原,乃是遵王命,行王道。

二、興義師

諸葛亮出師北伐,打的軍旗乃是漢家軍旗,旗號也是克復中原,興復漢室。所以遵漢朝為正朔的蜀軍乃是王朝之師,正義之師。

三、伐漢賊

魏蜀吳三國的奠基者都曾經是大漢的臣子,除了劉備一心想復興大漢之外,曹操和孫權無時無刻不想裂土分疆,取代漢朝而另立乾坤。所以在當時孫權和曹操名為漢臣,實際為漢賊。後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成立魏國,實乃篡漢自立,所以諸葛亮出師北伐,乃是以王道伐無道,以正義之師伐叛亂賊子,奉大漢之正朔而討逆賊!

諸葛亮伐魏以不可為而為之,並不是他窮兵黷武。蜀國國力情況諸葛亮最清楚,出師表已經明言: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可見諸葛亮知道益州最為疲弱。

那為什麼要北伐呢?出師表也以明言: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可以看得出諸葛亮是一個有情懷的人,他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感嘆四百年大漢毀於漢賊之手。諸葛亮治蜀十年已頗有成效,兵甲已足豈能偏安一隅,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剷除亂臣賊子,恢復我巍巍大漢!


木頭視點


劉備夷陵之戰的失利,導致蜀漢元氣大傷。

經過諸葛亮五年的苦心經營,蜀漢避免了滅亡的命運,國力得到了恢復,但最多也就是達到了夷陵之戰之前的實力。特別是兵力不可能有太大規模的補充。

在別的問題中,我做過分析,劉備以舉國之兵發動了夷陵之戰。

當時,劉備能夠動用的也就是三到四萬兵力,劉備大敗逃回白帝城,收攏殘部也就在一萬人左右。其餘人馬或投降曹魏、孫吳,或戰死、燒死。

由此而知,諸葛亮五年後的228年第一次北伐,最多也就是五萬兵力,不可能太多。

其他方面不說,就兵力而言,諸葛亮是無法跟曹魏六十萬兵力相抗衡的。

儘管天下局勢,出現了三足鼎立的預期結果,但蜀漢無論如何是不能與曹魏、孫吳相提並論的。

蜀漢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時時有被滅國的危險。

儘管諸葛亮已經修復了與東吳的關係,形成表面的聯盟。

但孫權僅僅是不想與蜀漢、曹魏同時為敵,並不可能放棄覬覦西蜀的慾望。

聯盟都是暫時的,只有把西蜀吃掉,才更有資本與曹魏抗衡。

因而,在東吳方面,諸葛亮也不敢不留一兵一卒,完全把後背交給孫權。

除去北伐這個方向,諸葛亮至少要留下一半的兵力,防禦曹魏、孫吳及邊防的蠻族部落。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也絕非浪得虛名。

諸葛一生唯謹慎,這個狀況不可能不清楚。

在兵力與曹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諸葛亮並沒有採納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奇謀,反而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六出祁山,對曹魏北伐。

這就大有深意,不是簡單地所看到的,或者是諸葛亮所宣揚的出兵北伐的目的。

我更贊同諸葛亮北伐是一種軍事策略的說法。

正如題主所言,守是守不住的,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隆中對》所期望的靜待天下有變,一統中原的希望已經沒有了。

匡扶漢室也成為了幻想,唯一的懸念就是蜀漢能維持多久。

諸葛亮最大的擔心來自於東吳,就怕東吳頂不住曹魏的壓力而投降,那樣,蜀漢就將隨之滅亡。

為了減輕東吳的壓力,讓東吳有信心對抗曹魏,諸葛亮必須在西北方向給曹魏時時足夠的威脅和壓力,以便曹魏不敢全力對付東吳。

這僅僅是諸葛亮為了蜀漢的生存所採取的一種策略,其根本目的,壓根就沒有打算或者說奢望北伐能夠成功,把曹魏滅掉,統一天下。

這就是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奇謀,每次北伐都無功而返卻屢屢北伐的真正原因。

但這個策略和戰略意圖是無法表達的,特別是在一片反對聲中堅持北伐。

諸葛亮到底是高手,曹魏是否明白不清楚,孫權是否明白不清楚;但至少蜀漢許多人不清楚,到現在還有許多人不清楚。

這好比是空城計,如果都清楚了,這戲就沒法唱了。

真是“寶寶心裡苦,寶寶沒法說”啊。

諸葛亮把姜維作為自己的衣缽傳承人,恐怕是告訴了姜維北伐的這個秘訣,持續北伐的戰略目的就是維繫蜀漢存在的唯一希望。一旦停止了北伐,蜀漢離滅亡也就不遠啦。

史實也正如此。

姜維受到宦官黃皓的陷害,不能再進行北伐。加之後主劉禪開始了享樂的人生,蜀漢很快就滅亡啦。

如果姜維主持軍事的後期,依然能夠堅持諸葛亮的策略。那麼,鄧艾就不可能出奇兵圍困成都。即便鄧艾能夠抵達成都城下,蜀漢也不至於不戰而降。

就鄧艾那點兵力,還是不足以能攻佔成都。

蜀漢後期,給人的感覺就是劉禪時時在等待曹魏來收編,已經沒有心思繼續玩。

至於說諸葛亮北伐還有蜀漢內部政治鬥爭的需要,這也是一個原因。

但根本而言,北伐就是為延續蜀漢生存而採取的策略。

《出師表》就是為了北伐,理直氣壯的藉口。

如果真以為諸葛亮傻乎乎的勞民傷財,知不可為而為之,那就真的太幼稚,也嚴重低估了諸葛亮的智商。

諸葛亮也就不是諸葛亮,更不會是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豹眼看歷史


答:後世多有人說諸葛亮北伐是以卵擊石,窮兵黷武,加速了蜀漢的滅亡。說這話的人是基於兩點:1、北伐失敗了,這正是那句話叫“事後諸葛亮”。2、不瞭解當時環境,自以為聰明,難道諸葛大神比你笨嗎?顯然不會。那只有一種解釋,諸葛亮北伐,符合當時的政治軍事環境,也更是他自身個性世界觀的體現。

1、北伐的時機很對頭。諸葛亮北伐是228年至234年,前後六出祁山。攻擊對象是魏國。而此時,曹操,曹丕均已死,魏明帝曹睿於226年繼位。在諸葛亮眼中,曹睿就一個黃口小兒,打心眼裡瞧不起,根本不把他當一碟菜。司馬懿此時也為嶄露頭角,曹真等和諸葛亮不在一個量級。

2、魏國國力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強,蜀漢和魏差距不是太大。魏國名將凋零,謀臣老死。曹姓宗族衰敗,士族崛起,內部矛盾突出。而蜀漢經諸葛亮治理,南平蠻夷,內修水利,加上天府之土,國力漸強。後人過分的強調蜀漢國土面積小於魏這個因素了。

3、漢室不偏安,這是諸葛亮一生的政治觀。這種從骨子裡帶來的個性,決定了諸葛大神不會苟且,他有執念和遠方。

4、以若勝強,古已有之。像肥水之戰的謝玄,官渡之戰的曹操,還有自己親身經歷的赤壁之戰。諸葛亮不懼弱小。

所以,諸葛亮北伐,勝利的希望還是很大的。絕不是什麼以攻為守的狗屁戰略,更不是以卵擊石,都是後人瞎掰的。

諸葛亮北伐失敗有兩個原因,一是司馬懿的橫空出世,這個勁敵是伏筆,沒想到。而是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不是太強,他強於行政,弱於軍務是公認的。






文史品讀


《三國演義》裡安排了一段王朗與諸葛亮在陣前的對話,王朗自稱正統,說降諸葛亮:“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諸葛亮:“曹賊篡漢,霸佔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王朗: “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

(王朗陣前說降)

當時天下大亂,漢德已衰成為共識。因此王朗說的這段話,本質上並無大錯。曹操在北方獎勵農耕,在恢復生產和經濟方面,功勞很大。不管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還是東吳魯肅的《江東對》,都沒有把許昌的漢天子作為可以扶保的對象。諸葛亮的“霸業可成”,說的是劉備的霸業;魯肅的建號帝王以圖天下,說的是孫權稱帝登基。他們兩人都認為北方曹操勢大,不可卒除。諸葛亮的設想是跨有荊、益兩州之地後,兩路軍兵同時北伐;魯肅的設想是鼎足江東,竟長江之極,然後觀中原之釁,擇機北進圖謀天下。

相比於諸葛亮的“漢室可興”這樣的終極目標,魯肅的“竟長江之極而有之”的目標更易實現。由於蜀漢對東吳的戰略意圖沒有足夠的認識,在佔有益州之後,還幻想著與孫權結盟,因此發生了“白衣渡江”的事件,使得孫權初步實現了《江東對》的戰略目標。同時,諸葛亮在北伐之前,就已失去了一半的力量,而《隆中對》的終極目標,又是難度級別最高的“興復漢室”。以殘破之國,而行王霸之道,雖有諸葛亮之賢,亦難為之。

(魯肅《江東對》)

火燒夷陵事件後,讓諸葛亮進退維谷,報復東吳已不可能,只能昧著良心與東吳再重新交好。孫權也知道表面的聯盟都是不可靠的,因此在曹丕趁東吳大軍在蜀中前線進攻荊襄時,主動與劉備示好。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接住了孫權拋來的橄欖枝,於是漢吳兩家再次和好,共同應對曹魏。

蜀漢軍政集團是外來集團,與益州本土勢力天然存在衝突。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是,即使投降了北方的曹魏,蜀中人物一樣也能得到往中央效力的機會,那麼為什麼要付出這麼多人力物力財力去支持蜀漢的北伐呢?

蜀漢集團像是歐洲的條頓騎士團,是先有了軍隊後才創建的國家。可是條頓騎士團在普魯士地區進行了幾百年的德意志化,將那個地區完全與騎士團的利益結合在一起。這個過程一共進行了500多年,直到普魯士公國的建立才算最終完成。劉備集團來到蜀中,一開始並沒有給當地人留下什麼好印象,為了儘快打下成都,劉備用了最簡單的招數:城破之後,府庫中的財物全部用來犒賞軍士。攻下城池後,沒有錢的劉備為了籌集糧餉,又進行了古代版的量化寬鬆政策,稀釋了當地人的財富。因此隨著劉備軍的到來,四川人的生活水平是下降的。

這其中還發生了一件事,劉備原想把成都城裡的房屋,分給那些一直追隨他的士兵們居住被趙雲以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典故攔住了。這說明,劉備集團的士氣需要以“北伐中原”、“興復漢室”這樣的遠大目標來維繫。一旦與當地利益銜接過於緊密,劉備集團怎麼還能北伐成功呢?

因此,從以上的事件中可以看出,諸葛亮面臨著一個矛盾問題的兩個方面:

其一,蜀漢高層是外來勢力,本地人出兵出力支持他們北伐的力度不夠。

其二,為了保證外州人的士氣,諸葛亮又不能讓這些人置下產業,與當地利益聯繫過密。

400年前劉邦之所以能夠從四川出發,最終奪取天下,那是因為劉邦集團在四川待的時間不長,人心思歸。如果當初劉邦集團在四川待了個十多年,老一輩的革命家去世後,新一代的革命小將,還能繼承多少“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理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熟悉了當地的生活,娶妻生子,有了牽絆,哪兒還能在陣前拼死搏殺?

(諸葛亮北伐以保持士兵的鬥志)

所以,蜀漢最有可能北伐成功的,反而是劉備取得漢中之戰勝利後的那一兩年。當時劉備麾下,戰將千員,可謂是風光無限,連曹操也只能退避三舍。即使折了關羽,如劉備能捐棄前嫌,與東吳攜手北伐,涼州、關中地區不可能到了諸葛亮時還在拉鋸。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距蜀漢集團進入四川盆地已經有17年,老一代革命家都已經去世了。由於劉備時代的先軍政治,對於益州本土勢力還沒有進行大範圍的清洗,這可能與劉備一直沒有想過會在益州停留很長時間,他的目標是長安和洛陽城裡的開基建國。只是中途發生的一系列變故,使得這一目標越來越遙遠。

所以,當諸葛亮接手後,清洗本土人勢力的工作已經很難開展。他已經沒有足夠的實力去改變益州本土的勢力,因為內外皆叛,他不得不借助益州本土勢力,卻又不能完全依靠,以免外省人寒心。因此諸葛亮在整合內部派系的事物上折騰了一輩子,最終也沒有完全彌合蜀漢集團的內部分裂。

(諸葛亮北伐成就司馬懿奪權)

諸葛亮希望通過北伐中原,喚起這些遠離故土的外來士兵的鬥志。倉促之間進行的北伐,在一定程度擾動了曹魏的內部政治動盪,而諸葛亮卻沒有足夠的實力來顛覆曹魏政權,最終便宜了司馬家族。

儘管如此,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以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長留人間。孫權對諸葛亮推崇備至,一生皆以“丞相”來呼孔明。在孫權臨終前,他還希望諸葛恪能以他的叔叔為榜樣,盡心輔佐孫氏。而歷朝歷代,諸葛亮都被列入武廟祭祀,不唯軍功,也唯精神。

中國自孫武《兵法》修成以來,歷來重視戰略而輕戰術,以詐術為智,不唯鬥力鬥勇。所以,中國的將領有很多都是戰略大師,如遠交近攻等,即使是一個破落的書齋裡的落魄書生,也能說出一些連橫合縱的話來。由於戰略名將太多,反而使得戰術名將很是缺乏。所以,諸葛亮的作戰的細節,很多為歷代學者津津樂道,如木牛流馬、五出祁山等等,這也是諸葛亮名氣很高的另外一個原因。


而知而行的歷史


如題主所敘,諸葛亮穩定了局面之後,就開始義無反顧堅定北伐。個人認為,諸葛亮是出於三個需求而持續用兵直至星落五丈原。

第一個,自然是維護蜀漢政權合法性的需求。先主劉備的志向是恢復漢室。提出“漢賊不兩立”。另外劉備取代劉璋合理性在於劉璋佔著茅坑不拉屎。劉備要興復漢室。要滅除曹操。現在,漢賊坐了龍庭。要不要去討伐?繼承劉備的衣缽那就必須出兵討伐。

第二個,維護政權穩定性的需要。蜀漢地盤太小了。還是一個外來政權。如果偏安自守,那麼對許多人來說,特別是本土人就沒有了上晉機會。偏安自守,對於東吳來說,你這個盟友沒有價值。魏國堵住險隘,然後對東吳用兵。東吳能獨擔兵災嗎?恐怕孫權又得打降書順表了。這樣就內外俱失。

第三個,防守的需要。以攻代守。蜀漢的進攻也鼓勵了東吳的進攻。蜀吳的進攻消耗魏的國力,干擾魏的發展,影響了魏的政局。這個方面論述很多。不多言。

那麼,諸葛亮的北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奮其忠貞自恃才力,天命未定,不敢不盡人力。


恬然滋味


【1】

小時候看三國,我是站在蜀漢統治者立場的,那時候,我時常為蜀漢大軍不能一鼓作氣打下長安。光復洛陽,滅掉曹魏吞併東吳而憂傷。

甚至於姜維時代,蜀漢的多次北伐,我都是乾著急,總覺得,蜀漢不能北伐成功,並且蜀漢後來還被曹魏吞併,是歷史的不幸。

但隨著我年紀的成長,我否定了過去的自己。

【2】

因為我發現,我立場錯了。

我自問在任何時代,我都只是一個平頭老百姓,畢竟論性體,我比較耿直,我也沒爹可拼,因此在古代,我即便能僥倖當官,估計不出三天,就得把命賠進去。

而也因為從百姓的角度來看,蜀漢北伐的本質,無疑是為了劉家一己之私,而害了巴蜀百姓。

【3】

諸葛亮的口號是中興漢室,可是對於老百姓來說,漢朝到底有啥值得留戀的?是地主不收租子?還是貪官汙吏不壓榨我?

東漢末年如果不是社會矛盾激化,能產生黃巾起義麼?黃巾起義,其實與其說是幾個神棍搞出來的暴亂,不如說是人民忍無可忍的體現。

而諸葛亮北伐,中興漢室,其實就是中興暴政,對老百姓來說,是真沒啥號召力——甚至於諸葛亮的漢軍在曹魏境內,遭遇曹魏軍民拼死抵抗,就說明很多問題了。

【4】

蜀漢是一個窮國,從蜀漢頻繁作戰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看,諸葛亮每一次北伐,就意味著許多蜀漢百姓家庭家破人亡、人財兩空。

你諸葛亮想報答劉備,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何苦綁架巴蜀百姓呢?

巴蜀百姓遭誰惹誰了?

對巴蜀百姓來說,曹家人當皇帝和劉家人當皇帝,有區別麼?


辰州觀海


諸葛亮北伐,在現代引起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北伐是正確的,也有人認為是錯誤的,其實有這種看法很正常,既然是兩國交戰,必有支持與反對兩派。

一般武將支持文官反對,在武將眼裡戰爭才能出英雄,立戰功,升高官,而在戰爭中文官也就代替不了不作,所以他們求和,以求自保,這是自古以來的規律,如果歷史沒有戰爭,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傑出的軍事家,而文官一般只能充當謀士、政治家的作用,所以各自的觀點也會不同。諸葛亮的北伐事蹟,就是比較爭議的,因為諸葛亮是以弱攻強,在當時,的形式中,蜀國百姓是支持的,蜀中大臣多數也是贊成的,至於後人對其看法,不支持是因為他沒有成功,如果諸葛亮成功了,就不會有人說他這做法不正確了。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諸葛亮的五次主動北伐以及一次抵抗戰,共六次北伐事蹟: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第一次雖因馬謖失街亭而敗回,但是將千餘戶遷回漢中,也是有收穫的,還得到姜維,相比之下,收穫=損失。

建興六年(228年)年冬,諸葛亮為響應東吳而進行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蜀軍糧盡退軍。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第二次雖然沒有攻下陳倉,但是斬殺魏國大將王雙,總體上收穫>損失。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魏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漢成功得到二郡。總體上收穫>損失

230年七月,曹魏想轉守為攻,大司馬曹真上表伐蜀議案,但司空陳群認為斜谷太險阻,難以進退,於是曹真率主力軍改為由子午道進發;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從漢水而上,欲與曹真軍會師漢中;張郃從褒斜道進兵,直指漢中。曹軍的前鋒夏侯霸先大軍一步,進至興勢,在曲折的谷中下營。因蜀地艱險,期間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棧道斷絕,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在朝中,華歆、楊阜、王肅都上疏勸魏明帝下詔撤軍,至九月,三路大軍受詔撤退。同年,諸葛亮派魏延、吳壹入南安,魏延攻破郭淮,吳壹攻破費瑤(通假字,同費曜),最終取得了防守反擊的勝利,曹真回去後心不得志,抑鬱而死 。收穫大於損失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蜀軍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收穫>損失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蜀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北伐結束。收穫=損失

諸葛亮一共六次北伐,總體上是收穫大於損失,雖然國力弱小的蜀國,跟強大的魏國對抗,看似蜀國消耗了不少國力,很多人說諸葛亮北伐是勞命傷財,卻不知道諸葛亮北伐期間魏國消耗了多少國力,蜀國每次北伐兵力在五萬左右,魏國至少在十五萬以上,魏國即使國力強大,他們的前線糧草供應量有多大,連續多年的戰爭,魏國也被打的損兵又折將,疲憊不堪,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六次北伐,姜維十一次北伐,幾十年的騷擾魏國,阻礙魏國發展,魏國的國力將遠遠超過蜀國,蜀國會提前滅亡。

個人的觀點諸葛亮北伐在當時是正確的,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實屬無奈,諸葛亮是文廟大儒,是以仁愛治天下,不提倡戰爭,但是卻屢屢北伐,這真是不得已而為之,蜀漢家底被劉備敗光,人才跟濟不上,治國、治軍、外交、軍事都的自己來當,諸葛亮一個人把漢初三傑的事,都幹了,多麼的累,我想諸葛亮也不想這樣,自己臨死前兒子才八歲,一生奉獻給國家,都沒有享受過榮華富貴,好好陪伴家人,這也是多麼的無奈。


汐水柔情


諸葛亮自劉備三顧茅廬後便一心一意的跟隨劉備出謀劃策,出生入死。自白帝城託孤後,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無時無刻不為蜀國的未來著想。

面對這樣一個忠君事主的人,我們有什麼理由質疑他所做的決定?


有人說諸葛亮五次北伐是勞民傷財,是導致蜀國國力衰退,人才缺失的根本原因。

但實際上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能算的上大型戰役。其餘三次都是小型戰役對蜀國的財力,物力都構不成威脅,都動搖不了蜀國的根基。而第一次和第五次損失嚴重的我認為是人才,第一次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第五次諸葛亮命喪五丈原。人才的不斷喪失,在加上阿斗的昏庸無能才是導致蜀國逐漸沒落的根本原因。


諸葛亮之所以要北伐中原,其原因已經在《出師表》陳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易中天在《百家講壇》品三國中也說過諸葛亮北伐中原一是為了通過北伐戰爭轉移蜀國內部矛盾,這是歐美帝國主義常用的手段;二是如果你不能把敵人消滅,遲早會被敵人消滅。反過來想諸葛亮哪怕犧牲自己也要北伐,可見西出岐山定都中原對蜀國的意義非同一般。

諸葛亮北伐中原雖有過失,但其根本上還是為了蜀國的發展。所以我覺得諸葛亮北伐應該值得我們肯定。


歷史中的小白


如果說南征是為了鞏固後方,而北伐更多的是為了擾亂敵人,阻止和破壞敵人的發展。從赤壁之戰後曹魏在軍事上就採取了防禦的戰略方針,大力發展內政,採取一系列措施以便恢復農業生產和建設根據地,所以在曹丕時起,曹魏的商業資本開始慢慢復活,生產情況、耕地面積、人口數量等方面都勝於蜀、吳。而蜀國的情況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人才培養上、內政建設上、用人及戰鬥的具體指揮部署上,最重要的是面對魏國壯大的各種步驟、政策沒有適當的對策,所以通過戰爭來阻止曹魏的發展,條件不成熟而輕易出師反而把自己拖的很疲乏,削弱了自己。

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始終離不開聯吳抗曹,但吳國孫權只想觀成敗保江東,而蜀國方面很多人也沒有這方面意識所以才會被一再破壞,導致關羽走麥城劉備逃歸白帝城,這不只是吳蜀聯盟的破壞,最重要的是損失了很多久經戰鬥的老兵和部將,元氣大傷。之後諸葛亮一直在努力修復跟吳國的關係,在多次北伐師勞無功後,一面不斷派兵向司馬懿挑戰,一面約東吳出兵牽制敵人後方,但計劃剛開始便在五丈原病死了!

所以表面上看諸葛亮北伐是為了“攘除兇奸,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其實就是“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


種地的秀才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是諸葛亮一輩子的的理想,在他與劉備見的第一面開始就提出了一統天下的宏偉藍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隆中對。在往後的漫長歲月裡諸葛武侯嘔心瀝血的策劃由益州出發統一天下的計劃,在經歷實六次由祁山向關中的軍事行動失敗後,油盡燈枯的諸葛亮終於在秋風蕭瑟的五丈原遺憾的死去。

那麼諸葛亮提出的戰略計劃隆中對是否只是紙上談兵呢?讓我在本文中分析一下。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出了先取荊州、後取西川的戰略總綱,那麼這兩地有何意義呢?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一言以蔽之戰略要地,曹操在佔領荊州後江東群臣都勸降孫權,因為一旦獲取荊州便可順長江而下直抵江東,長江天險如同虛設。佔領荊州就可以對孫吳形成泰山壓頂之勢,如果北伐中原成功後就可以乘時平定江東。劉備寧願背上言而無信的罵名也不願歸還荊州,而孫權寧願背上背信棄義的汙點偷襲關羽都是為了這個戰略要地。而荊州屬下的襄陽更是通往中原的大門,後世蒙古鐵騎橫掃歐洲卻在長江與南宋對峙數十年不能獲得寸土,終於在拿下襄陽後南方門戶打開,再也不能阻止蒙古帝國的步伐。關羽在斬殺龐德水淹魏軍後奪取了襄陽,中原大門被一腳踢開,在前方的曹操大本營許都岌岌可危,感到威脅的曹操幾次想要遷都躲避關羽,因此關羽獲得了威震華夏的美名。如果不是沒有防備孫權被呂蒙抄了後路,歷史很可能會被改寫。

而奪取益州更是完全之機,成都平原水旱無憂被稱為天府之國,作為反攻的大本營是再適合不過了。四川盆地群山環繞,易守難攻依託有利地形可以以一敵百,而緊靠益州的漢中更是劉邦曾經奪取關中進而擊敗項羽,統一海內的重要地點。

與劉邦不同的是但諸葛亮最終卻至死也沒有進入關中平原,因為在劉邦之前沒有軍事力量從漢中進入關中,依賴韓信的計劃明修棧道迷惑當時的項羽在關中的盟友章邯,而通過暗度陳倉進入關中平原。這條路被韓信走過後,後世的曹魏就在此駐紮重兵防衛,諸葛亮在陳倉城下數次都無功而返。

但進入關中並非只有陳倉一條路可走,諸葛亮的戰略計劃本是聯絡東吳發動戰略大反攻,由東吳攻擊合肥牽制魏軍,關羽由荊州拿下樊襄逼迫西北的魏軍主力回援許都。此時諸葛亮率軍由漢中出發繞過陳倉,由甘肅天水攻取隴西在調頭迂迴拿下關中,但不幸的是卻因孫劉反目關羽戰死,荊州失守而告終。而諸葛亮只能以一己之力北伐,就在即將奪取隴西之時卻因馬謖丟失街亭後路被抄,只能放棄唾手可得的隴西返回益州。

總而言之諸葛亮的計劃可行性非常高,在戰略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孫吳之所以與蜀漢結盟,完全是因為自己無獨立對抗曹魏,而蜀漢也無法自己面對曹魏。因此一旦關羽北伐成功,三足鼎立的平衡態勢就會被打破,而佔據長江上游荊州的蜀漢在奪取中原之後可以輕而易舉的消滅東吳。為了自保的東吳只能在關羽即將奪取中原的時候在他背後猛插一刀,從而打亂了諸葛亮的全盤戰略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