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午間小憩,有9月3日烏魯木齊教育新聞陪伴

午間小憩,有9月3日烏魯木齊教育新聞陪伴

1、【天山時評】為青少年創新培育良田沃土

侯嫣有人說,想創新、搞發明、得專利,必須要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成年人都未必能做到,小孩子哪能行,估計都是瞎搗鼓。

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因為創新並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孩子能不能創新,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為孩子培育一片良田沃土。

據《新疆日報》報道,近日,在第十六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簡稱NOC活動)決賽上,烏魯木齊市第十三中學選派的蓋昱皓、陳昊陽獲得人型機器人輪滑賽初中組一等獎,並斬獲NOC活動的最高獎項&mdash。

2、為青少年創新培育良田沃土

□侯嫣有人說,想創新、搞發明、得專利,必須要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成年人都未必能做到,小孩子哪能行,估計都是瞎搗鼓。

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因為創新並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孩子能不能創新,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為孩子培育一片良田沃土。

據《新疆日報》報道,近日,在第十六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簡稱NOC活動)決賽上,烏魯木齊市第十三中學選派的蓋昱皓、陳昊陽獲得“人型機器人輪滑賽”初中組一等獎,並斬獲NOC活動的最高獎項——恩歐希教育信息化發明創新獎。

3、山東: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災失學

山東全省共有8個縣市區的學校、幼兒園遭受了不同程度災害,初步統計全省約有受災家庭學生1.6萬名。

“山東省教育廳下發了緊急通知,要求全省教育系統全力做好教育保障,確保受災家庭學生順利入學、安心就學。

對這些受災學校和幼兒園,逐一建立臺賬,實行專人包靠,組織力量進行搶修、加固。

4、傾聽,來自非洲的聲音

新華社亞的斯亞貝巴9月2日電題:傾聽,來自非洲的聲音——非洲各界熱切期待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新華社記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召開以來,中非務實合作穩步推進、碩果累累。

即將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開啟中非友好新篇章,圍繞“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主題,規劃新時期中非合作“路線圖”。

作為中非團結合作的又一歷史性盛會,非洲各界對此予以高度關注,他們期待本次峰會能夠進一步深化、拓寬中非合作與交流,助推非洲國家發展與共建“一帶一路”更好對接。

5、“研究性思維”引導本科生打開科研之門

”山東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翟立明,從大二進入到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到現在進入研二,他已經在實驗室做科研將近5個年頭了。

多年來,山東農業大學一直引導優秀本科生儘早進入實驗室,有意識地讓他們參與課題研究,瞭解科研動態,把創新基因植入學生的血液。

打牢創新的理論基礎校長張憲省擔任本科生生命科學競賽創新小組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科研創新活動,每兩週一次的團隊會議他基本都會參加。

6、別樣迎新資助暖心備課精心

攝影:樊世剛金秋九月,風清氣爽,又是一年新生入學時。

在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校園,新生們滿懷憧憬地擁抱新生活。

各地學校也紛紛創新迎新方式,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帶給新生別樣的入學體驗。

7、看!教育助陣蘭考打贏脫貧戰

教育助陣蘭考打贏脫貧戰沿著河南省蘭考縣城到東壩頭鄉的鄉村公路行車約半個小時,就到了張莊村。

滾滾黃河在堤壩的另一側最後一次轉彎,向東流去。

歷史上的張莊曾是蘭考縣最大的風口,沙丘遍佈,貧困凋敝。

8、新疆民辦教育蓬勃發展

新疆新聞在線網9月3日消息(記者蘭天、通訊員常誼誼、杜川江、張靜予):我區民辦教育蓬勃發展,形成了多層次、多學科、多專業的民辦教育體系。

9月1日下午,在烏魯木齊市華兵實驗中學校園,學生和家長正在招生處排隊辦理入學手續。

學生家長劉紅告訴記者:“這是剛拿的公交卡,學校今年還給孩子們提供校車這種便利的上下學的方式,是非常好的。

9、“跟風”買買買孩子的財商培養到底該誰來負責

”範女士的女兒瑤瑤是北京市海淀區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這個暑假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為期14天的美國研學活動。

除此之外,女兒回國的行李中還裝著幾隻印著“中國製造”字樣,價格卻是國內好幾倍的小熊玩偶。

中小學生利用假期國外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特別是自2016年,教育部等11個部門發佈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之後,中小學生海外研學越來越火爆,00後和05後的青少年成了研學市場的主力軍。

10、孩子迷網遊都有啥理由

一旦有時間、條件,不少孩子們就對著電腦、捧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

對此,家長有家長的擔憂,孩子有孩子的理由。

本版聯合本報中央廚房碰碰詞兒工作室,推出“網絡遊戲防沉迷”系列報道,聊聊青少年和網絡、網遊的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