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刚上一年级,老师说我家孩子好动上课不专心,该怎么办?

豆宝多宝妈


一年级儿童,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上课好动爱说话,这已经成为常态了,而家长和老师都对此特别不理解,经常刻意强调让孩子不要乱动,老老实实坐好,认真听老师讲课,但是这些话有用吗?可以明确告诉家长和老师,丝毫没有作用,基本和说废话差不多,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给家长几点建议:

第一,关于上课认真坐好专注听讲,重新建立认知。

不要以为你让孩子坐好,就是认知的培养,那是大错特错。我举一个例子,有一天,应朋友之邀去他家作客,期间,我就观察他家的小女儿,发现这孩子小动作特别多,妈妈在培养女儿写课外作业时,孩子根本坐不住,心思完全不在写作业上面。我就让妈妈停下来,然后把孩子叫到餐厅,让其他人去客厅等候,任何人不要说话。

我牵孩子的手,弯下腰来问她,你猜我是做什么工作的?小女孩子嬉笑着说,不知道。我温和地说,我是学校老师,今天来你家里看看你表现怎么样。孩子一听我是老师,立刻就老实多了。我说,老师刚才看你写作业时身体总是动啊动啊(我边说边模仿),孩子看到我这样子就哈哈笑,我突然就停止不说话,眼睛严肃地盯着她的眼睛。孩子看我如此盯着她,马上就老实了,肢体动作停止了。

盯了足有一分钟,我温和地问小姑娘,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严肃地一直看着你吗?孩子摇头说不知道。我说老师是看你够不够聪明,你得学会看我的脸上表情,如果我非常严肃,说明你刚才随便动来动去,嘻嘻哈哈是不对的,有礼貌的好孩子绝不会这样做。你想做一个聪明的好孩子吗?小姑娘说,想!我再问,你非常想做聪明的好孩子吗?孩子说,非常想。我竖起大姆指夸赞她,她笑了,但没有动,我也笑了。

我撒开手,温和地告诉孩子,老师想看看你会不会坐着,你给我表演一个呗?如果你做的好,老师会竖起大姆指夸赞你,甚至还会奖励你一个大大的拥抱,这可是了不起的奖励呢。孩子听我这么一说显得非常高兴。我说请坐在餐椅上,像上课一样把手放在餐桌上,我看看你做的怎么样?只见孩子马上就做到了,我立刻兑现刚才的奖励承诺,孩子特别开心。我又让她把站姿表演一下,只见孩子还真站不好,我就做出演示,让她模仿我的动作,我稍加矫正她就学会了。我仍然夸奖和拥抱她,只见孩子明显就不会随意乱说乱动乱跑了。

我随后招手,请朋友全家人都来到餐厅围观,让小姑娘给大家表演一下好孩子怎样坐好和站好,孩子有模有样去做,我鼓励大家为孩子鼓掌,分别夸奖她做的好。瞧,这就是重建认知的过程。

我不知道家长是否从我讲的这个事例中悟到了什么?如果你悟性好的话,应该能看到我和孩子互动过程中,我是如何循序渐进引导孩子重建认知的。

第二,建立好孩子意识,引导孩子有目标关注老师对她的评价

孩子以往为什么在一些行为上自由随意,是因为不管你强调多少次,对孩子来说都无所谓,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刺激她去关注外部评价。就如问孩子,你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好孩子好学生吗?你知道老师最不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吗?你喜欢被老师表扬还是被老师批评?你希望老师每天都不理睬你,就像班上根本没有你一样吗?等等,这些问题,其实仍是认知和分辨力的培养,同时引发孩子关注老师对她的评价。

一般来说,一年级儿童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皆不喜欢被批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那就结合好孩子怎样从坐好听讲做练习,就如我前面事例中所讲的一样,只要孩子做到了,就带有渲染性的赞美孩子,这会让孩子大脑中建立只要做的好,就能被老师喜欢,被老师表扬。瞧,外部评价起作用了吧?

在引导孩子关注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好孩子时,还要从怎样获得老师关注着手引导。比如孩子在写作业时,你就假设现在是课堂练习时间,老师就在旁边看着你,如果你能安静坐好,不做小动作,老师会心里想,哇,某某同学真出色,瞧她做的多认真,坐的多端正,老师再观察几天后,一定会当着全班同学面表扬她出色的表现。这样就让孩子带有被表扬的目标去自觉尝试做(坐)好了。

第三,对孩子进入注意力专注目标化训练

对于一年级儿童来讲,绝大多数是没有目标感的,即便平时和人说话,做游戏,或者课上听讲,目标会随时发生迁移,迁移越频繁,注意力转移不就越快嘛,这就是平时所讲的孩子怎么注意力这么差啊。因此,家长必须要在家里教孩子学会找目标,不管是做事,还是学习,甚至是游戏,都要先找到目标。

目标专注训练,可以分为视觉专注(眼睛)、听觉专注(耳朵)、思维专注(大脑)三部分。如视觉专注中的目标就是预设的文字、图片、物品,通过明确的目标指引,让孩子找到,只要孩子找到,马上就夸赞,让孩子感觉到她很聪明。目标如果细化,其实就涉及到做事步骤了,聪明的家长往往会把一件事,分成几步,手把手给孩子做演示,然后鼓励孩子去模仿,只要孩子找到步骤化做事的窍门,再看孩子目标专注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因为她知道该怎样去发现目标,怎么有步骤地按要求完成目标任务。

听觉专注也一样,要充分调动孩子耳朵对声音的捕捉能力,家长仍要把声音目标帮助孩子找到。如和孩子做鹦鹉学舌的游戏,妈妈说一句话,让孩子闭上眼睛认真听(防止睁开眼被其他事干扰),然后模仿妈妈说话的语气腔调,看看聪明的女儿能不能学的非常像。相反,妈妈也可以让孩子说一句,妈妈来模仿女儿腔调去重复说。开始是一句,逐渐增加两到三句,这就是增强听觉专注的保持长度,类似的游戏可以经常进行。

至于思维专注,家长可以模仿我上面所讲,自己去拓展思考和总结,看看你能否理出清晰的思路。

上面,我只是概括地给家长提供了一些方法,但不管怎么说,需要家长学会动脑思考,学会观察孩子,要巧妙调动孩子和家长互动的兴趣,利用讲故事和做游戏等方式,让孩子进入情境之中,适时被肯定、被激励、被夸赞,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兴趣,不断唤醒并强化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寒石冷月


和我儿子一样,我儿子也是话痨和爱动的人,我儿子现在三年级了,你让孩子学书法,学书法的孩子心都容易静下来,话痨的话培养孩子多看课外书,我儿子去年老师叫我每次去学校要带课外书,如果不带课外书没事干他自己话唠还会影响别人的,但这些毛病一般一年级都会有的,只是没必要着急的,只是慢慢尽量帮助孩子改进,第一学书法非常重要,第二课外书也重要,但我儿子书法没学,所以现在考试成绩基本都是字不工整被扣分的多,课外书我儿子一年级每天看半个小时,二年级开始每天看一个小时,不过我儿子二年级总体成绩都不错的,我叫我儿子上课一定要认真不能做小动作也不能说话,下课该玩的玩,我儿子告诉我说,老爸啊我关键时刻会很认真的,哈哈,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了,但看他考试结果都不错的,二年级上下册期末考试成绩数学都100分语文99和96,现在三年级了,刚刚他同学儿子去年还是学霸级别的,今晚说他儿子数学才考88老师都找他了,后来我问老师我儿子成绩,老师说我儿子考的不错,就是字写的还是不好,所以一二年级稍微认真点点成绩都不会差的,至于那些小毛病你帮他慢慢改,培养孩子专心度,多陪孩子下下棋之类的,这些也是培养孩子专心度,才一年级大家都差不多的,只是看你这俩年如何培养孩子问题了,那个父母培养好孩子成绩就会好,关键就在这俩年里,我唯一失败的就是我没培养我儿子书法,其他都差不多的,而且我儿子幼儿园公立出来没有教过任何知识的,到现在也从来没有去机构里辅导过任何学习的,这俩年里都是我自己陪伴他度过的,所以慢慢来,而且一定要父母陪伴俩年,这俩年就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如果俩年习惯养不好那到了三年级基本形成了,以后想努力养好都很难了,


A00Dizuo周


一年级的孩子,也就是7、8岁,这个年龄段大多数的孩子是好动的,这是一个正常现象,你想让孩子一动不动的坐那听课,个人觉得不现实,毕竟那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而不是木头人。如果说特别好动,老师一说话,他就在下面乱走,乱跑的,甚至会接着老师的话开玩笑,这个我觉得才是问题。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应该做的事,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专心听课呢?

一、设置积分制度

和孩子沟通下,建立一个积分制度,目的就是完善他的一些行为。比如,上课平时会乱动,那么如果一节课能控制住自己动3次,奖励1个积分,以此类推最高奖励5分。积分可以兑换一些实物,或者可以有看电视的时间或者玩游戏的时间。

二、提问

课堂上老师会问孩子一些问题,如果孩子专心听讲就会举手回答问题。可以问孩子今天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你举手了吗?也用积分来奖励,举手一次是多少积分这样。渐渐的孩子举手的次数会多起来,这时,你可以改变策略,问孩子老师提了什么问题,记住一个奖励积分。两个星期过后,可以再换问题,问孩子你答对了几个?这样循序渐进的来,孩子渐渐的就会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了。

这个方法是在《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这本书上看的,作者的孩子就是用这种方法培养长大的,有实例为证,具体实行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书上的内容。


子谦妈妈育儿经


不请自来。☺️主要是看了韩国成老师的回答,非常敬佩他如此细腻地对孩子的引导。看到下面有朋友回复说,但过几天孩子没有得到夸奖(积极奖励)甚至批评,可能会受挫,指不定会行为反弹。

对此,我有不一样的建议:我们应为孩子建立常规行为,而不是需要积极奖励才有动力的行为。

我分享一个孩子借书的故事。

——·——·——·——·——

我有个可以外借的私人儿童阅读室。有个孩子借第一次童书,封面撕破了。孩子妈妈把他带过来,非常生气地告诉我:“这孩子一直毛毛躁躁的,现在书撕坏了,还说自己不想再看书了。”那孩子一直躲在妈妈身后不敢出来。

我带他进入另一个房间,问:是因为书破了,所以你不想看书了吗?

孩子点点头。

我说:你害怕了吗?

孩子又点点头。

我又说:阅读室保护书籍的规定是书籍损坏后,需要修复书籍,或者用零花钱赔偿。我们先修复,你可以带透明胶过来,把书粘好。

孩子小心翼翼地问:好,那我可以继续借书看吗?

我回答:可以。

第二次借阅的书,又破了。妈妈气愤地让他一个人过去。他来到阅读室,捂着肚子,一见面说:我肚子疼。

我问:刚刚疼的吗?妈妈知道吗?

他说:知道的……我来还书……

我看了又破了的书,问:又破了?

他开始不捂着肚子了:我看完放在沙发上,不小心就坐上去扯破了。

我说:上次你还没带来透明胶,你先带来透明胶,我们要把它们粘起来。

他开始精神了:嗯,我一定记得买,我还可以借吗?

我说:可以。

他找了一本书:我可以在这里看吗?

我回答:不可以,你要回家去,因为你肚子疼。

他想起了他的肚子疼,点点头回家了。

第三次,书再一次破了。他拿着书和透明胶过来,着急地说:真的不是我弄破的,是我爸爸一屁股坐下来,弄破的。

我看了看书,点点头,说:有透明胶了,那我们一起先来粘书。

他坐了下来,边粘边碎碎念:我和妈妈说了,我可以用透明胶粘好的,但是她还是很生气,说今天不再让我看书了(委屈脸.jpg),还要把我关在三楼黑屋子里,那个屋子里有蜘蛛!我很害怕。

我:妈妈是担心你,才生气的。等下,我们粘好了,你把三本都带给妈妈看一看,让她不再担心,你会做好的。

他点点头:好,那我可以借书吗?我没有一元钱。(私人阅读室,所以一元借一本)

我:妈妈觉得你做好了,她会愿意让你借书的,你先去告诉妈妈。这两次都是屁股坐坏的,家里有书桌吗?可以放桌子上。

他:有的,看完要放好,我记住了。

粘好后,他帮我收拾了垃圾,摆放好了倒在地上的沙漏,问我:还有没有要粘的?

我摇摇头说:没有了,你可以带着三本书给妈妈看一看,让她不要担心。

他飞快跑回家,过了一小会儿,又跑回来:妈妈说可以,这是借书的钱,我还要借一本。

后来,他借的书再也没有发生撕破的情况了。

——·——·——·——·——

(我比较啰嗦,终于打完了,感谢看完的朋友)

这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做事毛躁,遇问题逃避,其实还有一个是不会主动收拾,这不仅表现在书籍乱放,也曾经表现在从不收拾自己的抽屉和桌子。

第一,我这次没有责备,而是直接拿出规则上的要求,按规则解决问题,规则告诉我们要修复或赔偿,但是没说可以责备。

第二,不因为第一次或者觉得问题小而让问题跳过去,我坚持让孩子自己承担;

第三,我的态度很坚持,第一次那孩子是直接逃避,第二次那孩子其实在试探——我都肚子疼了我的情况很严重,你不要说书的事了——即使如此,书还是要粘,肚子疼就需要回家去。当大人的态度坚定温和,孩子也会慢慢转变。

第四,不奖励。我没有告诉他,下一次书不撕了就非常棒。而是直接以行动表明,这是你应该做的,书看完了要收拾好放桌子上,书坏了要修补。

那么面对爱动爱闹的孩子在上课的问题时,父母也可以试一试。

第一,不责备,告诉规则。(我觉得韩国成老师那段分享就很好,他用行为告诉孩子,上课坐好的规则)

第二,让孩子承担责任。上课专心不捣乱,是学生的责任,而不是爸爸妈妈或者老师的责任。当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会听到让自己难受的评语,会受到一些惩罚比如上课被点名,那么平静地告诉孩子:“这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担,你可以通过(注意力训练、模拟情景、明白规则等)让自己做好,我相信你可以的!”

第三,不变的态度。父母有时候因为孩子不能够坚持或者难有变化而改变态度,比如第一次捣乱,平心气和地教导孩子,第二次再给个机会,第三次就忍无可忍。孩子会因为父母的改变而对自己不自信。父母如何保持自己的态度?可以以观察具体表现为主,比如孩子又捣乱的时候是否能够自己意识到这不好,孩子可能会表达:我和某某说话了,我忘记是上课时间,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被老师发现了。这时候我们观察到孩子不再是随意捣乱,而是有意识自己错了,我们可以提供意见,比如卡片上写上上课两个字,想说话的时候看到这两个字就停下来。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的孩子很少会拒绝这样的帮助。如果父母只看到捣乱又捣乱还捣乱的结果,是很难坚持原先的态度。

第四,不奖励。奖励的好处是前期效果好,但后期难以持续,随着奖励会变少或者没有,孩子很快会厌烦,父母会觉得奇怪,前几次可以为什么后面不行,因为前几次的行为依靠奖励。不奖励的话,前期改变比较慢但是后期效果好。让孩子产生“这是我自己的事,这是我需要也是能够做到的事”的意识会比较慢,因为这是推翻旧的再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的过程,即使是大人,也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一旦从想法到行为改变,就很难被破坏掉。

……………………………………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并非适用于同一种方法。不过,不管什么方法,父母做到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的同时,也要相信孩子在改变,容许孩子需要改变的时间。


岚鱼online


小女孩刚上学,家长被老师告知:孩子上课动来动去,像男孩子一样,一点都不像个女孩子。听到这话,家长心里肯定特别紧张。既担心孩子被老师批评心情不好,又担心不专心学习成绩不行。听到批评孩子的话,真的比丢了1000块钱还难过。

小女孩刚上小学,课上坐不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毕竟孩子还小,还没有适应小学规规矩矩的课堂方式,对于自由好动的孩子来讲,刚入学出现这些状况都是可以理解的。

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千万不要指责孩子,诸如“为什么上课坐不住”“为什么不听老师话”“再被批评就别去上学了”这样的话,最好不要说。我想,家长要有准备的和孩子做一下沟通。

“孩子,学校课堂有意思吗?小朋友表现怎么样?”根据孩子回答,家长可以说:“我太理解你说的话了。记得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第一个月总是想下地走走。可是慢慢我坐矩后,考试居然得了100分。”孩子一般很喜欢听大人讲自己上学的囧事。家长还要说:“上学就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听讲的孩子,知识跑不掉,100分就赚到手里了。”

家长和一年级小朋友的沟通,一是提问,二是肯定其想法,拉近心理距离,三是讲故事给她听。最后就是和孩子共同制定短期目标。

接着上面的话题,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每天得到老师表扬后奖励一朵小红花。同时家长要把和孩子沟通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跟进老师对课上表现的反馈。我想家校合作,经过一段时间等待,孩子会有进步的。


入青0601


学校和幼儿园不同,孩子上学之后就要受到纪律的约束,毕竟纪律是学习的保障,遵守纪律的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女孩在幼儿园的时候已经有上课爱说话的毛病,但是家长和老师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上学之后问题又出现了,这样不但影响了孩子听课的效果,更连累到其他的同学,老师决不会放纵不管的。如果用简单的教育方法不起作用,那可能会加大对不守纪律的孩子的处罚力度,家长若不想孩子吃苦头,就一定要配合老师管教自己的孩子。

听到老师的批评,孩子不开心,家长内心更难受。但家长毕竟是成年人,要想方设法找到问题的根源,帮孩子适应最初的学校生活。应对的方法就孩子差哪儿补哪儿。

第一种方法,在家里让孩子养成专注做事的习惯。比如阅读一本儿童画册,画一张画,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安静,不可溜号更不许说话,让孩子从5分钟、10分钟开始练习,慢慢养成好习惯。

第二种方法,在网络上找一些注意力训练体操,家长带着孩子共同进行练习,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会非常明显。


远方老师在美国



孩子上一年级好动,上课不专心都是十分正常的。家长不必惊慌,当然为要引起重视。

因为一年级关系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形成,不为别的,就冲着应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信心。

读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题目《母亲与家长会》,大致就是讲一位母亲在每次家长会老师说孩子调皮后,母亲用善意的谎言鼓励孩子,说老师觉得孩子有进步。

妈妈这样说,是希望孩子能确立目标,能充满信心,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这个孩子考取了清华大学。

所以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尽管老师说孩子好动,上课不专心。我们可以试着鼓励孩子:“老师说宝宝现在可能干了,以前只能坐三分钟,现在却能坐五分钟了。”得到表扬的孩子会更有信心,会像得到更多的表扬,坚持作一段时间一定会有效果。

2、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习惯。

孩子总会对某种事情感兴趣,好好加以利用。如果孩子喜欢看电视,就鼓励孩子看电视时不能东一下,西一下,不乱说话,不乱跑。当孩子表现得好时,家长要表扬得及时,让孩子明白自己哪里做得好,让孩子有目的地改进自己的行为。

3、充分利用孩子对事情充满好奇心的特点。

一年级孩子对什么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家长朋友可以充分利用。时不时找些新奇的事物,让孩子仔细观察并研究。这样孩子的专注力可以得到培养。

4、家长予以关心和陪伴

一个在关爱中长大了孩子会更阳光,习惯更好。

所以家长朋友要经常和孩子谈心,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在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可以放下手机、电脑做适当地陪伴。给他们读读题,必要时做些讲解,并要求孩子学习时不能三心二意,这样一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培养了和孩子的情感。

孩子好动和不认真,要有耐心,有爱心,慢慢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不要责备和训斥孩子,让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找到学习的动力。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一年级的孩子上课好动,老师告状到了家长那里,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老师的三言两语批评,就当着老师的面对孩子过分指责,这样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觉得你和老师是一伙的,从而生出叛逆之心。老师说着,家长听着,给予回应时,可以适当夸夸孩子,比如孩子在家表现就很好的之类,哪怕有些夸大,但面子是人人都要的,孩子就站在边上,他也不例外。

接下来说说回家教育的事。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散漫的课堂进入小学,上课好动不专注是很常见的现象,家长不必要太过焦虑了,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注意:

1、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孩子做作业时,专注陪伴。孩子有需要时辅导一下作业,不需要辅导时,不要三心二意,一会玩手机,一会离开,也看看书,忙一忙自己学习进步的事。当然要真看,不要作样子,有没有专注,孩子是看得出来的。

2、和孩子玩一些训练专注力的小游戏。比如猜字报数字等这些。

3、沙漏计时法。让孩子直观地感受时间,规定一定的时间坐在座位上,不准离开。

4、多夸夸孩子安静时的样子。比如专注写字时,认真玩积木时,在画画时……将这样的状态确认下来,让孩子知道你是最喜欢这个时候的他。

5、不要情绪失控厌弃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因为家长紧张的情绪会让孩子不安,导致写作业或是上课会更加分心不专注。

能想到的就这么做,只是纸上谈兵,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还需要反复自察自警,刻意练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陪伴孩子、成长自己的话题,原创分享,我说的不一定对,但一定是真诚用心的,欢迎关注交流……

天天陪伴


我是“一路童行”儿童的健康顾问

很高兴有机会回答您的提问,希望我们的回答对您以及其他看文章的朋友有所帮助。

活泼好动、过于调皮就是多动症?

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多动症")是一种学龄时期高发的发育行为问题,对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育都有影响。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公布的数据,中国儿童多动症患病率是3%-5%以上,这相当于每50个孩子的班级有2-3名多动症儿童,意味着中国有近2000万的儿童患有多动症。然而,由于家长对这个病的了解不够,患儿的就诊率不足1%。


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不集中、多动好动和冲动任性三大主征。

很多症状在12岁前出现,至少持续6个月,症状至少在两种场合(例如学校和家里)出现,并对社交、学业/职业活动有负面影响,并排除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临床上根据症状分为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及混合型三个亚型。


提示家长:平时应多留意孩子的行为,对于小动作多、学习困难、精神涣散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建议及时检查就医。


分析两个多动症的故事,看看您孩子是否有和他们一样的情况?

故事一:多动症女孩思思的故事

女孩的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发呆,对老师讲授的知识经常听不进去,在多动好动的行为表现上较少,和男孩的多动症有一定区别。


故事二:多动症男孩小泽的故事

多动症主要是由于患者轻微脑功能失调导致,对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学习能力、交往能力都有极大的影响,由于多动症患者自控能力差、冲动、说谎、合作性差、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较高。


青少年犯罪中,7成以上是多动症。

多动症越早发现,越容易矫正和治疗。如果您的孩子也有疑似多动症的症状,可以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儿童问题问“一路童行”,让育儿更简单。

(分享儿童健康交流群:ljjyujiao)

医教宝育儿助手


这不奇怪,因为现在的孩子6岁就读一年级,实在太小了。如果你的孩子是9月份至12月出生的还好,到读书时己经有6岁半了,坐得稳一点,接受能力也强一点。那些在下半年7,8月出生的孩子更惨,才刚6岁多一点,正是孩子最好动,好玩的年龄,却要每天坐在哪里正经巴巴的每天上7,8节课,每节课45分钟,还要学习那么多的知识,要测验,考试。这样的要求是太苛刻了。只能慢慢熬过去,等孩子大一点就好了。到了二年级会改善的,家长和老师要多费点心,多点耐性让孩子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