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劉建超:從外交名嘴到監察高官

(兩會人物)劉建超:從外交名嘴到監察高官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電 題:劉建超:從外交名嘴到監察高官

中新社記者 趙曄嬌 齊彬

“女士優先!”

面對多名記者高舉的手,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監察委主任劉建超脫口而出,再現外交部發言人的氣質。

正在北京參會的劉建超,14日接受包括中新社在內的多家媒體採訪,就監察體制改革、建設“清廉浙江”等,回答了境內外記者的10多個問題。

刘建超:从外交名嘴到监察高官

3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監察委主任劉建超在北京就監察體制改革、建設“清廉浙江”等話題接受記者採訪。 中新社記者 滿會喬 攝

今年54歲的劉建超,在其32年工作經歷中,29年在外交系統工作,歷任新聞司司長、駐外大使、外交部部長助理等職。特別是其六年多的“外交部發言人”經歷,廣為境內外媒體熟知,堪稱“外交名嘴”。

2015年劉建超調任國家預防腐敗局專職副局長、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負責人等職。2016年11月,浙江、山西、北京三地率先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次年4月,劉建超出任浙江省委常委、紀委書記,隨後又擔任浙江省監察委員會主任。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中國監察體制改革“闊步向前”,中共十九大作出部署,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3月11日,監察委員會正式“入憲”,監察法草案也已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成為此次人大會的重要議程。

“監察機關不是司法機關,留置不是司法強制措施”,“被調查人被安置在相對舒適的區域,非常安全,24小時監控全程留痕”,“在晚上11點之前必須結束談話,要保證被談話人的休息時間”,“監察委和公安機關相互合作、協調、制約”……劉建超“揭秘”監察體制改革中外界最關注的留置措施執行。

刘建超:从外交名嘴到监察高官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紀委書記、浙江省監察委員會主任劉建超(中)翻閱《中國新聞》並同中國新聞社記者交流。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他以數據佐證浙江監察體制改革效能提升:監察委成立以來,截至今年3月11日,29名廳級官員被調查,其中涉及職務犯罪的有8名,同比增長60%。移送起訴的案件平均留置42.5天,比前3年紀委“兩規”和檢察機關偵查階段的平均用時縮短64.4%。

“檢察機關轉隸人員和原紀委人員混編,整合成監察委,其融合是1+1=1,但反腐敗的效率卻是1+1>2。”劉建超說。

延續其當發言人時幽默風格,劉建超還將浙江探索的特色歸納到“精準”兩字:“監察體制改革不是寫意畫,是工筆畫。”

近兩個半小時的採訪,劉建超都在詳細闡述中國監察體制改革進程及成效,但資深外交官的經歷還是在他身上烙上深刻印記,比如說起美國電視臺的視頻節目,以及言語中顯露出的國際視野。

刘建超:从外交名嘴到监察高官

當中新社記者問及其“從外交到反腐、從中央到地方的大跨界”時,劉建超說,人一生的經歷非常豐富。做任何工作,不管你喜不喜歡,都是一生中非常寶貴的財富。他援引喬布斯的演講“connecting the dots”(注:將生命中的點連接起來)說:“人生都是一個個點聯繫起來的,前面的積累都是後面寶貴的財富。”

當然,劉建超也特別強調,要加強學習。從外交名嘴,變成一名反腐新兵,“學習非常重要”。另外他也認為,要秉持開放理念,“不要以封閉的方式開展工作。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根本宗旨,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對人民開放,以開放的態度獲得力量。”劉建超透露,人代會結束後,將籌劃“浙江省監察委開放日”,“讓公眾來了解監察法,進一步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

劉建超坦言,或許自己心態樂觀,在監察體制改革的探索中,並未覺得有特別突出、解決不了的難題,“但的確需要努力思考”,“中央確定的改革目標是實事求是、客觀可行的。憑藉黨的領導,憑藉多年積累的經驗,難點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克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