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胸怀报国志 天山未了情——记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批援疆干部

“中国强盛之时,无不掩有西北”,这句话一百多年来被奉为治疆圭臬。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面积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成分多元,边境线5600多公里,与八国接壤,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这里有甘美的瓜果、绚烂的花海,有热情的歌舞、好客的人民,有壮丽的雪山戈壁、雄浑的河流草原……

为了祖国西域的美丽安康,一批批来自全国的援疆者与当地人民一起付出了不懈的努力。2017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批共5名援疆干部踏上援疆之路。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一年,他们为新疆和谐稳定作出了哪些贡献?取得了哪些成绩?他们对新疆有哪些感受?

胸怀报国志 天山未了情——记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批援疆干部

逄锦温

敬业的法官 “不公平”的爸爸

逄锦温现任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原本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审判长的他轻车熟路,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逄锦温主要负责新疆高院的刑事审判工作,分管三个刑事审判庭,一年来共签发各类文书704份,审批案件129件。

“非常敬业,所有分管的工作,他都会仔仔细细地一一过问。我们有问题都会找这位知识渊博的刑法博士交流,他会十分真诚地和我们探讨。”新疆高院刑一庭副庭长吴冰对这位北京来的副院长由衷赞叹。

作为新疆高院党组成员和副院长,逄锦温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政治管理、业务管理和纪律管理,以确保分管部门干警不出政治问题、业务问题、廉洁问题。

案件审判质量是审判工作的生命线,避免冤假错案是刑事审判的底线。逄锦温和刑庭的同事们以提高审判质量为目标,严格执行刑法、刑诉法规定,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我们的裁判文书写作水平和审判质量都取得了进步。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同志严谨扎实的工作态度和非常高的理论水平,逄院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吴冰发自内心地说。

除了案件审判工作,逄锦温还带领新疆高院同事们持续深入推进严打专项斗争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制定下发了《关于依法办理涉枪涉爆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等。

“作为副院长,身份定位发生了改变,对自己的要求肯定要更高。不仅要办好案件,还要考虑到新疆的形势,做好反恐维稳工作。”逄锦温谈及工作角色转变时说。

逄锦温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在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的支持下,向墨玉县阿拉多斯村募集捐赠过冬衣物200余件套,向英艾日克村募集捐赠衣物文具278件套。

刚到新疆工作时,女儿才上三年级,她是逄锦温最大的牵挂。2018年7月,爱人带女儿来乌鲁木齐看他,他却因为工作繁忙没能多陪家人。女儿新学期开学,他请假送女儿走进校门后,即返回新疆工作。

逄锦温在阿拉多斯村结了一户少数民族“亲戚”,一年至少看望他们6次。女儿看到逄锦温和“亲戚们”的合影,便会和爸爸撒娇:“爸爸你不公平,我和妈妈一年都见不到你6次。”

援疆一年里,逄锦温进一步了解了新疆的社情民意,对新疆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党中央的治疆方略也有了更透彻的体会。

“只有了解新疆、加深对新疆的认识,处理涉及新疆的事务时才更加切合实际,提出的建议才更加合理。”逄锦温说。

逄锦温还记得到新疆高院上班的第一天,党组书记闫汾新对他们提出的期望,希望援疆干部三年时间里真正能够“感受新疆、感悟援疆、提升自我”。逄锦温说:“这是对援疆干部很高的期许和要求——开阔胸怀、高尚境界,需要我们用很长时间甚至一生的时间去体会和实践。”

得知要采访他时,逄锦温想到的是同在新疆默默奉献的同侪:“我经常被身边许许多多的同事感动。全区法院干警全身心投入到反恐维稳斗争,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全疆三级法院在‘访惠聚’(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支教、扶贫及其他专项工作中都抽调了大量干部,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在一年工作总结中,逄锦温这样写道:在新疆,感受最深的词汇是“常态化”,做得最多的是常态化工作。反观援疆,没有任何理由叫苦喊累。同在新疆,目标一致、使命必达!

胸怀报国志 天山未了情——记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批援疆干部

胡方

乌鲁木齐中院的“霰弹公主”

说话语速极快的胡方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是飒爽。虽然前一天刚结束24小时值班,但她仍然神采奕奕,丝毫不见疲态,干脆利落地处理着各项事务。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湛扎实的业务水平,让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同事给她起了一个霸气的绰号——“霰弹公主”

胡方来新疆之前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担任审判长,专攻涉外商事和海事审判,现担任乌鲁木齐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分管全院5个民事审判庭和研究室的业务。

“胡院长适应能力特别强,韧劲十足。她能很快进入工作角色,融入工作环境,适应工作节奏,深入到庞杂的工作中去。”乌鲁木齐中院研究室主任黄永说。

2017年9月,乌鲁木齐中院召开了全市法院首届民商事审判实务疑难问题讨论会,对来自乌鲁木齐市两级法院的复杂审判问题进行梳理,胡方执笔撰写《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实务问答(一)》,内容涵盖不动产纠纷、民间借贷、侵权纠纷等30个实务问题。该实务问答为统一裁判制度、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提供了有效指导。

在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院庭长主动办案制度方面,胡方亲自担任审判长,带头办理新型案件。公开审理了全疆首例侵害消费者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区群众等100余人旁听了案件庭审,获得非常好的反响。

“她是专家型、业务型的干部,不仅参与化解疑难复杂案件,而且对法律认识的深度、广度和视野也为提高中院民商事审判质效带来了极大的帮助。”黄永说,“法官们经常就疑难案件专门找她探讨交流,她也不遗余力进行解读,很多法官听后豁然开朗。”

“要指导别人,首先要提升自己。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全面丰富民商事审判的经验,对我个人也是一个学习锻炼提升的机会。”胡方坦言。

为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建设,统一乌鲁木齐市裁审案件受理范围和法律适用标准,围绕疑难和争议案件形成一个完整的可供参考的书面材料,胡方参与起草制定《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乌鲁木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会议纪要》,使得许多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得到解决和规范。

“知识非常渊博,而且精益求精,她对文件中的每一句话都严格要求。这项工作能圆满完成,有赖于胡院长的决心和能力支撑。”乌鲁木齐中院民五庭庭长杜琼对胡方的敬业精神感受深刻,“所有的问题她都会给你一个回复,而且讲得特别透彻。”

针对乌鲁木齐市两级法院审判工作中的困惑和难点,胡方专门邀请最高人民法院6名资深法官为两级法院进行民商事审判业务培训。授课过程还通过视频方式在全区法院同步播放,促进了全区民商事审判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提升。

“除了指导案件审判,我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市两级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为提升新疆法院的民商事审判水平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有不懂的问题,也及时向最高人民法院的同事领导请教,最高人民法院始终是我们援疆干部最坚实的后盾和支撑。”胡方说。

胡方出生、成长于乌鲁木齐,在北京工作近30年的她第一次回到家乡开展工作,深感新疆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对维护新疆的稳定有着深刻的体会,“新疆干部默默无私地奉献,做好维稳这件事,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更幸福,也是为了子孙后代不用再像我们这样辛苦。现在新疆社会治安非常好,这是每个人付出的结果,我作为其中一分子当然也要全力以赴。”

作为乌鲁木齐中院领导班子成员,胡方曾先后担任3个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的联系领导,积极落实“两个全覆盖”和“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要求,与自己的维吾尔族“亲戚”深入交往,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解决家庭实际困难,与“亲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胸怀报国志 天山未了情——记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批援疆干部

胡方开展“两个全覆盖”工作

从2017年10月至今年7月,胡方还暂时代管政治部、机关党委、研究室和法警队的工作,任务艰巨繁重。但她在最短时间里克服了行政管理经验缺乏的困难,从一名审判业务型法官迅速成长为集行政管理、审判业务为一体的复合型领导干部,确保了法院工作顺利运转,赢得了同事们的好评。

对接下来两年的工作打算,胡方表示,将“继续牢记援疆使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绝不辜负最高人民法院的重托,为乌鲁木齐中院的不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胸怀报国志 天山未了情——记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批援疆干部

陈苹

“我为能够援疆而感恩”

对口援疆是党中央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具有26年党龄的老党员,陈苹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报名,通过选拔成为第九批援疆干部,现任新疆高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

“我一直对支援边疆很神往,人生苦短,只有丰富经历才会有不同的体会,所以看到通知就赶紧报名了。”陈苹这样描述她内心因为援疆而激起的豪情。

援疆之前,陈苹长期在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工作,审管办和环资庭的业务对于她来说是全新的体验。随着全国法院四大审判公开平台的推进、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及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各项工作全面增加,加之人员外派,事多人少,任务更加艰巨。“以前求专,现在求变,在法律领域中‘跨界’有利于开阔思路和执法办案。”陈苹面临不小的压力,但丝毫没有退缩,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除了审管办和环资庭的各项任务,陈苹和其他援疆干部一样,都要每隔两个月下村驻户,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

“维护新疆长治久安需要标本兼治,而治本更多的是意识形态上的,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就是下村驻户。”陈苹对此体会很深。

陈苹结了两户“亲戚”,其中一个是将近80岁的老人,以种植少量核桃和小麦维持生计。在得知核桃销售困难时,陈苹即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买下一批核桃,寄给朋友们品尝,并发动更多的同事亲友购买了老人的全部核桃。

“问题解决一点是一点,卖不卖核桃不重要,重要的是‘暖心’。”陈苹说。之后听闻老人生病住院,她还特地去医院看望他,老人十分感念陈苹的帮扶。

胸怀报国志 天山未了情——记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批援疆干部

陈苹和结对“亲戚”交谈

陈苹深深地感到,村里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她带动同事和亲友们把旧衣物集中起来分批捐赠,给孩子们带去了国语图书和玩具,给村民们介绍书法,为孩子们讲授国家的地理历史知识。

有一次,一个村民家的5岁小女孩模仿陈苹刷牙,这让她意识到卫生习惯要从孩子开始培养,随即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集资购买了1200套牙具牙膏,发给了村里的孩子们,教他们养成基本的卫生习惯。

农村各方面条件较差,但陈苹丝毫不觉得辛苦。“做的可能只是一家一户的事儿,但这就是党中央治疆方略的一部分,就是为新疆的长治久安、社会稳定作贡献。虽然付出的很多,但得到的更多,我为能够援疆而感恩。”陈苹发自内心地说。

胸怀报国志 天山未了情——记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批援疆干部

张向东

认识新疆,感悟援疆,沉淀自己,回馈社会

张向东于2017年8月来到新疆,任新疆高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他把在新疆一年的体会总结为16个字——认识新疆,感悟援疆,沉淀自己,回馈社会。

“援疆第一年非常充实。我从中更加了解了国情,了解了新疆的历史、现状、多民族文化和所处的特殊时期,了解了新疆在反分裂斗争、打击暴恐势力、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上所作的奉献。”张向东深有感触地说。

在履职办案上,他具体承办二审案件6件,参加合议庭研究暴恐类案件及二审案件10余件,研究讨论各类案件10余件。注重严把案件事实证据关、法律适用关、刑事政策关和裁判文书关,注重案件的办理效果,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7年,张向东被确定为全国扫黑除恶专家,也是新疆高院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全区法院扫黑除恶日常工作。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除此之外,还为新疆高院相关培训班和多个地区公安系统就“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授课。

“我从事扫黑除恶工作多年了,对黑恶势力的来龙去脉非常了解,授课内容力求贴近中央要求和事实原貌。”张向东说。

张向东还负责全区法院量刑规范化调研指导工作,参与修改完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量刑的指导意见的实施细则》,并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执笔起草3份相关文件。他主持制定新疆高院刑事裁判文书样式,全程亲力亲为,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先进理念、二审程序特点、其他地区法院文书和新疆的特殊情况,规范了新疆高院刑事裁判文书样式。

新疆高院刑三庭庭长袁勤对张向东期待很高:“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智力援疆,希望张向东带好一个写作班子,把先进理念和工作方式留下来,真正实现‘传经送宝’。”

在法院业务之外,张向东和其他援疆干部一样,积极参与驻村工作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结了两户维吾尔族“亲戚”,为村民捐献图书100余本,筹措捐赠衣物500余件。

“有的人不理解为什么新疆干部要下村驻户,其实这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需要,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治本之举。党的干部就是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张向东说。虽然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但张向东义无反顾,“作为党的干部,要发挥自己的热量和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物质条件不重要,关键是情怀和使命感得到体现”。

胸怀报国志 天山未了情——记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批援疆干部

付中华

“兵团精神鼓舞着我”

2017年8月,付中华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在审判监督第二庭、审判管理办公室工作。在来到兵团分院之前,他对兵团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经过援疆第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付中华对兵团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

“了解兵团之后挺震撼,尤其是老一辈兵团人付出的艰辛。”付中华在接受采访时对兵团的历史和发展如数家珍,念念不忘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经历,“石河子市是在戈壁滩上建立起的城市,当时兵团的条件极其艰苦,几个人挤一个地窝子,下雨的时候全是水。老兵团人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每一次去参观,我的眼睛都是湿润的。”

在新疆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态,但付中华并不觉得自己辛苦。“我干的就是本职工作,而且做得还不够,本地干部更辛苦。新疆这个地方值得每一个人为之奉献,不仅是新疆的干部和群众,也需要内地干部为之奉献,在新疆的三年我就是兵团人。”

“2017年‘十一’长假,他原打算回家,飞机票都买好了,但接到不放假的通知后,毫不犹豫地把票退掉,体现出了大局意识。”兵团分院审管办主任聂忠泽说。

援疆的第一年,正是兵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付中华发挥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优势,结合兵团的特殊体制和法院工作实际,起草了《兵团法院关于充分发挥新时代审判职能作用为兵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

聂忠泽对这个“80后”副主任的工作和表现赞赏有加:“临近春节,文件需要在20天里拿出来,可供参考文件极少,时间紧任务重,他加班加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兵团主要领导的肯定。”

付中华负责的工作,需要经常到审判一线办案,每天都和老百姓打交道。

“法官主动接近老百姓,老百姓才会配合你,高高在上没办法开展工作。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是很重要的。”付中华总是认真听取当事人讲述情况,并从中寻找有利于案件审判的线索,当事人对他也十分信服。

力促电子卷宗同步生成与电子档案工作、深入开展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工作、加强庭审直播工作、对兵团分院员额法官及司法辅助人员第一季度绩效进行规范考核等,也是付中华在这一年里完成的工作。除此之外,他还发挥了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优势,起到了示范带头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除了审管办和审监二庭的各类工作,付中华积极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他在图木舒克结了一户“亲戚”,经常与“亲戚”走动互动,结下了深厚友情。

兵团精神时刻激励着付中华,“兵团精神鼓舞着我,在国家面前,从来就没有个人利益。我作为法院干警,第一要务就是听从组织安排,不折不扣地完成组织交予的任务,而且一辈子都这么做”。

见习记者:姜佩杉

记者:王书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