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戏曲进乡村」薛店镇常刘社区:种戏在乡 欢乐共享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10月12日,夜幕降临,吃过晚饭的新郑市薛店镇常刘社区群众像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纷纷聚拢到文化广场,欣赏着屏幕上播放的《穆桂英挂帅》。

「戏曲进乡村」薛店镇常刘社区:种戏在乡 欢乐共享

该社区群众高永红第一个来到广场上,听着《穆桂英挂帅》也不由自主高唱起来。 “我这人没什么别的爱好,唯独对戏曲情有独钟。可以前也只是小声哼哼,从不敢放声唱。如今不一样了,在社区领导和身边戏迷朋友的鼓励下,我终于开唱了,还唱到了戏迷擂台赛上。” “可不是,现在高姐唱得好,戏曲知识也丰富,是我们这帮戏迷的大姐大呀。” “戏迷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新郑人爱戏,自古有之。近年来,新郑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活动,着力打造市、乡(镇)、村(社区)三级戏迷擂台赛,让群众变观众为演员,变看戏为唱戏。各乡镇、村年年举办戏迷擂台赛,戏迷们纷纷登台,各显才艺,各亮绝活。每年的全市小品小戏大赛和戏迷擂台赛,更是全市上万铁杆戏迷大显身手的狂欢节。

「戏曲进乡村」薛店镇常刘社区:种戏在乡 欢乐共享

“近年来,我们强力推进‘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组建民间文艺队伍46支,拥有各类文艺骨干3000多人,文化志愿者 600余人,实现村村建队伍,活动全覆盖,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每年投资近百万元,政府主导、企业资助、社会参与,打造薛店版的‘星光大道’和‘梨园春’。”该镇分管文化工作的副镇长左晓霞介绍说。

「戏曲进乡村」薛店镇常刘社区:种戏在乡 欢乐共享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在该社区的文化长廊里,记者看到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一些戏曲知识介绍一一展示在宣传版面上。 “我们没事儿就喜欢聚在这里,看看这些版面,不但长了见识,还学了很多知识。现在要是和别人再谈起戏曲,我们也能说得头头是道,这心里别提多美了。”刚刚转到这里的李大爷乐滋滋地说。

「戏曲进乡村」薛店镇常刘社区:种戏在乡 欢乐共享

文化长廊除了展示有戏曲相关知识,还有薛店镇戏迷擂台赛各位冠军得主的风采,从一张张照片里,足以说明该镇这个戏迷擂台赛巨大的影响力,可以看出这里的老百姓对戏曲多么钟爱。

“我们的戏迷擂台赛分周赛、月赛、季赛和年终总决赛。为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还专门分设薛店组和外地组,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参与戏迷擂台赛。”该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这是我们的‘百姓文化新郑云’,通过‘文化云’平台,群众与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戏迷与戏曲名家可以网络链接、双向互动,群众可以及时获得菜单式戏曲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他们可以参与互动,场外观众点击率,最多的一场达 8万人。”村民通过这个平台,在这里不仅可以回看薛店镇往届戏迷擂台赛的精彩场面,还可以看到其他乡镇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戏曲进乡村」薛店镇常刘社区:种戏在乡 欢乐共享

戏迷擂台赛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用中华戏曲的无穷魅力,将爱戏的人紧紧地吸引、凝聚起来,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种戏在乡,欢乐共享。

主编:李明 | 副主编:刘丽敏

新闻中心出品

新闻中心融媒体记者 边艳

编 辑:赵博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