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四川到底试出了什么?

今天

2019年4月1日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

正好两周年了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两周年,带你实地探访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面积119.99平方公里。分为成都、泸州两个部分,涵盖三个片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川南临港片区。

两年来,自贸试验区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待解的难题?它给四川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记者从四个维度审视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变化,在成都、泸州实地走访,最终形成了今天四川日报一版和四版的大篇幅精彩报道。图文并茂,请君细读。

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四川到底试出了什么?

今天的四川日报一版下部,刊发了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两年“成绩单”。

一版消息:试点两年 四川自贸区形成超过400个实践案例

2017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两年来四川贸易试验区的成绩真不少——

制度创新:中央赋予的159项改革试验任务实施率逾95%,形成超过400个实践案例,29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省复制推广。

营商环境改善:区内推出“43证合一”,企业开办时间降低到5个工作日,最快1个小时;双流空港全面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

四川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承载了全省近1/10的货物进出口、近1/2的外商投资企业!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标题阅读全文:《试点两年 四川自贸区形成超过400个实践案例》

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四川到底试出了什么?

四个维度看四川自贸试验区这两年

全国现有12个自贸试验区。横向来看,四川自贸试验区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

据中山大学学者评判,在同步启动试验的第三批自贸试验区(15个片区)中,成都区域排名第1,川南临港片区排名第9,整体上走在全国前列。

纵向来看,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的协同开放战略,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最大特色。四川做了不少“从零到一”的探索,从根本改变内陆区位劣势。

回头来看,逾400个实践案例多数为“小切口、低风险、大成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向前看未来,自贸试验正逐步走进“深水区”。围绕“敢不敢”,专家建议加快建立科学的容错机制。围绕“能不能”,建议对上积极争取国家差异化政策,对下加大赋权放权力度。围绕“顺不顺”,建议加强四川自贸试验区涉及行政区域和部门的统筹协调,建立新的集成攻坚机制。

这篇高屋建瓴、论述全面的文章,推荐朋友们点击标题细读全文:《四个维度看四川自贸试验区这两年》

实地探访:一列火车和一艘货轮

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四川到底试出了什么?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志国透露:企业正考虑把位于深圳、广州的产能向成都转移,在成都打造一个面向欧洲市场的生产基地。原因是:从青白江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的中欧班列,比海运节省三分之二的物流运输时间。

两年来,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先后推动实施了50多项改革;去年成都铁路口岸整体通关效率提升75%。青白江片区还全面取消了口岸收费,并探索实施“先通关后缴税”,将力争把通关时间再压缩三分之一以上……

想看视频及详细报道,请点击标题阅读:《一线看变·青白江铁路港片区 | 一列火车的翻山越岭》

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四川到底试出了什么?

两年来,泸州港渐渐步入“电梯翻坝”“货物直达”的快船运输时代。过去货轮过闸排队要两三天,现在个把小时就能过去。

不仅东向通道变得更快,船公司和企业还多了南向、西向和北向通道的新选择。

南向,泸州至广州、钦州外贸联运班列开通,成为川南地区外贸货源最便捷的南向出海通道。西向,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蓉欧+泸州港”号班列顺利开行,在省内实现长江水运和中欧班列(成都)无缝对接。北向,俄罗斯-成都-泸州木材专列开行。

想看视频及详细报道,请点击标题阅读:《一线看变·川南临港片区| 一艘货轮的通江达海》

看完整组报道,

你难道不想对四川自贸试验区竖一个大拇指?

你还想说点什么?

欢迎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