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清初山东只有六个府,为何到清末变成十个府?

陈依德


地级的莱芜并入济南后,山东省有16个地级单位。而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前期,山东只有6个府。清朝的山东六府,沿袭于明朝。

明朝设:济南府、青州府(治今潍坊市的青州县级市)、兖州府(治今济宁市兖州区)、东昌府(治今聊城市)、莱州府(治今潍坊市的莱州县级市)、登州府(治今烟台市的蓬莱县级市)。

作为省会的济南府,辖武定、德州、滨州、滨州、泰安5个州,以及26个县。范围包括现在的济南、泰安、滨州、东营等地级市。

兖州府同样面积巨大,辖济宁、曹州、东平3个州,以及23个县。管辖范围约今济宁市、枣庄市、菏泽市。

青州府的面积和济南、兖州差不多,但行政单位很少,只有1个莒州,13个县。而与青州府相反,东昌府面积小,但行政单位多,有高唐州、濮州、临清州,以及15个县,辖区范围约在今聊城市。

莱州府名气不大,但莱州府辖区的东南海边,有一个国人非常熟悉的城市——青岛,当时还只是个渔村。莱州府辖胶州、平度州,以及5个县。辖区范围约今之潍坊、青岛。

山东最东部的府是登州府,辖宁海州,以及7个县。辖区范围包括现在的烟台市与威海市。

清初上承明末战乱,时局动荡,人口减幅较大。山东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只设6个府,在顺治时期足够用了。但经过康熙六十年的发展,人口增长较快。到了雍正年间,原来的山东六府建置,已明显不够用了,必须给六府“减减肥”。

在雍正帝改元的第二年(1724年),雍正帝在山东升了很多直隶州。说明一下:直隶州其实就是府级行政建置,但一般来说比府略小一些,直隶于省。直隶州,一般是设在设府感觉太大、不设府又不行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很多直隶州后来都升了府。

比如原隶属济南府的泰安州,在划入新泰县、肥城县、莱芜县、长清县后,升为直隶州。十年后,也就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泰安直隶州再升为泰安府,将原属兖州府的平阴县、东阿县划过来。一直到现在,泰安还是地级单位。

济南府原辖26个县,泰安直隶州划走5个,还是太多,接着拆。武定州升为直隶州后,划走了乐陵县、海丰县、阳信县。 武定直隶州与泰安直隶州同时升为府,是滨州市的前身,以及东营市的一部分。

经过多次瘦身,到了嘉庆年间,济南府还有十几个县,但至少比之前“苗条”多了。

兖州府也太大,同样要拆分。兖州府西部的曹州升为直隶州,下辖曹县与定陶县。雍正帝最后一年(1735年),曹州升府,辖县不断扩大。曹州府位于菏泽县境内,也就是现在的菏泽市区。

往东是济宁州,也升为直隶州。济宁直隶州面积很小,只辖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不过,济宁州的驻地,现在是地级的济宁市区。而曾经的兖州府,则成了济宁市下辖的兖州区。

朝廷要保留兖州府,微山湖以东数县留在兖州,最东部面积过大,要拆。但这里有个情况。沂州县原隶属于兖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升为府。沂州府把兖州府东部的费县、郯城县划过来后,面积却有点小。

只能牺牲青州府了。原属青州府的莒州,以及日照县、蒙阴县、沂水县划到沂州府。沂州府,就是现在临沂市(含日照市)的前身。

雍正年间的这次区划调整,基本上给山东的区划分布定了调。之后的乾隆朝,已不需要再对山东“大动干戈”了。只是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东昌府的临清州升直隶州,辖丘县、夏津、武城。

有变化的,主要是原来的直隶州,换个名头,称为府。在清朝灭亡前夕的宣统元年(1909年),山东共有十府:济南府、泰安府、东昌府、武定府、东昌府、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曹州府、沂州府。三个直隶州:临清州、济宁州,以及刚划出来的胶州直隶州(辖高密县、即墨县)。

进入民国后,府级建置撤销,取而代之的是“道”。由于局势的剧烈变化,民国时的山东区划,非常的复杂。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清朝初年,山东一共有六个府,分别为,东三府西三府,西三府是济南府东昌府和兖州府,东三府是青州府、登州府及莱州府,省会为济南。

清初行政区划基本继承制明朝,但也有变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府州越来越小,明朝时期,州分直隶州和散州,均下辖县,到到了清雍正以后散州就不再辖县了,成为与县平级的单位,降低了层级,加强了统治。

清初六个府就是直接继承自明朝,说是清初,实际上顺治康熙年间均为这种建制,清军入关80年后的雍正年间这六个所辖的散州相继升为直隶州。

比如济南府所辖泰安州武定州,青州府所辖莒州,兖州府所辖东平州、济宁州、曹州、沂州等相继升为直隶州。

清末山东山东所辖十个府中除了明朝就存在的六个府,其余的四个府泰安府、武定府、沂州府、曹州府均来自于这些直隶州。而这些散州升为府花费了多少年呢?

清朝设立的四个府,均为雍正二年由散州升为直隶州,到雍正13年这四个府已经全部成立。

山东十府的建制维持到了清末,雍正之后府未变化,只增加了几个直隶州。

这一变化主要就发生于雍正年间,不得不说雍正是一个非常勤政、控制欲非常强的皇帝。

可以说,清朝山东政区划分与现山东行政 已经非常接近了,如济南,滨州,聊城,菏泽,临沂,泰安,济宁等地市清朝时就都为府或直隶州了。


沧海桑田史海沉钩


在清初时期明末战乱,当时的社会很混乱,社会上人口少了很多,所以只设立了六个府,在刚开始的时候设立六个府方便管理,但是经过了康熙时代的发展,人口增长了很多,到了雍正继位的时候,以前六府明显管理起来太困难了,于是雍正在山东设立了很多直隶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的直隶州慢慢都升成了府。

刚开始属于济南府的泰安州划走了其中5个县,后来武定州升成为直隶州以后,还划走了济南府的三个县,武定直隶州与泰安直隶州同时升为府,就是滨州市的前身,还有东营市的一部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668866


官多了,地就不够分了。。。也可以说分的地方越细小,越便于统治阶级管理。。。


Khargha


清朝的山东六府,沿袭于明朝。明朝设:济南府、青州府(治今潍坊市的青州县级市)、兖州府(治今济宁市兖州区)、东昌府(治今聊城市)、莱州府(治今潍坊市的莱州县级市)、登州府(治今烟台市的蓬莱县级市)。

作为省会的济南府,辖武定、德州、滨州、滨州、泰安5个州,以及26个县。范围包括现在的济南、泰安、滨州、东营等地级市。

兖州府同样面积巨大,辖济宁、曹州、东平3个州,以及23个县。管辖范围约今济宁市、枣庄市、菏泽市。

青州府的面积和济南、兖州差不多,但行政单位很少,只有1个莒州,13个县。而与青州府相反,东昌府面积小,但行政单位多,有高唐州、濮州、临清州,以及15个县,辖区范围约在今聊城市。

莱州府名气不大,但莱州府辖区的东南海边,有一个国人非常熟悉的城市——青岛,当时还只是个渔村。莱州府辖胶州、平度州,以及5个县。辖区范围约今之潍坊、青岛。

山东最东部的府是登州府,辖宁海州,以及7个县。辖区范围包括现在的烟台市与威海市。

清初上承明末战乱,时局动荡,人口减幅较大。山东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只设6个府,在顺治时期足够用了。但经过康熙六十年的发展,人口增长较快。到了雍正年间,原来的山东六府建置,已明显不够用了。

在雍正帝改元的第二年(1724年),雍正帝在山东升了很多直隶州。说明一下:直隶州其实就是府级行政建置,但一般来说比府略小一些,直隶于省。直隶州,一般是设在设府感觉太大、不设府又不行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很多直隶州后来都升了府。

比如原隶属济南府的泰安州,在划入新泰县、肥城县、莱芜县、长清县后,升为直隶州。十年后,也就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泰安直隶州再升为泰安府,将原属兖州府的平阴县、东阿县划过来。一直到现在,泰安还是地级单位。

济南府原辖26个县,泰安直隶州划走5个,还是太多,接着拆。武定州升为直隶州后,划走了乐陵县、海丰县、阳信县。 武定直隶州与泰安直隶州同时升为府,是滨州市的前身,以及东营市的一部分。

兖州府也太大,同样要拆分。兖州府西部的曹州升为直隶州,下辖曹县与定陶县。雍正帝最后一年(1735年),曹州升府,辖县不断扩大。曹州府位于菏泽县境内,也就是现在的菏泽市区。

往东是济宁州,也升为直隶州。济宁直隶州面积很小,只辖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不过,济宁州的驻地,现在是地级的济宁市区。而曾经的兖州府,则成了济宁市下辖的兖州区。

朝廷要保留兖州府,微山湖以东数县留在兖州,最东部面积过大,要拆。但这里有个情况。沂州县原隶属于兖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升为府。沂州府把兖州府东部的费县、郯城县划过来后,面积却有点小。

只能牺牲青州府了。原属青州府的莒州,以及日照县、蒙阴县、沂水县划到沂州府。沂州府,就是现在临沂市(含日照市)的前身。

雍正年间的这次区划调整,基本上给山东的区划分布定了调。之后的乾隆朝,已不需要再对山东“大动干戈”了。只是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东昌府的临清州升直隶州,辖丘县、夏津、武城。

有变化的,主要是原来的直隶州,换个名头,称为府。在清朝灭亡前夕的宣统元年(1909年),山东共有十府:济南府、泰安府、东昌府、武定府、东昌府、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曹州府、沂州府。三个直隶州:临清州、济宁州,以及刚划出来的胶州直隶州(辖高密县、即墨县)。

进入民国后,府级建置撤销,取而代之的是“道”。由于局势的剧烈变化,民国时的山东区划,非常的复杂。


小草根学历史


1912年清帝逊位时,山东省共有十府三直隶州(直属省的州),这十三个府州,与现在的地级市地位相当。而伴随着铁路、港口的发展,山东省内一批新兴城市开始崛起,很多老牌城市逐渐没落,到1992年,山东省正式形成了现在十七地市的格局,而这其中,只有三个地市还是当年十府三州的名字,今天就盘点如下:

济南府:济南市。汉代置济南郡,这是济南第一次成为地名。此后,济南一直是州郡级别的城市,唐代开始废郡设府,北宋正式设立济南府,明清因之,济南还成为了山东省会。清代的济南府,其实并没有府城,府治设在了历城县县城,历城县也因此成为济南府的附郭县。

清代济南府管辖的范围比现在的济南市大,不仅涵盖了济南市的辖地,还管辖今天的德州市以及淄博市西部地区。1913年,民国废府设道,1914年正式设立济南道,道伊驻历城县。1928年,民国开始撤道设市,1929年,历城县县城析出,设立济南市。到了今天,济南市不仅是省辖市,还是副省级城市。而济南这个名字不仅传承两千多年,还一直是地级行政区的名称,确实不容易。

济南府

泰安府:泰安市。泰山,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将相、平民百姓所崇敬的神山,封禅泰山乃国之大典。也正因为泰山的重要性,泰山脚下逐渐形成了一座城市,这就是泰安。泰安因泰山得名,象征国泰民安。到了金代,正式设立泰安州,明代,泰安先是属东平府,后东平撤府,泰安又改属济南府。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升泰安州为泰安府,也是没有府城,府治设在泰安县县城,这是清代山东省唯一一例府县同名。

清代的泰安府与现在的泰安市管辖范围大体相当,只不过,后来莱芜成为地级市,平阴、东阿也不再属于泰安。民国成立后,泰安府被撤,泰安县改隶济南道。1958年,泰安县改制为县级泰安市,1985年,县级泰安市升级地级市,泰安这个名字就这样从泰安府沿用到泰安市。

泰安府

济宁州:济宁市。说起济宁来,最神奇的地方在于:算不上老牌城市的济宁,居然管辖曲阜、兖州、邹城这种有深厚底蕴且在全国也赫赫有名的老牌城市。济宁因元代京杭大运河改走济宁而崛起,明清时,济宁与临清这两个沿运河城市,成为山东省最繁华的城市。明代设立济宁州,清代济宁州直属省,成为济宁直隶州,领鱼台、金乡、嘉祥三县,济宁州管辖的范围可比今天的济宁市小多了。

济宁另一个神奇所在,就是清末沿运河城市都开始没落,而济宁的政治地位反而得到了加强,这是因为清末到民国,周边并没有新兴城市崛起,来挑战济宁的地位。1983年,济宁地区改为地级济宁市,管辖范围大体上是清代的济宁直隶州及兖州府北部地区,济宁这个名字也就这样从济宁直隶州沿用到济宁市。

济宁直隶州和兖州府

剩下的十个府州,简单说一下现状:登州府管辖今天的烟台、威海地区,府治在蓬莱县,因为烟台的崛起,该地区的中心由蓬莱移到了烟台,蓬莱现在只是烟台代管的县级市。莱州府管辖今天的青岛除莱西以外的所有地区和潍坊市区及潍坊东部地区,府治设在掖县。掖县后来改名为莱州,只是烟台代管的县级市。胶州直隶州,1905年,胶州从莱州府脱离,直属省,领即墨、高密二县,今天青岛所有市辖区,均在胶州直隶州管辖范围内。1913年,胶州降为胶县,现在的胶州,只是青岛代管的县级市。

莱州府和胶州直隶州

青州府,管辖今天的东营市区、潍坊西部、淄博东部地区和安丘、诸城,府治设在益都县。益都后来改名为青州,只是潍坊代管的县级市。沂州府,管辖今天的临沂、日照地区,府治设在兰山县,兰山现为临沂市区,可以说,临沂市基本传承了沂州府,只是名字没有保留。武定府,管辖今天的滨州以及东营部分地区,治所设在惠民县。后来武定府地区的政治中心移到了滨县,地区名字也改为了滨州,惠民现在只是滨州管辖的一个县。

临清直隶州,自清末大运河北段废弃以来,临清逐渐没落,现在是聊城代管的县级市。东昌府,管辖今天的聊城除临清之外的地区,府治设在聊城县。作为附郭县,聊城实现了逆袭,成功取代了东昌府的地位。曹州府,管辖今天的菏泽地区,府治设在菏泽县。与聊城一样,作为附郭县,菏泽也实现了逆袭,成功取代了曹州府的地位。兖州府,管辖今天济宁北部地区以及枣庄市,府治设在滋阳县。滋阳后来改名为兖州,如今是济宁的市辖区。


意大利炮


地级的莱芜并入济南后,山东省有16个地级单位。而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前期,山东只有6个府。清朝的山东六府,沿袭于明朝。

明朝设:济南府、青州府(治今潍坊市的青州县级市)、兖州府(治今济宁市兖州区)、东昌府(治今聊城市)、莱州府(治今潍坊市的莱州县级市)、登州府(治今烟台市的蓬莱县级市)。

作为省会的济南府,辖武定、德州、滨州、滨州、泰安5个州,以及26个县。范围包括现在的济南、泰安、滨州、东营等地级市。

兖州府同样面积巨大,辖济宁、曹州、东平3个州,以及23个县。管辖范围约今济宁市、枣庄市、菏泽市。

青州府的面积和济南、兖州差不多,但行政单位很少,只有1个莒州,13个县。而与青州府相反,东昌府面积小,但行政单位多,有高唐州、濮州、临清州,以及15个县,辖区范围约在今聊城市。

莱州府名气不大,但莱州府辖区的东南海边,有一个国人非常熟悉的城市——青岛,当时还只是个渔村。莱州府辖胶州、平度州,以及5个县。辖区范围约今之潍坊、青岛。

山东最东部的府是登州府,辖宁海州,以及7个县。辖区范围包括现在的烟台市与威海市。

清初上承明末战乱,时局动荡,人口减幅较大。山东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只设6个府,在顺治时期足够用了。但经过康熙六十年的发展,人口增长较快。到了雍正年间,原来的山东六府建置,已明显不够用了,必须给六府“减减肥”。

在雍正帝改元的第二年(1724年),雍正帝在山东升了很多直隶州。说明一下:直隶州其实就是府级行政建置,但一般来说比府略小一些,直隶于省。直隶州,一般是设在设府感觉太大、不设府又不行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很多直隶州后来都升了府。

比如原隶属济南府的泰安州,在划入新泰县、肥城县、莱芜县、长清县后,升为直隶州。十年后,也就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泰安直隶州再升为泰安府,将原属兖州府的平阴县、东阿县划过来。一直到现在,泰安还是地级单位。

济南府原辖26个县,泰安直隶州划走5个,还是太多,接着拆。武定州升为直隶州后,划走了乐陵县、海丰县、阳信县。 武定直隶州与泰安直隶州同时升为府,是滨州市的前身,以及东营市的一部分。

经过多次瘦身,到了嘉庆年间,济南府还有十几个县,但至少比之前“苗条”多了。

兖州府也太大,同样要拆分。兖州府西部的曹州升为直隶州,下辖曹县与定陶县。雍正帝最后一年(1735年),曹州升府,辖县不断扩大。曹州府位于菏泽县境内,也就是现在的菏泽市区。

往东是济宁州,也升为直隶州。济宁直隶州面积很小,只辖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不过,济宁州的驻地,现在是地级的济宁市区。而曾经的兖州府,则成了济宁市下辖的兖州区。

朝廷要保留兖州府,微山湖以东数县留在兖州,最东部面积过大,要拆。但这里有个情况。沂州县原隶属于兖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升为府。沂州府把兖州府东部的费县、郯城县划过来后,面积却有点小。

只能牺牲青州府了。原属青州府的莒州,以及日照县、蒙阴县、沂水县划到沂州府。沂州府,就是现在临沂市(含日照市)的前身。

雍正年间的这次区划调整,基本上给山东的区划分布定了调。之后的乾隆朝,已不需要再对山东“大动干戈”了。只是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东昌府的临清州升直隶州,辖丘县、夏津、武城。

有变化的,主要是原来的直隶州,换个名头,称为府。在清朝灭亡前夕的宣统元年(1909年),山东共有十府:济南府、泰安府、东昌府、武定府、东昌府、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曹州府、沂州府。三个直隶州:临清州、济宁州,以及刚划出来的胶州直隶州(辖高密县、即墨县)。

进入民国后,府级建置撤销,取而代之的是“道”。由于局势的剧烈变化,民国时的山东区划,非常的复杂。


孤城影随


清初上承明末战乱,时局动荡,人口减幅较大。山东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只设6个府,但经过康熙六十年的发展,人口增长较快。到了雍正年间,原来的山东六府建置,已明显不够用了。

在雍正帝改元的第二年(1724年),雍正帝在山东升了很多直隶州。直隶州其实就是府级行政建置,但一般来说比府略小一些,直隶于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很多直隶州后来都升了府。

济南府原辖26个县,泰安直隶州划走5个,还是太多,接着拆。武定州升为直隶州后,划走了乐陵县、海丰县、阳信县。 武定直隶州与泰安直隶州同时升为府,是滨州市的前身,以及东营市的一部分。

到了嘉庆年间,济南府还有十几个县。

兖州府西部的曹州升为直隶州,下辖曹县与定陶县。雍正帝最后一年(1735年),曹州升府,辖县不断扩大。曹州府位于菏泽县境内,也就是现在的菏泽市区。

济宁州,也升为直隶州。济宁直隶州面积很小,只辖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不过,济宁州的驻地,现在是地级的济宁市区。而曾经的兖州府,则成了济宁市下辖的兖州区。 朝廷要保留兖州府,微山湖以东数县留在兖州,最东部面积过大,要拆。但这里有个情况。沂州县原隶属于兖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升为府。沂州府把兖州府东部的费县、郯城县划过来后,面积却有点小。原属青州府的莒州,以及日照县、蒙阴县、沂水县划到沂州府。沂州府,就是现在临沂市(含日照市)的前身。

雍正年间的这次区划调整,基本上给山东的区划分布定了调。只是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东昌府的临清州升直隶州,辖丘县、夏津、武城。

在清朝灭亡前夕的宣统元年(1909年),山东共有十府:济南府、泰安府、东昌府、武定府、东昌府、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曹州府、沂州府。三个直隶州:临清州、济宁州,以及刚划出


茶余饭后话历史


明朝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衙门驻济南府,此后,济南一直为山东省会。山东布政使司下辖6府15州89县,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这6府是:济南、东昌、兖州、青州、登州、莱州。此外,河间府、大名府的部分县也在今山东境内。

清朝时山东布政使司改为山东省,行政长官称为巡抚。省下分道、州(府)、县。山东省有三道,分别是济东泰武临道、兖沂曹济道和登莱青胶道。另外,直隶的庆云县、宁津县、东明县也属于今山东。

清朝下辖十府、三直隶州,共计八州、九十六县:


  • 济南府
    • 下辖:历城县(附郭)、章丘县、邹平县、淄川县、长山县、新城县、齐东县、济阳县、齐河县、德州、德平县(1724年之前属德州)、平原县(1724年之前属德州)、禹城县(1729年—1734年属高唐直隶州)、临邑县(1729年—1734年属高唐直隶州)、陵县(1729年—1734年属高唐直隶州)、长清县(1724年—1734年属泰安直隶州)。
  • 东昌府
    • 下辖:聊城县(附郭)、堂邑县、博平县、清平县、茌平县、莘县、冠县、馆陶县(雍正前属临清州)、高唐州(1729年—1734年为高唐直隶州)、恩县(1729年前属高唐州)。
  • 泰安府,1724年从济南府划出设直隶州,1735年设府
    • 下辖:泰安县(附郭,1735年设)、新泰县、莱芜县、肥城县(1734年之前属济南府)、东平州(1729年之前属兖州府,1729年—1735年为东平直隶州)、东阿县(1735年之前属东平州)、平阴县(1735年之前属东平州)。
  • 武定府,1724年从济南府划出设直隶州,1734年设府
    • 下辖:惠民县(附郭,1734年设)、阳信县、海丰县、乐陵县、青城县(1734年之前属济南府)、商河县(1724年—1734年属济南府)、滨州(1724年之前属济南府,1724年—1734年为滨州直隶州)、利津县(1734年之前属滨州)、沾化县(1734年之前属滨州)、蒲台县(1734年之前属滨州)。
  • 临清直隶州,1776年从东昌府划出
    • 下辖:丘县(雍正末至1776年属东昌府)、武城县(1729年之前属高唐州,1729年—1776年属东昌府)、夏津县(1729年之前属高唐州,1729年—1776年属东昌府)。
  • 登州府
    • 下辖:蓬莱县(附郭)、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宁海州、文登县(雍正前属宁海州,1734年合并威海卫、靖海卫)、海阳县(1734年改大嵩卫设)、荣成县(1734年改成山卫设)。
  • 莱州府
    • 下辖:掖县(附郭)、平度州、潍县(雍正前属平度州)、昌邑县(雍正前属平度州)。
  • 青州府
    • 下辖:益都县(附郭)、博山县(1734年分益都县设)、临淄县、博兴县、高苑县、乐安县、寿光县、昌乐县、临朐县、安丘县、诸城县。
  • 胶州直隶州,1904年从莱州府划出
    • 下辖:高密县(雍正末至1904年属莱州府)、即墨县(雍正末至1904年属莱州府)。
  • 兖州府
    • 下辖:滋阳县(附郭)、曲阜县、宁阳县、邹县、泗水县、滕县、峄县、汶上县(1729年之前属东平州,1776年—1780年为济宁直隶州)、阳谷县(1735年之前属东平州)、寿张县(1735年之前属东平州)。
  • 沂州府,1724年从兖州府划出设直隶州,1734年设府
    • 下辖:兰山县(附郭,1734年设)、郯城县、费县、莒州(1729年之前属青州府,1729年—1734年为莒州直隶州)、蒙阴县(1734年之前属青州府,1729年—1734年属莒州直隶州)、沂水县(1734年之前属莒州)、日照县(1734年之前属莒州)。
  • 曹州府,1724年从兖州府划出设直隶州,1735年设府
    • 下辖:菏泽县(附郭,1735年设)、曹县、定陶县、单县(1735年之前属兖州府)、城武县(1735年之前属兖州府)、郓城县(1729年之前属济宁州,1729年—1735年属兖州府)、巨野县(1729年之前属济宁州)、濮州(1729年之前属东昌府,1729年—1735年为濮州直隶州)、范县(1735年之前属濮州)、观城县(1735年之前属濮州)、朝城县(1735年之前属濮州)。
  • 济宁直隶州,1724年从兖州府划出设直隶州,1729年归属兖州府,1776年再为直隶州
    • 下辖:金乡县(1780年之前属兖州府)、鱼台县(1776年之前属兖州府)、嘉祥县(1729年—1735年属曹州,1735年—1776年属兖州府)。

历史在记录


大泗水到2000年有什么大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