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一座城就是一部历史,

一座城就是无数故事……

旧时柴桥商贸繁荣,人杰地灵。

今日,古时繁华日渐远去,

历史如穿镇而过的芦江河水奔腾而过,

那些柴桥老故事已愈加模糊。

寻访柴桥老故事,

拾味还依稀流淌着的记忆吧~

走进山安堂,厚重的历史感、精致的江南古建筑气息扑面而来。青砖灰瓦、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幽静深远的小巷,每一处老宅、每一间老屋、每一扇窗,仿佛都在诉说自己的故事。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从元代、明代、清代、到近代、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山安堂也已“容颜老去”~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在山安堂,我们偶遇了一位古稀老人,这是曹氏后人曹群飞,曹家故事从他的口中讲述,如一幅历史画卷般缓缓展开。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曹氏家谱

芦江曹氏,可谓是柴桥望族,不仅以高规格的建筑格局山安堂闻名遐迩,而且进士举人、文臣武将代有人出,并有位卑志高杀敌建功的义士,至近现代,不乏军、政、学、商的知名人士。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岁月更迭,兴衰巨变,曹氏辉煌过,也平淡过。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曹氏世家重视教育,以礼仪传家。当年曹群飞成绩优异,成绩长居年级前三名。时局动荡,造化弄人,高中毕业后,纵有满腔文学经纶,曹群飞却也只能在家务农,做一名会作诗的农民……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曹群飞的诗作刊登在《海棠吟坛诗词选》中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说起山安堂,曹群飞带领我们走进了曹家祖堂。推开门,“山安堂”三个大字悬挂于正中央,被尘土蒙上的屋子难掩其庄严肃穆。岁月有痕,从门窗上尚存的精致雕花可知曹家曾经的地位。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山安堂左右前后飞架夹厍,廊檐与正屋相通,进入大门如入迷宫,该建筑群由曹氏后人精心保护,堂明几净,花墙琐窗保存十分完整。完好的建筑格局和清代的报单,都是北仑区幸存的历史文化遗产。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即使今日的山安堂不如当年之貌,

但屋弄相连,精雕琐窗,

仍能给人无尽感慨……

山安堂占地3000余平方米,祖堂内保存有清嘉庆二十三年戊寅恩科浙江乡试中武举人的曹名立的“登科”、清道光曹珊泉的“贡元”匾各一块,墙壁上还留有很多捷报的痕迹。

它既是北仑区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宅的历史遗产,也是曹珊泉、曹位康等名人的故居,总体格局保存完整良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2009年6月30日,被区文物保护委员会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往上追溯,曹群飞的爷爷曹位康是镇海中学第一任校长。曹位康从小博闻强记,饱读经史。光绪己未科岁试入贡,曾公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经济历史。1909年学成回国,应礼部考试后授举人。1911年,镇海中学成立,曹位康受邀担首任校长之职。他对县中学堂的筹建创办,校规校纪制度的建立,校务发展等方面作出开创性的贡献。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曹群飞的高祖(即曹群飞爷爷的爷爷)曹贞房更是盛名远播。贞房所酿之酒主销舟山,业务兴旺。因曹氏酒业以“曹贞房”冠名,客商纷纷云集柴桥曹贞房,因而曹贞房声名鹊起。所谓声高盖主,其时远近客商或百姓只闻柴桥有曹贞房,不知山安堂。从此,曹贞房或贞房里的称谓盛传于今。以至于后来山安堂大宅冠以显赫的“太史第”之名以后,局外人仍以曹贞房相称。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曹氏经营酒坊致富而建“山安堂”,曹氏人丁兴旺,经世代繁衍发族,山安堂大宅不断扩建至占地3000平方米,其规模之大,气势之豪华,堪称遐迩闻名。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到了曹氏第十六代,曹珊泉考得进士第,今日仪门梁上悬挂着的“贡元”匾,就是珊泉公在同治元年考取进士入翰林院之后,由朝廷敕赐的匾额。而后,曹氏族人称珊泉公为曹太史,“太史第”之称由此而来。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清嘉庆二十三年,曹氏第十八世曹名立在浙江乡试中武举人,当时,由兵部尚书兼都察院授予曹名立“登科”匾额,悬于穿堂梁上。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两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卸下用作仓库门,被创去一层,不过字迹尚可辨认。后有曹氏后人曹群飞重悬于原处。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不同于别处的青石板地,这块水泥地可是别有用处。曹群飞告诉我们,脚下的这块地方曾是曹名立的练功场,他在此勤奋练武,挥洒汗水,励志报效祖国。

百年巨变,时代更迭,

一砖一瓦,尽皆风雅。

穿行在铺着青石板的老屋里,

心中最为柔软的城市记忆,

总会随着脚下细碎的声响无限升腾……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今天的山安堂如明珠蒙尘般,静静的倚在芦江岸。

曹群飞守护着山安堂,在高楼林立的时代里,他留存着属于曹氏的那份记忆,至少,他还记得。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临行前,曹群飞还带我们走进了山安堂的花园。花园占地三间有余,园中所栽引凤筑巢的古梧桐树枝繁叶茂,应与该建筑同龄。这在当今的民间院落中颇为少见。

在这缺少打理的花园内,梧桐树还坚韧挺拔,别的植物却略显杂乱。

宁波东部又发现一座老宅,深藏不露,却大有来头!

秋风萧瑟,梧桐落叶飘落,

曹群飞不觉呢喃道: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摄影、文字:恒荣文化;来源:阿拉柴桥

--感谢曹群飞对本文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