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65岁云阳老人用一根铜丝惊艳路人!

在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手工艺人在渐渐消失,快节奏的生活让浮躁的年轻人无心继承,各种手艺也逐渐消失,但无论是一些高阁雅楼还是街头巷尾,都有一群鲜活于生活中的手艺人。

① 起因

在云阳的街头,有位65岁的老人,他席地而坐,示品为摊。消瘦的身躯仿佛有着无穷的劲道,大街小巷,总会发现他的低头编织的身影。

65岁云阳老人用一根铜丝惊艳路人!

对于传统的编织工艺来说,大多材料是用细枝、柳条、竹、灯心草等,而这位老人用铜丝,开启了自己的编织之路

黄佐明,65岁,云阳盘石九龙人。年少时就会做一些简易的手工制品,但家境贫寒的他还是只能像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一样,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辗转山东、贵州等地,小学文化的他只有做一些下力的工作。10年前,孙子出生时,家中遭遇变故,黄老不得不回到云阳,照料孙子。

家中只有一老一小,黄老空闲时去镇上打临工补用家贴,但是因为照料孩子工作时间不稳定,很少有人用他。

② 入行

2014年,有人告诉他现在在家闲适的老人都会做一些工艺品,像刺绣,竹编,都能卖出好价钱。也许是沉睡在心里的少年时的梦醒来,他很快就决定了这条路,用铜丝编织手工艺术品。

他左右打听,在云阳根本没有干这行的师傅,自己又没有文化,看不懂书籍,

他只能看着电视和报纸上的图片,凭自己的想象来编织作品,最开始他准备做给蔬菜水果去皮的削皮器,因为省时又实用,但这对于没基础的他,也是难以完成的。

65岁云阳老人用一根铜丝惊艳路人!

65岁云阳老人用一根铜丝惊艳路人!

他用小锤把粗铜丝一遍一遍锤成合适的大小,薄了厚了都不行,然后要用打磨石把铜片打磨锋利,最开始的时候他打一个能用的铜片,要用一整天。

完成了铜片接着是器具的身体,超市的编织成品构造错综复杂,他模仿不来,只有硬着头皮自己编,一次不行就两次,最开始编成能用的成品用了整整一个月,自己设计的削皮器锋利实用,每天做的都能卖完。

③ 革新

在做削皮器做了一年,这时有人想找他定制其他样类的铜丝手工品,这让他陷入的为难,没有经过专业学习设计的他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他左思右想想不出法子,有一天他看到家里的花盆、坛等器皿,顿时有了灵感,他向其他编织艺人学习编织技术,然后开始试验,横、竖、穿、插,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他慢慢发现规律,当第一个简易花坛编织成功的时候,他抱着孙子高兴了好久。

65岁云阳老人用一根铜丝惊艳路人!

有了经验,他决定尝试更加复杂的模型,他看到小孩子们喜欢动物,他就照着图片试着编小鸡、孔雀等,对于编织来说越小工艺越复杂,其内的结构更加麻烦,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利用照看孙子的空闲时间一次次的试验,有一次他编小鸡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就去看真的鸡,身体的样貌、形态,然后再回来编织。

④ 赞许

2017年,有所小成的黄老受到邀请,代表云阳的手工艺术参加了2017年9月在重庆开幕的第六届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来自云南、四川、贵州等24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7个驻渝、驻蓉总领事国家、3个外国友好国家,180个行业的近1000家客商参展。

重庆各个区县的手工艺、文化艺术品在这展示交流,黄老自学成才的故事和精彩绝伦的作品受到了同行和各地游客的赞许。

65岁云阳老人用一根铜丝惊艳路人!

65岁云阳老人用一根铜丝惊艳路人!

⑤ 归来

在期间黄老参观了其他手艺人的摊位,泥塑、竹编,各种传统手工艺品,让黄老收益颇丰,归来后他有了再次创新的想法。他在街上游卖的时候经常询问顾客,他们喜欢什么样式的编织品,他就回来编,久而久之,现在,在黄老的摊上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铜制手工编织品。

每当说到把手艺传下去,黄老总是会摆摆头,他说,做这个手艺活有时候一做就是一天,年轻人坐不住,没人愿意学。

65岁云阳老人用一根铜丝惊艳路人!

铜丝编织是黄老的谋生手段,也是他的爱好,年纪65岁的他不知道还能编多久,他总是笑着抬头说,现在多编点,等编不动了放在家里还看得着。

65岁云阳老人用一根铜丝惊艳路人!

⑥ 尾声

在《寻找手艺》纪录片里有这么一段,片子播出后有很多人联系制片希望购买坎昆老人的油纸伞,但是电话打过去得知老人已经去世两月,再也没有人靠着墙日复一日地做着伞了。

古老的手工技术在渐渐没落,无数老手艺人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流逝,也许留下了丰富的作品和他们的故事,但有一天他们的手艺终将会消失,甚至没有后人记得存在过。

黄老自学入门,后继无人,曾经生活所依,也曾繁花锦簇,如今仍在街头低声细语,等待着他消失的那一天。

黄老像是风中飘来的一粒种子,搁浅在云阳盘石,阳光雨露下,他发芽、成长、繁茂、枯瘦,短短几年里,他是孤独地看花开春歇、星河月移,然后孤独地消失在泥土里……

end



无论最终结局如何

但大渝君会记得

在昙花一现的日子里

云阳有门独特“铜丝手艺”

有位孤独的手艺人

他叫黄佐明

致敬每位老手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