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隨著九代酷睿的產品線的繼續部署,對於九代不帶K的八核酷睿產線部署越來越明顯,也就是說,未來我們極有可能看到一顆不帶K的八核處理器。

對於不超頻的家用平臺來說,B360或者H370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而家用平臺裡,對於高性能平臺的選擇,大部分傾向於B360+8700這樣的配置規格。8700雖然是一顆定位略低8700K的處理器,但是在功耗上並沒有任何減免。

大部分家用的B360或者入門級別的Z370平臺使用的供電方案都是4+2相的設計。其中4相用作核心供電,2相用作核顯供電。四相的核心供電基本滿足了六核處理器的需求,但是新一代的九代酷睿已經把核心提升到了八核,那麼原有的B360平臺還能否支撐得起八核的折磨?這或許是一個問題。

那就證明憋,這裡找來了兩塊主板,分別是華擎的B360M PRO4,以及微星的B360M MORTAR。這兩塊主板我都做過評測,但兩篇評測都有失偏頗,因為我都誤以為他們採用的是4+3相供電,實際都是4+2。不過好在核心供電並沒有認錯,所以對於CPU核心而言,問題倒不大。

而目前由於不帶K的八核九代酷睿處理器並沒有出現,這裡使用一顆滿血的i9-9900K來模擬,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帶K與不帶K的處理器都會有一定的頻率差距,這個小小的差距就足夠讓電壓和功耗有極大的差別,

所以這裡模擬的是最殘酷最殘忍的環境,實際當不帶K的處理器推出後,實際功耗並不會那麼高。

一些需要理解的基礎知識:

短時睿頻(CPU Power Boost Short Duration):

短時睿頻指的是CPU在溫度,能耗(不是功耗)未超過規定上限時,CPU所能允許達到的最大功耗值,這個值是CPU在任何極限下都不可超越的值,也是可能達到的最大功耗上限。

長時睿頻(CPU Power Boost Long Duration):

長時睿頻指的CPU在達到預定的睿頻時間後,所能長期維持的功耗上限,這個功耗上限一般以CPU的TDP為基準。

*部分內容為了簡化並易於理解,刪改了部分內容定義,最準確理解請以intel定義為準


(1)獲取這顆9900K的功耗基準

首先需要獲取這顆9900K的基準功耗,這裡先使用一套能夠讓9900K滿血發揮的平臺來進行跑分,獲取9900K的實際功耗。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其實9900K的功耗爆表原因主要來源於FPU的烤雞測試,這項烤雞主要測試CPU的浮點運算能力,但是大部分環境下,浮點運算並不會使用,而作為日常使用的CPU整點測試,功耗則非常低,所以看來如果9900K不烤FPU,在普通平臺上並沒有太大的功耗問題。我們來逐一看看。

(2)華擎的B360M PRO4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我們來看看華擎B360的表現。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B360M PRO4這塊主板我們也點評過,作為一塊B360,卻看起來用著非常奢侈的用料,但其實內在根本就是一塊普通的B360。在AIDA64的功耗上限可以看到,短時睿頻達到了210W,而長時睿頻則是95W。你可能會誤以為華擎B360好像很猛的樣子,其實不然。實際上210W是intel對於9900K定義的第二級可以睿頻達到的功耗上限,換句話說,華擎連針對自己主板功耗上限的工作都沒有處理,直接使用了intel的基準。但Intel的基準真的能隨意套進去嘛?

能,因為intel的基準不僅僅定義了功耗,還定義了時間,而在長時睿頻裡,95W並沒有任何需要擔心的問題。所以華擎的做法,可以稱為安全,但是不能稱作定製。換句話就是懶。

這在其後的功耗測試可以看出來了。無論在CPU還是FPU的烤雞測試中,華擎B360M PRO4都只能把功耗上限發揮至95W,95W的上限連CPU滿載都無法滿足,我們也可以看到,此時頻率僅4.3G,相比於滿血狀態的4.7G整整少了0.4G。而FPU則更慘,只剩3.4G。

我們再來看看一些跑分測試。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這裡選取了幾個功耗相對比較高的測試項目。

CPUZ跑分是混合了整點浮點計算的跑分,在功耗上會小幅超過普通整點運算,受限於95W功耗的上限,華擎表現非常不好,多核跑分僅4690,但單核影響基本不大。

Blender是一個用作3D渲染的軟件,曾經在Ryzen剛推出的時,AMD使用了他作為基準跑分吊打intel。這裡我們再次使用這個軟件,可以看出同樣受限於95W TDP的上限,華擎的性能表現受到了影響。

象棋跑分是一項非常老而傳統的跑分,主要還是測試整點運算,是一項相對比較老的測試項目,但華擎的性能依舊收到了95W TDP的影響,性能依舊沒有發揮出來。

CineBench R15是用作3D渲染的測試軟件,情況依舊,不再重複。

渲染為使用Adobe PR進行一個6分鐘長度的視頻渲染,視頻中僅使用Adobe認證支持的任何插件與軟件。同時關閉核顯開啟獨顯避免核顯加速影響跑分。在測試的過程中,華擎的時間依舊低於基準,但是在記錄的功耗上限上,最高達到了181.81W。可能的原因是因為多次觸發功耗上限,在特定的某個時期功耗大幅波動同時還被記錄了。

溫度方面,這裡使用了紅外記錄儀與熱感記錄華擎主板供電部分的溫度,測試方法為使用AIDA64 FPU進行10分鐘烤雞。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記錄溫度僅記錄最高溫度,環境無空氣流動,模擬最糟糕使用環境,CPU風扇氣流亦繞開供電測。

華擎的四相供電有三項有散熱覆蓋,而其中一相沒有,所以主板上側的溫度會相對較高。但剩下三相供電也不見得因為有散熱片存在而有多少溫度減負。記錄到兩側電流分別為71.8℃/68℃。

可以看到默認環境下的華擎B360M PRO4由於功耗牆太低,極易容易觸發功耗牆,雖然功耗牆下的表現對於一顆八核處理器來說,體驗並不會影響。但是9900K的性能確實受到了一定的負加成。

(3)微星B360M MORTAR

我們再來看看微星主板的表現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微星B360M MORTAR這塊主板再熟悉不過了,作為微星B360M裡的旗艦定位,用料或者性能上表現並不算糟糕。AIDA64裡可以看到,微星實際上重寫了這塊主板的功耗支持,長時睿頻125W,短時睿頻115W。這個功耗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但很明顯,這個功耗的極限是為六核的酷睿設計的,而作為八核的酷睿,相比之下功耗大幅提升,相信這樣的功耗牆設計在FPU下可能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從功耗測試看來,雖然微星在短時功耗上並沒有210W那麼搶眼,但是長時功耗達到了115W,也就讓FPU表現好了非常多。實際功耗達到了122.01W,頻率也達到了4.1G。而CPU就很搶眼了,居然達到了完整的4.7G。功耗也僅不到100W。怎麼做到的,通過翻看實際電壓,看到B360迫擊炮出現了大幅降壓的表現,則波降壓讓足足帶來了20W的功耗下降,但不確定這樣的降壓是因為供電系統太差還是真的降壓了。

我們繼續看看後續測試。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CPUZ測試,實際上CPUZ測試出現了很可怕的現象,微星B360迫擊炮的CPUZ全核跑分跑出了遠高於基準普通的分數,甚至可以說大幅領先,懷疑可能是出現了問題,所以分數被拋棄。單核成績正常。

Blender方面,115W的TDP讓微星的跑分好了非常多,和基準平臺僅2秒的差距,比華擎快了近3秒。

象棋方面,跑分基本接近基準平臺。

CR15方面,由於CR15吃渲染壓力比較高,所以分數並沒有相比華擎高多少。

渲染方面,微星主板出現了故障,未完成測試。

溫度方面,由於故障,未完成測試。

由於微星主板在測試後期出現了故障,無法完成測試,但是在後期有完成的測試。

總結:

所以目前的B360能撐得起主流八核的壓力嘛?嚴格來說,是並不夠的。受限於大部分B360主板能支持的保守瓦數,在不做任何修改的情況下,幾乎只要是八核的處理器,性能都受到了影響。

雖然這種影響並不會造成任何感知上的差距,但是打開任何性能監視軟件都可以很直觀的看到。

那麼就沒有方法來改變一下這個現狀嘛?

其實是有的,目前B360的繼位者B365,從目前洩流的圖片看來,在供電方面都有一定的增強。所以等待選擇新的B365,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那老的B360只能扔掉嗎?其實也並不是,下面進入本文的重點片。

實際上,對於大部分的B360而言,TDP都不是固定的。考慮到目前絕大部分的六核處理器已經遠超了TDP的默認值,大部分的一線廠商都會解鎖原來的TDP上限,而且往往會根據實際支持的CPU TDP,在保證一定的冗餘狀態下,預留TDP上限。所以我們就來根據實際的情況解鎖TDP來看看,解鎖TDP後的主板到底發揮如何。

(4)解鎖TDP後的華擎B360M PRO4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由於華擎的B360M PRO4自己給自己的基準就是按照intel的標準的,所以我也不考慮任何實際電路的設計了(實際還是能夠支持的),直接截取一個接近的中值作為他的長時睿頻值,短時睿頻指保持不變。

解鎖後的華擎,表現好了非常多。CPU烤雞方面,已經達到了4.7G,但是由於電壓(1.404V)偏高,功耗也達到了138.52W。這個調教是非常非常的糟糕了。而FPU方面依舊因為功耗牆,維持160W上下,而頻率也因為TDP牆的上限提高,上升到了4G。

我們再來看看跑分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CPUZ測試,由於TDP的提高,多核跑分逐漸接近基準平臺,但是因為糟糕的電壓調教,分數並沒有很接近,而只是接近。單核維持不變。

Blender測試方面,跑分已經接近基準跑分了,與CPUZ多核跑分類似。

象棋方面,依舊接近,但是也沒有跑上去,可能還是因為不當的電壓調節導致功耗波動太大而撞牆。

CR15方面,解鎖TDP後,CR15終於有了分數上升,但是還是與基準有一定差距。

渲染日常方面,時間已經極度接近基準平臺,但功耗還是出現了大幅撞牆的問題。

溫度方面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B360M PRO4在解鎖了TDP後,功耗大幅增加,而供電的壓力也大幅增加,可以看到散熱片的優勢已經體現出來了,主板上測記錄到最高達到99.9℃(已超出讀數上限),而散熱片測也有80℃,對於MOS電感而言,100度並不高,但是長期維持這個狀態對於主板來說並不太好,

所以如果真的要用B360M PRO4上9900K的話,必須要強化MOS與電感的散熱狀態。

再來看看微星的表現。

(5)解鎖TDP後的微星B360M MORTAR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由於微星B360M MORTAR主板出現了一些問題,部分測試並沒有完成,但其值依舊有參考價值,故保留。B360M MORTAR解鎖TDP後設置的長時與短時睿頻值分別為145W/160W。

解鎖TDP的微星在FPU方面有一定的加成表現,由於CPU本身電壓調節很好,所以解鎖不解鎖表現都一樣。而FPU方面,也達到了4.4G。不得不說電壓的調教是9900K表現優劣的重要點。

我們再看看跑分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CPUZ方面,表現和基準平臺類似,而單核表現依舊正常。

Blender方面,本身微星表現已經不錯了,再次解鎖之後,成績稍微得到了點提升。

象棋方面,表現類似,基本屬於小幅提升。

CR15方面,表現已經基本接近基準平臺,可以認為發揮出了9900K的性能了。以後如果真的出了9900不帶K,這個性能上限是足夠發揮了。

渲染方面因為主板故障,沒有成績。

溫度方面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因為迫擊炮有比較優良的散熱片設計,所以溫度上並沒有太大問題。而且微星對於功耗的調節非常保守,所以溫度表現非常好,而多虧相對較好電壓控制,所以微星的整體表現會顯得很不錯。

真的總結:

通過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可以看出來就目前的這些B360而言,如果不進行任何電壓調節,基本或多或少的都會受到性能影響。而通過解鎖TDP,八核酷睿的性能能夠有所釋放,雖然還不足以發揮100%的性能,但是說有90-95%,絕對是沒什麼問題的。對於大部分B360主板來說,解鎖TDP至140W應該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而低端主板應當稍微加強供電的散熱,以長期支持任何可能的高功耗狀態。

受限於9900K FPU的問題,B360本身的設計定位問題,我們可能很難說B360能夠絕對駕馭八核酷睿,但是未來,如果推出了八核不帶超線程的九代酷睿,我認為老的中高端B360還是能夠在保證主板穩定的前提下,駕馭他們。但如果你是新選平臺,未來新出的B365也許是更正確的選擇,但當然了,前提是intel能把八核不帶K的酷睿處理器吐出來。

評測後:

事實上,在9900K上B360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奇怪的現象,這些現象可能是因為主板支持的原因,也可能是BIOS或者通病。各位如果真的要選擇B360帶動9900K,不妨稍微留意一下這些問題。

(1)通病:無法穩定達到4.7G

雖然在評測中,測試數據都給的是4.7G,但是FPU或CPU實際烤雞時,出現了一個4.6G鎖死的現象。這個現象僅在跑分出現,但是在日常負載使用下均不會出現。


「八測」主流B360能撐得起八核CPU的折磨嗎?

最初我以為是功耗撞牆的問題,但是在後續測試時,無論關閉絕大部分核心,關閉超線程,頻率還是維持在4.6G,所以猜測可能時BIOS有BUG或者也許新的9900不帶K默頻是4.6G。

(2)華擎B360M PRO4沒有做任何功耗保護

在測試時,華擎多次衝破功耗牆,實際上,在測試時我嘗試把TDP上限調節到了250W,而華擎B360M PRO4真的就在一瞬間烤雞達到了260W,遠遠超過了基準平臺的功耗。按理來說,主板廠商應當對這種嚴重過載的操作進行一定的限制,但是華擎並沒有做這種操作,所以華擎用戶留意不要嘗試去在主板嚴重過載的狀態下使用主板,避免主板損壞。

(3)微星B360M MORTAR功耗設計保守

測試的過程中,微星的功耗實際上設計的比較保守,這個操作不說對錯,但是我尊重主板廠商的設計思路。測試中,微星的主板會把最高功耗鎖定在165W,即使TDP輸入的值遠超這個值,但是主板還是會限制到165W。微星還可能小幅降低了長時睿頻的時間限制,避免主板過載。

喜歡的可以關注一下我們的微信公眾號:電腦吧評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