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天津话干哏倔脆、活泼俏皮,更重要的是没废话,

一个“嘛”字,就能把天津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感情都表达出来。

很多外地朋友也以学天津人说话为乐趣,一句“结界”的梗就够他们玩好几年的。

但如果您只认为天津方言仅仅是语调诙谐,那就大错特错了。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咱就聊聊天津话里的那些知识和典故……

01

椽[chuán]儿亮

办事儿椽儿亮

是有里儿有面儿

咱们全是文化人儿诶最懂礼貌

——李亮节《天津娃娃》


“椽亮”的“椽”,就是“椽子”,指盖房子时,

放在房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椽亮”最早是建筑术语,是指屋顶开天窗、屋顶敞开或半敞式的房屋建筑。有个词叫“明椽亮瓦”,就是形容房屋大气、亮堂,尤其突出一个“亮”字。后常用“椽儿亮”这个词来形容某人干练、敞亮、识时务、会办事。


02

串皮不入内

“串皮不入内”,比喻不论怎么提醒某人改正错误,他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冒,不往心里去。

话说在旧时,江湖人有很多种,比如“金皮彩挂评团调柳”就各自对应他们八种行当,当然这八种只是其中一部分,这里不做讨论。而其中的“皮”就是行医卖药的,俗称“卖大力丸”、“卖狗皮膏药”的。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连阔如的《江湖丛谈》中详细介绍了各行业江湖人的伎俩

他们卖药之前,一般要先练一通武术拳脚以此招揽围观群众,等人上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兜售膏药了,但他们这种药几乎对病情没有任何帮助,但也治不死人,贴在人身上只走皮上,而不入病灶,这就叫“串皮不入内”,之后成为天津乃至北方的常见土语。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03

熬鳔[biào]

熬鳔,天津话念“挠鳔”

高英培、范振钰两位先生曾有一段相声,叫《不正之风》,高英培介绍自己的外号时,说自己叫“万能胶”,范振钰说自己也有外号,叫“化学鳔”。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化学鳔和熬鳔里的“鳔”,就是鱼鳔,就是咱常说的鱼泡儿,鱼鳔胶就是用其熬制成的,这种胶在中国已有1000年的制作和使用历史,粘性很高,尤其是对木器的粘合作用很好,但温度一高就会开胶,可靠性差。但“云中之鹿鳔、吴中之鳔胶、东阿之牛胶”早在唐代就被称作中国的三大名胶了。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鱼鳔胶的熬制过程很难,而且味道极其难闻,随着发展逐渐被化学胶代替。但是熬鳔这个词却保留了下来,这个词的用途有褒贬两种,一种是形容某人做事专心致志,另一种是形容起腻纠缠。

熬(二声)鳔虽然没了,但是熬(一声)鳔还在,我以前吃过一次熬鱼泡,味道还行,我这嫌河鱼土腥的人都能吃两口。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04

扛着

天津人见面打招呼,多爱问一句:“吃了吗?”

回答的人也有意思:“吃嘛?不吃了,今儿减肥,扛着!”

所以这个“扛着”多用于表示饿着了,还没吃饭。

这个“扛”是“扛刀”的缩语,和三国有关系。


《三国演义》中关二爷千里走单骑路经卧牛山,遇到裴元绍率众抢马,周仓令裴元绍率部回山,独自追随关羽,成为了关羽身边的武将,周仓对关公忠心不二,跟随关公南征北战,为关羽扛刀一世。至今很多关公庙内,除了关二爷外还要供奉周仓和关平,俩人一个扛刀,一个捧印。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话说关公应鲁肃之邀过江赴宴,周仓扛着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在一边站着。有士兵为了讨好周仓,问他吃饭了没有,周仓说:“吃饭?没看我扛刀呢吗!”自此才戏称挨饿为“扛刀”、“扛着”。后来“扛着”这个词不再单指挨饿,生活、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事人们都爱说一句:“没辙,扛着吧!”


05

折箩

折箩准确来说不能算天津特有的方言,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也在用。

天津话里的“折”是倒的意思,“这稀饭馊了,赶紧折了吧!”一般都这么说,“箩”就是“笸箩”。早年间“折箩”在老百姓眼里是好东西,一般都是大饭店出来的。富人们散席后,为了排场和面子,一般不会打包剩菜,于是店内的伙计就把剩菜分类倒进笸箩里,沥出菜汤,留下干货,然后在路边出售。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虽然折箩是旧社会的产物,但如今老百姓日子好了,也仍保留下了大年初四吃折箩的老年俗,这也是中国人会过日子的体现。


06

五脊六兽

最早知道这个词的具体意思,是很多年前看过的一部马志明先生的访谈节目,他当时只提了一句,说马三立在世时,给他解释过“五脊六兽”就是房顶子的五个屋脊,以及脊上的六个神兽。后来顺藤摸瓜才明白其具体的意思。

五脊六兽其实是统称,包括螭吻、望兽、合角兽、垂兽、戗兽、角兽、套兽、走兽、筒瓦、勾头、滴水、正脊、垂脊、戗脊、宝顶等各种构件。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兽”里最主要的叫螭吻,也叫鸱吻。各个朝代的螭吻长得不一样,但大致就是下图这样。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说是五脊六兽,其实不一定是六个兽,这个要按建筑等级和用途来确定使用数量,最多10个,最多的就是故宫太和殿了。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现在用五脊六兽来形容有的人整天无所事事。最早的脊兽有用途的,用来盖住固定筒瓦的铁钉,防止其生锈,后来不用铁钉固定了,它们也就作为装饰物保留了下来,也确实是天天闲的没事干……


07

红眼儿&白眼儿

老天津人对隔代人有一种特殊的称呼,对孙子、孙女习称“红眼儿”;对外孙、外孙女习称“白眼儿”。虽然现在孙子、外孙好像都一样,但在封建社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传说早年间,天津东门外有个大爷,其子女都在外谋生,子女的孩子都由大爷带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俩“留守儿童”。

一日,大爷带着孙子和外孙去河边撒网捞鱼,脚下一滑掉进了河里。小孙子见状失声痛哭,年纪大些外孙见了却表现的很漠然,对表弟说:“你爷爷没了,我还有爷爷。”

庆幸的是大爷水性好,上岸后赶紧找回俩孩子,一旁的抄鱼人告诉了他俩孩子刚才的反应,大爷一拍大腿道:“带了这么长时间,见我掉河里也不落一滴泪,真是个白眼狼!这哭红眼的才是我亲孙子!”


08

烧包儿

烧包儿”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刚脱贫就忘乎所以,穷人乍富,做出一些不合身份的炫富行为。

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即七月十五的“鬼节”。直到今天,每到鬼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给逝去的先祖亲人烧点纸钱,以示哀思。但是按照旧俗,七月十五这天是要“化袱烧包”的,就是把冥币放入一个纸糊的大信封中,上面书写固定的文辞,然后焚化,以示孝道。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七月十五烧包信封上的文字格式

到了民国时期,曾有人把金圆券和冥币一起放进信封烧掉,有人认为这种行为纯粹吃饱了撑的,用真钱烧包实乃“烧包儿”至极。如此烧包便有了今天的意思。


09

结语

其实还有很多天津方言,像什么“打镲”、“黑地梨儿”、“打死卖盐的”、麻将术语“相公”等等,其背后都有与之对应的典故和知识,能将这些事简化成一个词语并应用于生活中,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文化。


天津话,居然藏着那么多典故...



所以说,别看咱天津话张口就来,但其实这些词汇往深了说都可以算是天津历史的活化石。这种情况不仅局限于方言,包括咱天津的地名、小吃、建筑等等……皆是如此。

校对|Cie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