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一場關於音樂的救贖

一場關於音樂的救贖

前段時間,寫過一篇關於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的文章,被他的人生經歷感動得一塌糊塗,以為最近應該不會再看到這類型的電影作品了,沒想到今天又被一部叫《超乎想象》的音樂傳記類型電影給吸引了。

說句大實話,電影一開頭就把我吸引了,因為背景音樂實在太好聽了,小男主胖嘟嘟的樣子也很惹人愛。不過因為沒有看簡介,也沒有深入去了解這部電影,所以當電影漸入佳境的時候,吃了一驚,這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男主的家庭背景真讓人膽顫。

巴特他沒有像安德烈一樣對他關懷備至的父母,更沒有小心翼翼呵護他成長的叔叔,他有的只是不斷摧殘他,把他的夢想打壓掉的脾氣暴躁的父親,和受不了丈夫這破德行而離家出走母親。

因此這電影也就不像《寂靜之樂》一樣充滿溫馨的場面,更不會像《搖滾校園》一樣鬧騰,當然就不可能會有《愛樂之城》一樣的爛漫和愛兒不得了。

不過,好彩就是巴特也有一個特別愛他的女朋友,一個在夏令營認識的發小,由《怦然心動》女主瑪德琳·卡羅爾扮演的珊農,一個像《命中註定我愛你》一樣的美女。

所以,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關於音樂的故事,而是一個關於救贖的故事。

一場關於音樂的救贖

巴特的樂隊叫“憐憫”,他開玩笑說是因為告訴他奶奶他要組建樂隊的時候,他奶奶擔心的說:“憐憫我吧,去找一份像樣的工作。”

但這只不過是他搪塞的藉口,憐憫,這詞聽起來不就與救贖有相似之處嗎?畢竟他信奉的就是耶穌基督,愛與被愛,只是硬幣的兩面,傷害與被傷害,只是一念之間。

他想逃出父親的掌控,永遠的離開他,他成功逃離了,可卻逃不出他留下來的陰影,無法做真正的自己,連最拿手的音樂也不能給他帶來改變。

失敗的他被經理勸了回來,因為經理告訴他,如果沒能夠坦然面對一切,就沒有辦法做自己也無法讓自己的音樂打動人心。

原本以為回來一定爆發戰爭,巴特心裡也一萬個不願意直面父親,但沒想到父親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改變,連他自己也無法想象的改變。

震驚之餘,惱怒也接憧而至,他無法接受已經收斂起自己脾氣的父親,也無法想象父親活成了他想象中的樣子,更無法容忍那些被虐的場面一下子就煙消雲散,他做不到,做不到雲淡風輕。

一場關於音樂的救贖

然而生活就是這樣,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讓一些景,一些事,一些人,悄悄地發生了改變,讓你吃驚也好,讓你無法想象也好,甚至讓你無法接受也好,該變的就不由分說的變,就像巴特他父親,總以為自己是無敵的,但面對癌細胞的侵襲他也不得不認慫。

幸得基督的福音,他慢慢的嘗試改變自己,看苦澀難懂的書,做可口的飯菜,修年代久遠的吉普車,渴望與遠離家鄉的兒子來一場溫馨的回憶之旅。

即使夢想破滅,他也沒了當初的脾氣,他打不動巴特了,也沒有理由再動手打他,他甚至允許巴特“回敬”他,只要他願意,將他打死也無所謂,因為他已經看透了一切。

他就像一隻老虎,或者像巴特畫的獨角獸,他老了,不再威風凜凜,盛氣凌人,他成了一個渴望親情的孤獨老頭。

「原諒這種事,只和愛的深淺有關。有多少愛,就有多少原諒。」所以巴特下不了手,他們握手言和,成了最瞭解彼此的好兄弟,好朋友,一起度過了僅剩無幾的時光,度過了巴特從未敢想象的幸福生活。

親情的羈絆,終於在最後成了巴特父親的救贖,也成了巴特邁向成功的基石。

一首《I can only imagine》唱哭了所有人,也拯救了不少心情低落的人,更成了新歌榜的霸主,巴特的樂隊徹底的火了,但更重要的卻是,巴特的父親留給巴特的將不再是可怕的回憶,而是美好的記憶。

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上帝救不了人,也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但人可以」。感情巴特他們父子倆就是如此,在宗教信仰的感化之下暴躁易怒的父親完全變了一個人,而巴特也在順應他的改變而發生改變,超乎想象的救贖也就此誕生。

因此,影片感動人的不是音樂,而是救贖,不是功成名就帶給人的驚喜而是家庭成員之間的愛與冰釋前嫌,超乎想象的就是親情。

一場關於音樂的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