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解惑:得了膽結石膽囊必須得切除嗎?

“得了膽結石,只能把膽囊切掉。”很多膽結石患者就診時,常得到這樣的答覆。“這個觀念已經過時了,現在,不一定得切膽囊。”結石病醫生如此表示。

據瞭解,主張切除膽囊,主要基於三個原因:1.保膽取石後,結石復發幾率很高,患者難免再挨一刀;2.膽囊沒多大作用,切膽對人體影響不大;3.切膽後,人體會代償其功能,幾個月後就適應了。

保膽取石“複發率高”是誤解

據專家介紹,數十年前的舊式保膽取石手術是在非常落後的醫療條件下進行的,看不到膽囊內的情況,屬“盲取”,無法將膽囊內結石取乾淨,因此將結石“殘留率”誤作成“複發率”,造成“複發率”很高的誤解。

如今,新式保膽取石手術在現代膽道鏡、腹腔鏡、硬鏡等先進設備的幫助下,醫生視野能深入膽囊內,可清晰無死角地將結石取乾淨。經過近20年的探索,保膽取石目前的5年結石再生率已可控制在2%~10%,遠低於被人們誤解的所謂“複發率”,也遠低於泌尿結石再生率。

目前,專業結石病醫院膽囊結石取淨率更高,加上藥物預防,以及日常飲食、生活習慣指導等措施,還能將結石再生幾率降到更低。

膽囊作用重要切除對人影響大

膽結石專家表示,膽囊不能隨意切除,否則會帶來多種負面影響:反流性胃炎、腹瀉、消化不良、膽總管結石發生率增加、肝膽臟器損傷、結腸腫瘤發生率增加以及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徵等。

切膽後,膽道膽汁逆流現象會增多,會增加膽道感染機會;空腹時,肝臟隨時分泌的膽汁會連續進入腸道,在十二指腸蓄積,達到一定壓力後逆流入胃,膽汁中的卵磷脂對胃黏膜的損害很大,可引起膽汁反流性胃炎。

此外,患者膽總管結石几率增加,將給未來手術埋下更大隱患;有0.18~2.3%的膽管損傷,膽道損傷患者一年死亡率顯著高於無膽道損傷患者;膽汁酸肝腸循環加快,次級膽汁酸在腸道中生成增加,其代謝產物對結腸腫瘤的增加有明顯影響。

切膽後無法全部代償膽囊功能

“有人認為,人體可很快代償膽囊功能,但實際情況要差很多。”專家介紹說,根據臨床觀察,大部分人代償功能遠遠達不到人體所需。

肝臟每天會分泌膽汁約800毫升,大多由膽囊濃縮、儲存。人們進食時,膽囊裡的濃縮膽汁可迅速排空,進入消化道參與消化。膽囊若被切除,膽汁無法被儲存、濃縮,人進食時,進入消化道的肝臟膽汁量少且稀釋,容易引起人們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

而切膽後,建議患者須低脂飲食,但對部分患者,低脂飲食不會起到作用,經常性的腹脹、腹瀉會伴隨他們終身;同時,患者也無法在膽囊切除前確定自己能夠適應低脂飲食。

“綜合而言,保膽好處是遠大於切膽囊的壞處的。”結石病專家表示,人們對新生事物有一個逐步接受的過程,對保膽取石也是如此。

目前,國內已有越來越多的大醫院開始開展保膽取石手術。在北京等地部分醫院開展保膽取石術。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預防結石再生手段不斷完善,愛膽、護膽、保膽的理念將不斷深入人心,保膽取石將成為主流。

保膽取石專家還表示,並不是任何患者都可以保膽取石。“首先,患者膽囊功能尚在,如果已失去收縮排空、濃縮儲存膽汁等基本功能,也不具有保膽價值。”

解惑:得了膽結石膽囊必須得切除嗎?

另外,要想保膽,還須對膽結石早發現、早治療,若久拖不治造成膽囊功能喪失,也只能切除膽囊。

北京中山醫院專注膽石病,專業開展"CIT多鏡聯合微創保膽取石術",己有2100多位膽囊結石(息肉)患者通過保膽取石成功康復,微創傷、高科技、療效好、恢復快,深受廣大膽石症患者信賴和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