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得癌≠疼得死去活來!嗎啡泵為癌痛患者去除劇痛帶來希望與尊嚴

得癌≠疼得死去活來!嗎啡泵為癌痛患者去除劇痛帶來希望與尊嚴

嗎啡泵幫助胰腺癌患者有效控制癌痛

撰文 楊克勤

我們在臨床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只要身體出現疼痛,首先想到的是到醫院開止痛藥,如果患的是疼痛性疾病,大多數人都能得到滿意的效果,但有些情況下也不盡人意。

下面的病例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平時身體還不錯的趙先生最近就碰到了麻煩,剛過50 歲,單位技術骨幹,但在 5 個多月前,莫名出現了上腹部疼痛,持續數天的疼痛引起了他的警覺,放下工作馬上去醫院檢查,但檢查結果非常不幸,被診斷為“胰腺癌,伴有肝轉移”。

突如其來的病情,打亂了趙先生的正常工作和一家人的生活。確診後雖然進行了一系列的化療、中醫等治療,但疼痛卻始終如影隨形地每日出現,並且腹部及後背部疼痛愈發嚴重,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他服用止痛藥也逐漸加量,每日口服奧施康定已達 60毫克( 相當於口服嗎啡 120 毫克 ),外加臨時肌肉注射嗎啡,但整體來說疼痛控制得還是不好,還不時地出現爆發痛,疼痛發作時身體蜷縮一團,非常痛苦,尤其是夜間常常會被痛醒。

趙先生說,聽醫生講如果疼痛控制得不好,止痛藥是可以繼續加量的,可現在吃止痛藥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如便秘、嘔吐。解決便秘問題,吃乳果糖有所緩解;但嘔吐卻一直不能改善,吃啥都吐。出現了這些嚴重副作用,止痛藥物也無法再增加劑量了。這種狀態,讓趙先生非常痛苦。

如何在增大阿片類止痛藥物劑量的同時,又能避免出現嚴重的藥物副作用呢?趙先生出現的問題我們在臨床上經常碰到,為控制疼痛,需要加大藥物的劑量,但因為同時出現的藥物副作用,又不能將藥物量增加到有效劑量。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矛盾呢?

止痛藥除了口服還可以中樞給藥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止痛藥物進入人體後是如何起效的。

我們知道,嗎啡藥物止痛的靶點是在脊髓和大腦,也就是說只有嗎啡藥物到達了脊髓和大腦,才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口服嗎啡的起效途徑是這樣的:

嗎啡經過口腔、胃腸道、血液循環後,只有極微量的嗎啡才能到達脊髓和大腦。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如口服300 毫克嗎啡,經過全身血液循環後,能到達脊髓和大腦的藥物劑量只有1毫克!

也就是說,儘管患者每次口服 300 毫克嗎啡,其實起止痛作用的有效劑量只有1毫克,剩餘的299 毫克分佈到了全身其他部位,未起到止痛作用還引發了副作用。


得癌≠疼得死去活來!嗎啡泵為癌痛患者去除劇痛帶來希望與尊嚴

左圖口服給藥 右圖中樞給藥(紅色為藥物主要分佈的部位)

那麼,如果有一項技術只把這 1 毫克的嗎啡直接給到中樞系統,是不是既能起到止痛作用,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藥物的副作用呢?

基於藥物的這個起效特點,中日醫院疼痛科有一項專門的技術——“中樞靶控鎮痛術”( 也稱:嗎啡泵 ),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中樞靶控鎮痛技術是在患者體內放置一個藥物泵和導管,將導管用微創的技術放置到蛛網膜下腔,這樣嗎啡就從藥物泵直接輸注到脊髓和大腦中,通過這個技術,將患者每日使用嗎啡的劑量減少到1/300。

趙先生在中日醫院疼痛科住院後,進行了手術前的相關檢查和評估,又進行了鞘內嗎啡藥物測試,測試有效後,給他進行了中樞靶控鎮痛手術。手術後的趙先生,全天嗎啡總量僅需 2.5 毫克,由於裝在他體內的是個智能泵,可通過體外程控儀編寫程序,特別針對他每天夜間疼痛加重的情況又增加了一個程序,把夜間的嗎啡劑量加大。


得癌≠疼得死去活來!嗎啡泵為癌痛患者去除劇痛帶來希望與尊嚴


通過嗎啡泵的治療,趙先生的疼痛得到極大的緩解,晚上終於能安穩入睡了。同時由於嗎啡不再經過胃腸道,極大地減少了噁心、嘔吐等副反應,進食也基本恢復了正常,大便通暢,生活質量有了提高。

中樞靶控鎮痛術的特點

中樞給藥是目前鎮痛藥物起效速度最快的給藥途徑。

將使用嗎啡劑量減少到 1/300,最大限度地緩解口服嗎啡帶來的全身毒副作用,如噁心、嘔吐、便秘等。

這套系統能按照電腦設定的程序運行,24 小時不間斷地自動給藥,保持體內穩定的藥物濃度,達到良好的止痛效果。

針對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疼痛規律,編寫相應的止痛程序,進行針對性的給藥,給患者制訂個性化的止痛治療方案。

系統全部植入體內,無外接管路,避免感染,不影響正常生活,傷口癒合後可洗澡。

體內藥物泵的藥量,最長可使用到半年才需加藥,避免患者頻繁往返醫院進行加藥,便於長期控制疼痛。


得癌≠疼得死去活來!嗎啡泵為癌痛患者去除劇痛帶來希望與尊嚴


中日醫院疼痛科為全國疼痛診療研究中心,通過多年的臨床應用及觀察,確定中樞靶控鎮痛技術能有效地控制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為癌症患者進行相關的腫瘤治療贏得時間,讓癌症患者在相對無痛的狀態下有尊嚴地生活。

中樞靶控鎮痛術適用於癌痛,全身用藥效果差、藥物副作用難以耐受的疼痛,常規治療及口服藥物治療無效的各種慢性頑固性疼痛如頑固性腰腿痛、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等。


得癌≠疼得死去活來!嗎啡泵為癌痛患者去除劇痛帶來希望與尊嚴

楊克勤

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師。現任北京醫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疼痛醫學雜誌》編委,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脊源性疼痛組副組長、癌痛專業委員會委員。專業特長:癌痛的微創介入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微創介入治療,頭面部疼痛的診斷與治療,脊柱源性疼痛的診斷與治療。擅長中樞靶控藥物泵植入術、脊髓電刺激植入術、椎體成形術等各類介入治療。

點擊網址即可訂閱2018年紙質雜誌: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雜誌全國郵局訂閱:郵發代號 82-2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