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卡斯蒂永戰役:槍炮戰勝長弓兵,法軍如何吊打英軍血洗百年恥辱

公元1453年7月8日的卡斯蒂永城郊,周遭炮火漫天,身邊的將士在法軍猛烈攻勢下,如待宰的羔羊般,慌忙逃竄。塔爾伯特公爵拖著他年邁疲憊的軀殼,奄奄一息地凝望著遠方,他知道,這一次,英國的軍隊已經失去了上帝的眷顧,不可能再如先祖那般,再創以少勝多的神蹟。

卡斯蒂永戰役:槍炮戰勝長弓兵,法軍如何吊打英軍血洗百年恥辱

未久,隨著敵軍一把飛斧襲來,一陣劇痛後,他看見他的軀殼在不遠處倒下,旋即,他的頭顱便徹底喪失了意識。這一幕絕望的場景昭示著百年來的鬥爭,以法國重新獲得獨立而告終。英國不得不為此戰放棄百年來在法國大地上佔據的大量土地,英法兩國人民也因此戰喚醒了民族的意識。這場決定未來世界數百年走向的戰役便是卡斯蒂永戰役。

一、不屈的法蘭西人民

中世紀時期,由於歐洲封建繼承製度的緣故,一個原隸屬於法蘭西的貴族最終通過聯姻搖身一變成了英格蘭的國王,但是英王仍舊佔據其原屬於法國的領地,於是英法就土地的歸屬展開了一場長達百年的戰爭。在這場世紀之戰的前期和中期,法國由於內部矛盾,被英軍輕鬆擊潰。於是,英國軍隊的鐵蹄蹂躪了法國人民數十年。

英法之間的矛盾衝突在1420年的《特魯瓦條約》簽訂後達到高潮,此時英王亨利五世藉助條約竊取了法國國王的繼承權,法蘭西王國到了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最終雙發爆發了奧爾良戰役。

法國貴族原本打算投降順服英王,但英王不願與勃艮第共享戰果,便拒絕了此項約定,但未曾想到聖女貞德橫空出世,力挽狂瀾拯救了奧爾良,喚醒了法蘭西子民的民族意識。

卡斯蒂永戰役:槍炮戰勝長弓兵,法軍如何吊打英軍血洗百年恥辱

雖然奧爾良戰役令查理七世陷入絕望,但隨著戰役的取勝,他也因禍得福。原來,由於經過前面的多次戰役以後,法蘭西貴族勢力被英軍清洗得所剩無幾。奧爾良戰役以後,雖然留在查理身邊得貴族所剩無幾,但都是他的擁躉,於是王室的力量變得單一而團結,再加上民眾的民族意識甦醒,在貞德輔佐下,查理異常受到人民擁戴,於是奧爾良戰役成為了百年戰爭最後一個轉折點。

與此同時,英國內部的矛盾卻開始激化。英王亨利六世因為父親謀權篡位,奪位不正,令原屬於金雀花王朝的貴族心中不滿,但是擁護蘭開斯特王朝的勢力也頗為強大,雙方之間展開激烈較量。隨著法蘭西戰事的不利,矛盾加劇,英國王室備受質疑,這也令戰場形勢更為不利。於是英法兩國互相唱著對方唱過的戲碼,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卡斯蒂永戰役:槍炮戰勝長弓兵,法軍如何吊打英軍血洗百年恥辱

二、波爾多背叛法蘭西

自1439年起,查理七世手中權力得以集中,並對軍隊進行了改革。此時法國不再按照過去的封建契約制度,認為附庸的領主該義務參與國王的作戰,並開始發佈軍餉,培養職業軍隊;在軍隊方面,培養專業兵種,加強對每一個軍士的訓練,並配備完備的物資,當然,這是中央軍的"禮遇";至於地方上,王室則將原先的民兵、僱傭軍和土匪集團重組為地方軍形勢,並免除稅負;武器方面,法軍吃了前人的虧後,組建了大規模炮兵部隊,以剋制英軍長弓手。

在英國忙於內鬥之際,法國人已是厲兵秣馬,整裝待發。公元1450年,以5000名騎士為核心的法國軍隊率先進軍被英國霸佔的諾曼底,還在內鬥的英國只能匆忙勉強湊出一支5000人的援軍進行援救。

卡斯蒂永戰役:槍炮戰勝長弓兵,法軍如何吊打英軍血洗百年恥辱

可是,此時的法軍在英軍長弓兵的射程外火炮齊發,轟擊英軍陣地。遭受打擊的英軍眼見束手無策,只能衝出陣地,殺向法國炮兵。但是步兵又如何是重騎兵的對手呢?在他們與法國步兵和炮兵如火如荼進行交戰時,法國重騎兵部隊從側翼襲來,殺的英軍潰不成軍,幾乎全軍覆滅。於是,被英軍控制幾十年的諾曼底再度回到法國手中。

然而,令法國始料未及的是,阿基坦的首府波爾多雖然迴歸祖國的懷抱,但是它的臣民們卻習慣了自己英國臣民的身份,並慫恿和支援隨後趕來的入侵英軍。這無疑是法國的悲哀!隨著6000英軍入駐城中,震怒的法王派出了他的王軍,出軍波爾多,於是雙方的決戰在途徑波爾多的要塞卡斯蒂永城爆發。

卡斯蒂永戰役:槍炮戰勝長弓兵,法軍如何吊打英軍血洗百年恥辱

三、佈下陷阱,守株待兔

公元1453年7月8日,近萬人的法國部隊南下阿基坦,抵達了波爾多必經要塞卡斯蒂永城,發起了對此處的圍攻戰。實際上,這是法軍有意而為之,因為他們試圖引誘駐守在固若金湯的波爾多的英軍趕往此處,以待輕鬆全殲。另外,此處周遭的地形十分有利於法軍槍炮部隊展開設伏。

雖然英軍塔爾伯特公爵十分希望法軍在波爾多與英軍決一死戰,但是卻遭受到手下的脅迫,要求他為了榮譽和勇氣戰鬥。同時,他曾今竟然敗在了不滿二十歲的少女貞德手中,被他視為一生之恥,於是為了尋回曾經作為騎士的尊嚴和顏面,他決定下令守備在波爾多的軍隊離開城鎮,馳援此處的盟軍。

卡斯蒂永戰役:槍炮戰勝長弓兵,法軍如何吊打英軍血洗百年恥辱

雖然英軍本身人數並不算多,但是這六千人可謂是支撐蘭開斯特王室的本錢了,裡面有著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以及數量眾多的步兵和炮兵,加上來自加斯科涅的法國反叛者,共計9千人。雖然英法兩軍人數相當,但實際上,英軍除了精銳部隊大部分的兵力都是來自法國的軍隊和還未撤離的英軍,他們之間缺乏統一的指揮。

就這樣,快慢不一的英軍從各處匆忙趕赴卡斯蒂永,這也令塔爾伯特的騎兵精銳們與後面的部隊嚴重脫節。7月17日,塔爾伯特率領500騎兵和800步兵迅速攻佔了卡斯蒂永城附近的修道院,以待援軍的到來。但是在援軍匆忙趕來還未整頓之際,法軍大規模部隊已經接近他們。儘管深知己方數量不足,但他為了防止敵軍安定下來,便率先發動了對敵人的進攻。

卡斯蒂永戰役:槍炮戰勝長弓兵,法軍如何吊打英軍血洗百年恥辱

其實法軍早已注意波爾多英軍的動向,並在其周圍構築了炮兵陣地,悄悄挖掘了壕溝,藉助其來藏匿和防護臨時搭建的胸牆和炮位。而且法軍有著大量的小型火炮、火門槍和新式的火繩槍,這些強大的火力配置,其射程和傷害都勝於英軍著名的長弓兵。而英軍卻對法軍新研製的武器毫不知情。

四、一場關乎世界的敗局

當塔爾伯特下令英軍發動總攻時,其長弓手需要便邊躲避法軍的彈藥,邊射箭掩護騎士和步兵的進攻,而這些步兵和下馬騎士則忙於破壞法軍的攻勢而未能傷及法軍分毫。法軍則充分發揮自己的火力優勢,大量的火炮和子彈鋪天蓋地地壓向英軍,不斷得壓迫著英軍,令他們寸步難行。

由於英軍對對手的實力估計出入較大,所以英軍首攻部隊傷亡十分慘重,許多英軍未能傷到法軍一人,便被法軍一炮轟殺十多個。就算越過炮火的射擊,但當走近法軍,他們還需要面對法軍的箭矢和火槍,就算有幾個幸運兒越過了溝壕,法軍的重甲騎士也今非昔比,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其重創。

卡斯蒂永戰役:槍炮戰勝長弓兵,法軍如何吊打英軍血洗百年恥辱

當後來的英軍趕到現場,看到這一慘狀後,被嚇得軍心渙散,連英軍最為精銳的部隊尚且如此,他們又能起何種作用呢?在後方英軍疲於應對敵軍炮火之際,此時法軍派出一支騎士部隊偷襲英軍側翼。英軍本就軍心不穩,此時被法軍衝擊後,如同一盤散沙,紛紛成立待宰的羔羊。於是,在英軍兵敗如山倒的形勢下,塔爾伯特公爵的頭顱被法軍割下,英法百年戰爭以法軍最終取勝畫上了句點。

自1453年卡斯蒂永城後,英格蘭徹底失去了阿基坦,成為百年戰爭的輸家,在歐洲大陸只剩下一個港口加萊。這場戰爭雖然造成了法國人民流離失所,但戰爭令法國徹底完成了統一。而這次戰爭以後,令英格蘭人和法蘭西人的民族意識被徹底喚醒,兩個民族和政權徹底分離,涇渭分明。這也為日後法國的歐洲擴張和英國稱霸世界埋下了伏筆。

卡斯蒂永戰役:槍炮戰勝長弓兵,法軍如何吊打英軍血洗百年恥辱

英法百年戰爭同時也是中世紀結束的標誌之一。在戰爭過程中,雙方的武器和戰爭體制以及戰術思想都有著極大的變革,而這些變革也間接打擊了貴族勢力,為後來資本主義萌芽的萌發與成長創造了條件。這場戰爭也讓人們感受到了民族認同感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有了民族認同感,所以自奧爾良戰役後,法國人民才能齊心協力,挽救危在旦夕的國家。

回首中國歷史,我們也曾同法國一般,慘遭百年屈辱的歷史。當然,昔日的祖國也不乏先烈與英傑們,正是他們帶領著我們的先輩們一起挽救當年危弱的國家,徹底打破了封建枷鎖,徹底喚醒了我們的民族意識,這才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令我們在這70年的過往中巋然屹立而不倒,驕傲地站了起來!


《The Hundred Years War》 Curry, Anne

《John Talbot and the War in France》 Pollard, A. J

《中外戰典》安維濱,孫鴻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