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作者|刘薇 行动变现(一期)训练营成员

我是一名80后,虽然至今已工作了7年,但只有1年经验。因为我一直在重复,没有突破自己,这样的状态让我非常迷茫和焦虑。

我毕业于一所二本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可毕业时我并不想从事和代码有关的工作,觉得太苦了。

后来我的老师提供一个软件质量保证的工作机会,不需要敲代码,这家公司在北京。

虽然我去之前并不了解具体的工作内容,但那是当时我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再加上想体会真正的“北漂”,我果断去了。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到岗后,工作超出我预期的轻松,一个月上班22天,其实只需要工作2天,也就是月底的一两天需要报项目进展,其他时间都是在电脑前闲着,每天朝九晚六,下班一向很准时。

所以没事我就找同事聊天,大家关系比较融洽。进入到这个环境中,我太开心了,终于从疲惫的就业大军中脱离了,不用担心工作了。

也因此,我有更多时间解决个人问题,期间完成了恋爱结婚,觉得一切都稳定了,在工作上也就没有了上进心。

整整3年,我都是这样“混日子”度过。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后来考虑到让人只能仰望的北京高房价和高消费,我和老公决定回到家乡郑州,安家落户。

在北京3年的工作,我没有养成核心竞争力,回到不缺劳动力的人口大省,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面试了两个月后,机缘巧合加上我自己在薪资方面(薪资降了1/2)的妥协,来到现在的公司,继续从事软硬件项目质量保证工作。

公司所处的计算机行业竞争激烈,拼搏的氛围特别浓厚,加班是常态,身边的同事工作都非常努力,这与我之前的工作环境天差地别。

我开始在本岗位上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足,工作任务的琐碎和成长速度的缓慢,让我陷入焦虑,却又无力挣脱。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看着身边的人在进步,我却因为不会思考、工作没有方法,不能取得领导的信任,没有更多的实践和成长机会。

我记得曾经核算研发人员的加班数据,每次都要用3小时整理初始数据。

持续半年多后,主管偶然了解到我的核算方式,教会我用一个透视表,几分钟就搞定了。

我感到很挫败,想到如果我继续“混工作年限”,最后的结局大概是会被公司劝退。

结识训练营并不意外,因为我之前就关注「遇见小mi」公众号了,所以在第一期训练营招募时,我就迅速报名了,28天的学习和训练,让我收获非常多。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一、打破心理障碍,从害怕领导到主动去沟通

由于绩效考核制度的更改,领导交给我一项重要的任务:将研发人员积分制度落地。

这项工作没有人做过,所以没有经验参考,我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看到领导在忙其他事项,我也不好意思主动找领导沟通落地的方案。

结果等领导要看成果的时候,我拿不出任何数据,让他十分失望,也就是那一次之后,领导几乎不会再把重要工作交给我了。

我心里那个滋味,很不好受。

在第一次答疑时,我问到:面对领导交代的任务,难度大,我完成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导致领导不满意,不愿意再将有挑战性的工作交给我处理,怎么和领导沟通这件事?”

左睿老师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问“你在怕什么?”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与领导沟通时的一个心理障碍:

我更关注自己是否能得到领导的认可,而非事情本身。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所以在我接到任务后,不敢多沟通任务目标,担心领导烦,只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事情。

这是我背后的工作思维模式。这样的情况多了,领导会觉得我无法理解任务,所以再有挑战性的工作时,也更倾向于分配给其他同事,只让我做不需要思考的重复性工作,我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提升。

这是训练营让我震惊的第一次,并且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急着改变,很快我就开始对自己的短板开刀,制定改进计划:

首先,我要克服不敢主动沟通的心理障碍。

以清楚任务目标为第一位,问自己是否清楚知道要做什么,达到什么效果?如果不清楚,怎么去执行呢?也就一条路可以走:主动找领导沟通。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随后,我把课程中讲到的“复述+确认”的方法进行刻意练习,保证自己的理解与对方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比如,需要写一个通知,我在与领导沟通后,会再复述一遍这个通知的具体内容,包括哪几部分,发布的对象有哪几个部门,最后与领导确认是这样吗?得到肯定答复后,我再去执行。

在课程的陪伴下,我这样练习了1个月。和领导沟通从害怕变得主动,并且思考在此基础上,我还可以怎么更有效地改进工作方式。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记得在职场沟通的作业里,小米老师分享到,“作为领导,没有审核,就会没有安全感,也没有被尊重。”

我反思了自己以往与领导的沟通方式,通常是“领导你好,附件是XX报表,请查收!”。

通常领导回复我“好的”,或没有回复。我也不敢继续问,就等着领导的回复,如果没有回复,那就这样一直拖着,这种沟通方式的结果是,在领导眼里,我工作不尽心,在我看来,领导太有距离感。

现在,我给领导发过去一份文件,我会说“领导您好,XX报表初稿已完成,您看这样可以吗?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请及时提出来,我再修改”。

领导多半会再提出一些好的意见,我补充后再提交给领导审核,任务会更高效完成,这样换一种方式,让领导觉得自己更受尊重,我心里也不用想很多,没有了胆怯,彼此交流也更顺畅了。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二、制定工作流程,让我高效并发处理多任务

4月份,由于公司业务调整,我在本职工作不饱和的情况下,主动接手了一个新任务:对接办事处,做微信支付业务的商务开通。

本以为很简单,不曾想到这项新任务完全打乱了我的本职工作,因为我随时都有可能接到办事处销售人员关于开通事宜的咨询,甚至一些商户的微信支付出问题也联系我协调解决。

那段时间我一边完成本职工作,一边学习新业务,工作不断被问询打断,业务不熟练导致我时常抓不到客户的真正需求,每天焦头烂额,一天下来,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没有干完,非常崩溃。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在训练营答疑时间,我提出了如何多任务并发处理问题,天一老师给出了5个小方法:

1.稳定心态,快速切换;

2.刻意提升处理问题的速度;

3.学会整理话术;

4.优先处理重要紧急问题;

5.留出时间集中处理工作。

我根据天一老师的建议,结合 《执行力提升》课程的学习,开始用“重要+紧急”四象限来规划工作内容。

时间安排上,紧急的事情,比如项目会议组织,在效率高的上午完成,及时记录被打断的工作,按照工作计划在合适的时间集中处理。

通过对完成工作花费时间的分析,我发现在下午6点到7点,办事处人员较少问询,就在这个时间段集中处理微信支付资料开通申请事宜。所以我对目前所有工作梳理的流程如下: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此外,我还参考天一老师的第3个方法——学会整理话术,建立了商务话术本和非常规问题集。

学习新业务的过程中,我每天工作完,用1小时对当天的沟通内容做备份和总结。

把频率高的问题整理到话术本上,把不常见的特殊问题整理成非常规问题集,在后面的工作中碰到类似问询,迅速调出来解答。

真正体会到“最快的学习就是在问题中学习”这句话。

目前关于微信的业务,我已经能游刃有余地应对。通过运用课程所学和在这项新工作的实践,再有新的任务出现,我也不害怕了。

只要方法得当,就是学习积累业务知识的过程,我能够快速上手,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三、 复盘让我把不可能的工作,顺利完成

训练营开始前,我接到一项很有难度的任务:给各研发事业部摊派需要完成的专利目标数。

我用了半个月,完成了初稿。结果领导说,当前的工作结果完全无效,这项工作必须重做。

领导是要求各研发事业部参考2018年完成的专利数量,上报2019年的专利完成目标数量。我在与事业部沟通近半个月后,收到的专利目标数量只有2018年完成数量的五分之一。

差距太大,任务完成失败,领导相当失望,而我觉得自己该做的沟通都做了,也很委屈。

尤其是领导在小组全体成员面前批评我不够专业,在没有弄清楚目标的前提下,做得越快,产生的破坏力越强。

我心情很失落,但也明白需要尽快理清新计划。然而任务的难度让我产生了抵触情绪,要说服各事业部提高发明专利的数量,几乎不可能。

我在焦虑中又过了一个星期,毫无进展。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就这样捱到第6节课的复盘分析,那次的课后作业是要求对近期工作上遇到的一件事情进行复盘。

我就此为靶向,希望完成作业的同时,梳理后让自己更清晰,也是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我想到了具体的补救措施:

a. 先整理各部门已经有的专利数量;

b. 和各部门领导沟通,尽力达成目标一致;

c. 列出需要的帮助。

于是我赶紧整理出一份历史数据,然后分析出各事业部应该完成的专利数量,接着和领导一起与各事业部经理沟通,对数量达成一致,确认了需要公司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资源。

写出来的这三步虽然简单,却是当时指引我的火把。

一个月后,公司的知识产权专利数量从30上升到103,发明专利数从3上升到31。

就这么完成了曾以为根本完不成的工作,整个过程很虐心,还好结果圆满,领导开心,同事开心,不过我觉得我的开心是最多的。

因为除了实现了目标,我终于初步掌握了完成复杂任务的方法。

在北京“混了”三年,从一线城市撤退后,我才学会了努力工作

这件事后,我总结了自己在训练营里学到的一些底层逻辑:

1. 在没有思路的情况下,先把事情现状写下来;

2. 定位具体问题是什么,对问题进行分析;

3. 提出目前能想到的改进措施,排列事情优先级;

4. 对任务进行详细的拆解,然后去推进;

5. 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复盘,用文字将事件经验沉淀下来,对于薄弱环节,定目标,刻意练习;

就这样,复盘分析让我成功修补了4月份的这项重要工作任务,心里特别的踏实。

接下来,我的目标是运用训练营学习到的方法,持续提升工作效率,拥有自己的掌控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