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發掘定陵教訓慘痛,200多天才找到地宮入口,無數奇珍異寶被毀


【發掘定陵施工現場】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明朝第13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的陵墓,是迄今為止考古專家主動發掘的第一座皇帝陵墓,也是唯一一座。1956年,吳晗提出發掘十三陵中最大的陵墓——長陵的建議,並得到了郭沫若的同意和支持。上報並得到批准後,考慮到沒有發掘經驗,就更換目標選擇了較小的定陵,期間還準備更換選擇更小的獻陵,但最後由考古專家白萬玉先生確定發掘目標為定陵。

【發掘定陵找到陵墓入口】定陵佔地面積約18萬平方米,開始施工後一直找不到陵墓的入口,在發掘工作進行了200多天後,發現了一個小石碑,上面寫著“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這就等於找到了定陵地宮大門的鑰匙,所有考古人員都很興奮。

【定陵的金剛牆】考古隊伍根據小石碑的提示,經過幾個星期的發掘,終於找到了定陵的金剛牆,上面有一個“圭”形的開口。金剛牆是用混凝土夯制而成,特別堅固,一般的皇帝陵墓都會用金剛牆作為封口的最後一道牆,但由於墓葬中的主人不一定會同時去世,所以會留一個門,方便安葬後來的死者,圖2提到的小石碑也是為了方便重新挖開陵墓而留下的標記。就在找金剛牆的施工過程中,考古成員古永中在長陵避雨時被雷劈死,村民們議論紛紛。


【定陵的第一道石門】考古隊伍在打開金剛牆的入口時,由於怕有暗器、毒氣、翻板等機關,先放一隻雞進去,確定安全後,再放一個人進去,再次確定安全後,所有考古隊員才全部進入。金剛牆後面是一個長甬道,盡頭有一道漢白玉石門,每扇門重達7噸。考古隊長白萬玉用一根竹片推石門後的頂門石,同時用一根鐵絲套住頂門石,防止其向後傾倒,一番周折後終於最後打開了石門。

【定陵地宮中殿裡的右配殿】地宮中殿左右兩邊都有偏殿,首先進入右偏殿,裡面放著3座“石雕神座”,也就是明神宗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寶座。石雕神座面前有武貢桌和青瓷龍紋長明燈。從這裡出去,激動的人們沒有再去左配殿,直接奔向地宮的後殿。

【定陵地宮後殿】來到後殿中,這裡的棺床上陳列著3座棺槨,中間的明神宗皇帝棺槨和左邊的孝端皇后棺槨保存完好,右邊的孝靖皇后棺槨已經坍塌。

【定陵地宮棺床上散落的陪葬品】3座棺槨旁邊的26箱隨葬品木箱也全部腐爛,隨葬品到處散落,雖然一片狼藉,但每件都非常精美。

【考古人員開始清理隨葬品】考古人員在沒有做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對隨葬品進行發掘清理。隨葬品的數量之多,樣式之精美完全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整個考古隊伍都異常興奮。

【考古人員將明神宗皇帝棺槨蓋子挪開】明神宗皇帝的棺槨內,最上面是一層金被,基本完全腐爛,被子下面是大量的器皿,考古人員共清理出11層隨葬品後,才看到明神宗的屍骨。

【考古人員清理明神宗皇帝棺槨】考古人員在清理棺槨內一層一層的隨葬品,可以看出清理人員的胳膊已經有些不夠長。

【考古人員取出明神宗皇帝頭上的皇冠】清理完棺槨內上層的隨葬品,看到明神宗的屍骨,頭帶皇冠,手中握著手串。考古人員沒有經驗,直接裸手將皇冠取出。此皇冠重1斤6兩,用150根頭髮粗細的金線編織而成,非常精美,及時是今天的技術想復刻一件都非常困難。此外在兩位皇后的棺槨中發掘出4頂龍鳳冠,其中“九龍九鳳”冠鑲嵌了3500顆天然珍珠,195塊五彩寶石,可謂是無價之寶。

【龍袍接觸空氣後瞬間被氧化】工作人員對萬曆皇帝的屍骨進行拍照測量後,將其抬出,屍骨下面共發掘出36件金線龍袍,精美的龍袍需要一個熟練的工匠花費10年才能繡制而成。遺憾的是後來明神宗皇帝的屍骨被點火焚燒,3具精美的紅漆金絲楠木棺槨也被丟棄至野外損毀。


【考古專家在視察清理出來的文物】此次發掘定陵共清理出各種文物將近4000件,由於清理後沒有進行任何保護措施,很多文物包括精美的字畫、絲織品在接觸空氣的瞬間發黑化成碎片,無法還原,損失慘重。由於教訓特別慘痛,此次以後禁止主動發掘任何一座皇帝陵墓。後來郭沫若先生建議發掘乾陵,被直接否定,因為現有的科技無法很好地保護陵墓中的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