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直擊雷峰塔地宮發掘現場:沒有白蛇,圖9是最為重要的發現


【雷峰塔倒塌前夕照】雷峰塔,杭州西湖標誌性建築之一。史書記載,雷峰塔是吳越王錢弘俶為慶祝寵妃黃氏得子而建,故又稱皇妃塔,始建於公元975年。民國時期,雷峰塔塔磚因謠傳具有辟邪、宜男等功效被瘋狂盜掘,最終於1924年轟然倒塌。

【雷峰塔遺址】雷峰塔倒塌後,民間關於重建的呼籲從未停止,但是由於時局動盪一直未能重建。2000年杭州政府決定重建雷峰塔,為配合雷峰塔的重建工作,考古人員對雷峰塔地宮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考古發掘沒有發現白蛇,而是發現了大量有關佛教方面的文物。

【雷峰塔遺址】史書記載,自錢俶先祖開始,吳越國君主都潛心奉佛,修建雷峰塔也有供奉佛教聖物的意思。雷峰塔原為八面七層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北宋宣和年間遭戰亂受損,南宋時重修為八面五層,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入侵杭州時塔簷被燒,僅存磚構塔身。


【雷峰塔塔磚】長久以來,杭州地區就有“塔倒湖幹,白蛇出世”的說法,雷峰塔因也因《白蛇傳》的故事家喻戶曉。雷峰塔地宮位於塔心正底部下方2.6米處,地宮口用一正方形石板覆蓋,並以巨石鎮壓。到考古人員打開地宮後,發現地宮面積很小,正中間是一個大鐵函。

【考古人員即將打開地宮石板】雷峰塔地宮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銅鏡、銅質如意雲紋飾品、鎏金銅座佛像、羅、玉器、瑪瑙、琉璃、鐵函、 銀鎏金阿育王塔等,除此之外還有近千枚的“開元通寶”古錢幣。

【地宮裡的佛像】這件佛像是唐五代鎏金銅釋迦牟尼佛說法像,設計的非常巧妙,佛像高肉髻,螺發。面相方圓,眉目修長,雙目微睜,眉間有白毫,雙耳垂肩,頸部飾三道蠶紋。身穿雙領下垂袈裟,下襬披覆蓮座上,內著僧祗支,帛帶於胸前橫系打結。左手撫膝,右手施說法印,結跏趺坐於雙層蓮瓣包圍的蓮臺上。蓮座下有盤龍柱及鏤空壺門雙層須彌座、方床。盤龍繞柱而上,託舉蓮花座,柱嵌插在須彌座上。


【考古人員提取文物】當年為了保證發掘現場文物安全,雷峰塔周圍有大量武警進駐。所有人進入考古現場,都必須經過層層安檢。據當年參與考古發掘的人員回憶,“雷峰塔在國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實在是太高了,我們的發掘工作都按照嚴格的發掘步驟進行。”

【考古人員提取鐵函】雷峰塔地宮正中是一隻鐵函,鐵函四周有一尊銅佛像、4面銅鏡、大量的銅錢。鐵函長35釐米,高50釐米,下有底座,重達150公斤。這裡面插一句,2002年秋天新雷峰塔建成,為五層八面結構,耗資1.5億元。至此,“雷峰夕照”勝景又現西湖之上,“西湖十景”又得以重圓。

【銀鎏金阿育王塔】塔身高35釐米,底座為邊長12.6釐米的方形,塔的四面還刻有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淺浮雕。塔身四角有四根山花蕉葉,塔身正中矗立飾有五重相輪,從其四周的鏤空部分可以看到塔內藏有佛螺髻發的金質容器。金棺內應該就是吳越王錢俶供奉的佛螺髻發,當年出於對佛教的尊重,考古人員沒有將其打開。這件銀鎏金阿育王塔是雷峰塔地宮最重要的發現,令考古人員激動萬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