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揭祕!五臺山傳奇之菩薩頂的四口銅鍋

在五臺山,有一個地方,是香客敬香必拜的聖地,是遊客觀光必遊的地方,那就是菩薩頂。

揭秘!五臺山傳奇之菩薩頂的四口銅鍋

菩薩頂

菩薩頂位於臺懷鎮中心地,位於顯通寺北側的鷲峰上。從峰下仰望,菩薩頂前一百零八級陡峭的石階,如懸掛在空中的天梯,上面是梵宮佛國,瓊樓玉宇。

爬完石階,平臺之上立著一座四柱三門的木牌樓。牌樓兩旁豎著兩根高高的旗杆。牌樓之後是山門。

山門兩邊廂房的紅牆上,分別開著圓形窗戶。有人說這種佈局恰似龍頭:牌樓的正門是龍口,旗杆是龍角,廂房壁上的圓窗是龍眼,而那長長的一百零八級石階,則是龍吐出的舌頭。這幾句話,形象地概括了菩薩頂山門前的佈局特點。

揭秘!五臺山傳奇之菩薩頂的四口銅鍋

相傳文殊菩薩就居住在山頂上,故起名叫菩薩頂,亦稱文殊寺。

該寺原為青廟,初建於北魏,到清朝順治年間,經過擴大重修改為黃廟,由喇嘛主持。

寺院規模宏大,殿堂房舍均為清代重建。參照皇宮模式營造,瓦為三彩琉璃瓦,磚為青色細磨磚,非常豪華,為五臺山諸寺之首。也是五臺山十座黃廟(喇嘛廟)中的首廟。

由於它的建築雄偉、金碧輝煌,遠看好似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因此,又把它叫做喇嘛宮。

菩薩頂的建築佈局很有特色,且主要殿宇外觀似皇宮,而內部佈置卻又具有濃烈的喇嘛教韻味。菩薩頂是滿族語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

揭秘!五臺山傳奇之菩薩頂的四口銅鍋

菩薩頂歷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實際上成了皇室的寺廟,地位極其尊貴。

據史料記載,菩薩頂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初名大文殊院。到了唐朝,據說文殊菩薩曾在這裡顯聖,露出了真容,便將寺名改為真容院。北宋時重修,鑄銅質文殊像一萬尊,供奉在寺內。南宋時改建,易名為大文殊寺。明朝永樂初年,始有菩薩頂的稱謂。

到了清代,由於皇帝崇信喇嘛教,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遂將菩薩頂由青廟(和尚廟)改為黃廟(喇嘛廟),從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清康熙年間,又重修菩薩頂,向該寺授“番漢提督印”。

從此,按照清王朝的規定,菩薩頂的主要殿宇鋪上了表示尊貴的黃色琉璃瓦,山門前的牌樓也修成了四柱七樓的形式。這在五臺山是絕無僅有的。自此,菩薩頂成了清朝皇室的廟宇。康熙皇帝先後到菩薩項朝拜了五次,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

菩薩頂山門外水牌樓上的“靈峰勝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臺聖境”,是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菩薩頂東禪院內兩座高三米、寬一米的四楞碑上,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刻寫的碑文,則是乾隆皇帝的御筆。

菩薩頂大體上可以分為前院、中院、後院三個部分。

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等。兩旁,對稱地排列著鐘樓、鼓樓、禪院等。主殿居中,高大雄偉;配殿位居兩側,左右對稱。全寺建築的佈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壯觀恢宏,加之紅柱紅牆,金色琉璃瓦,更顯得金碧輝煌,富貴豪華。其形態,其氣魄,一點也不遜於皇家宮室,真是一派佛國仙境的景象。

菩薩頂各主要大殿的佈置和雕塑,具有濃烈的喇嘛教色彩。面闊七間的大雄寶殿內,後部供著毗盧佛、阿彌陀怫和藥師佛,前面則供著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像。

揭秘!五臺山傳奇之菩薩頂的四口銅鍋

文殊殿內的文殊像,與一般佛教寺廟(青廟)內的文殊菩薩像不同,它是按喇嘛教的經典規定製作的,頭取旁觀勢,腰取扭動勢,發取散披式,同時身掛瓔珞,顯得特別活潑、生動。

兩側牆壁上,還掛著唐卡——繪在布上的藏畫。另外,大雄寶殿、文殊殿的柱頭上,還掛著桃形小匾,上寫梵文咒語。這些,都是喇嘛教寺廟建築裝飾中所獨有的。

揭秘!五臺山傳奇之菩薩頂的四口銅鍋

揭秘!五臺山傳奇之菩薩頂的四口銅鍋

菩薩頂後院正房內存有四口大銅鍋。這些鍋是過去菩薩頂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四月、六月、十月和臘月舉辦佛事活動時煮粥用的。其中最小的一口鍋,直徑即近二米。據說,有一個冬天,小和尚去刷洗銅鍋爬不出來,最後還是搭上木梯才把他拽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