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西媒:人工智能讓城市更有安全感

西媒稱,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各大城市在改善互聯互通方面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城市安全是該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這在帶來機會的同時,也在重新編織未來必須要承擔的新風險和困境之網。

據西班牙環球網站11月18日報道,一些科技領域的公共政策專家認為,那些想要改善公共安全的城市也必須站在新技術的最前沿。具體而言,人工智能已開始被用作具有以下目標的監視技術:改善市政管理、民事保護、預防犯罪、應急響應以及提供公共服務。實際上,根據麥肯錫公司有關人工智能應用的最新報告,危機應對以及安全和司法是人工智能最常使用的兩個領域,僅次於健康和環境。其中三種技術的用途最大:智能和安全城市,面部識別系統,智能警察。

具體而言,使用傳感器、監視設備和監視技術,使警察和安全部隊具備了更高的預測、預防和減少犯罪行為的能力。例如,PredPol軟件負責執行算法分析,通過收集有關地理位置、逮捕歷史或更常見的犯罪數據,來確定高風險地區並改善城市中巡邏的分佈。該軟件在美國的十二個城市中使用。

政府收集數據可以檢測異常,可以防止對維護經濟至關重要的關鍵基礎設施遭受攻擊。這種方式還可以提醒有關選舉暴力的風險:存在衝突風險的國家在選舉期間,可以通過繪製地圖,就可能發生的襲擊向民眾發出警報。

總而言之,人工智能技術面向未來,需要著手解決如下問題:通過國家法規確定人工智能技術使用的上限和下限;開發與現有工具相輔相成的未來工具;改善安全部門與社會之間的交流;出臺增強信心的措施,並在教育和衛生系統中越來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

降低人工智能的風險,可以通過創建協作網絡來檢測和彌補漏洞,而不是持懷疑態度。只有這樣,開發中的人工智能項目才能成為機會之窗。對於產品的獲取和使用,需要制定通用的法規,與避免產生不平等現象的措施相輔相成。人工智能正在成為21世紀的一場革命,這一應用不僅適於每個人,還掌握在每個人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