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

富有传奇色彩的父子二人

使命追求贯穿中国近、现代史。

从辛亥革命到建设新中国,

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到改革开放,

二人自始恪守

“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的初心和情怀。

他们就是著名爱国侨领

——庄希泉 庄炎林父子。

透过他们坎坷曲折的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

一代又一代华侨

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们的命运更与中华民族的

屈辱史、革命史、发展史、开放史紧密相连。

时至今日,

这份与中华民族永不泯灭的血缘关系,

仍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活水之一。

01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庄希泉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庄炎林

庄希泉,祖籍安溪县龙门镇人,

1888年9月9日出生于厦门;

庄炎林,庄希泉的儿子,

1921年11月21日生于上海。

庄希泉18岁随父到上海经商,

在当时的反清志士聚会的“泉漳会馆”

结识了很多进步人士。

辛亥年,青年庄希泉

受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之影响,

加入中国同盟会。

怀“知之则必能行之”的信仰心,

他受革命军政府之托,

奔走南洋各埠,

为民族复兴募饷,

后又赴新加坡办实业、兴教育。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庄希泉与夫人余佩皋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

庄希泉与夫人余佩皋在厦门双双加入国民党,

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并因此而入狱,

备受折磨,

经多方营救才得以出狱。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

庄希泉夫妇毅然退出国民党组织,

在我国上海、福建及菲律宾等地

开展反蒋抗日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

庄希泉先后在香港、桂林、重庆等地

从事抗日活动。

尤为感人的是,

他在广西期间,毁家纾难,

与时任中共地下党员的儿子庄炎林

冒险潜入已被日寇占领的香港,

将二十多箱家产设法搬运出来,

变卖所得全部捐给当时的中共广西省工委,

支援抗战。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在父亲的影响下,

17岁的庄炎林就参加革命,

曾先后在广西、广东、上海等地

抗战、打游击和做地下工作,

九死一生。

02

新中国成立前夕,

庄希泉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

以中共中央特使身份,

前往新加坡面邀陈嘉庚,

回国共商国事大计。

1949年,

他被任命为中侨委副主任,

与何香凝、廖承志、陈嘉庚等,

协助中央制定了一系列侨务政策。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1950年庄希泉(右二)代表海外华侨向毛主席献旗

1956年,庄希泉协助陈嘉庚

参与筹备成立全国侨联,

当选为副主席。

陈嘉庚病逝后,

他先后担任第一届全国侨联代主席、

第二届全国侨联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

庄炎林先后在福建省的共青团、文教、

宣传、水电、省政府等部门工作,

后调到对外经济联络部。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1959年,庄炎林在建设中的古田溪水电站一级大坝前

1975年春,

因庄炎林有带过大型队伍搞建设的经验,

组织上考虑派他到非洲坦桑尼亚

主持修筑坦赞铁路等几十个经济援建项目。

庄炎林放心不下年迈的父亲,

耄耋之年的庄希泉却安慰他说:

你放心地去吧,

这是国际主义事业,

我身体很好,

相信十年是没有问题的。

这对在血雨腥风中从事革命的父子,

再一次离别。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1976年,庄炎林陪同坦桑尼亚总理卡瓦瓦参观坦赞铁路

坦桑尼亚环境艰苦,疾病流行,

又缺医少药,

援建人员中有近百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怀着一颗为国争光的赤子之心,

庄炎林带领一批又一批援外人员,

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历经3年多时间,

坚持到胜利完成任务才回国复命。

03

黄昏夕阳美,落日更辉煌。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

庄希泉曾三次申请入党

党组织鉴于他在党外工作更为有利

的考虑,

未了其心愿。

1982年12月18日,

年逾九十有四的庄希泉第四次提出入党申请。

这一次,党中央很快就批准他入党,

并且不用预备期直接成为中共正式党员。

一生宿愿终实现。

在他的入党宣誓仪式上,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廖承志说:

他很早就是一个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我们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同志看待!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1982年,95岁庄希泉在写《入党申请书》

对外开放初期,

北京及国内大城市严重缺乏

接待海外游客的星级饭店,

旅游住宿成了对外开放的瓶颈。

庄炎林临阵受命,

负责突破这一瓶颈。

他以建设旅游饭店作为

引进侨资、外资的突破口,

成功引进了数十个侨资外资合作的大型项目,

如北京建国饭店、长城饭店、上海虹桥饭店等。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1985年,庄炎林陪同习仲勋(左2)、谷牧(左5) 参观丽都饭店

甘当改革开放“马前卒”的庄炎林,

排除干扰、坚决认真执行中央政策,

克服重重困难,

促进中国旅游业的深入改革。

1989年,庄炎林被中央任命为

全国侨联党组书记、侨联主席

父子先后担任全国侨联主席,

与“侨”结下难解之缘。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1989年,全国侨联第四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合影

改革开放至今,

已经结出灿然硕果。

在这里面,

无数侨胞侨企侨资

发挥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连外国一些经济学家也禁不住

以既羡且妒的口吻发出感叹:

我们如果也有遍居世界各地的爱国侨胞,

那该多好!

中国侨联父子两主席:“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供 稿:安溪县纪委监委

编 辑:叶 欣

来 源:《父子侨领─庄希泉 庄炎林百年传奇》(钟兆云、易向农著)

《父子侨领画传─庄希泉 庄炎林世纪传奇》(马珂主编)

《安侨之光》(陈克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