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2018年,江浙沪地区18个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约23466万人。还没算上安徽省1360万的客流量,就已经超过了粤港澳(22392万人)、京津冀(14499万人),成为国内第一大机场群。长三角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也承担着打造中国第一个世界级机场群的任务。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江浙沪地区2018年各机场民航旅客吞吐量

一、总体分析

说到江浙沪三个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映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云贵川不相信酒醉,江浙沪不相信邮费,黑吉辽不相信棉被。那么不需要邮费的江浙沪有多强大呢?

江浙沪区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镇,而长三角区域更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经济实力完全不弱于一个发达国家,2018年我国GDP前20强有7席位于长三角区域(京津冀区域仅有2席,珠三角仅有3席)。

截止2018年末,江苏、浙江以及上海三地的总人口分别为:8050.7万人、5737万人、2423.78万人,合计人口总数为16211.48万人,则人均GDP为:181472.3亿元/1.621148亿人=111940元,折合约16708美元。

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及人口支撑,为江浙沪三省的民航业也提供了强大的支撑。2018年,江浙沪地区18个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约23466万人,其中上海2个机场完成约11763万人,浙江7个机场完成约6538万人,江苏9个机场完成约5164万人。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夜景

二、上海两机场空域饱和的问题

上海两个机场完成的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浙江、江苏两省之和。上海是唯一同时有两座机场跻身中国机场吞吐量TOP10的城市。上海仍领先北京1000万人次左右,不过随着北京大兴机场的投入运营,上海时刻感受这来自北京的压力,2020年以后北京能否超越上海将是最大看点。

2018年,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7405万人次,全国排第2,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4362万人次,全国排第8,加起来比首都机场10098万人次还多1669万,是中国空运最繁忙的城市。即使如此,上海空港运力也一直捉襟见肘,经常流量控制。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由于地处市中心,已经不能进行下一步扩建了。哪怕两大空港运能不断提高,现在浦东机场都5条跑道了,长期规划还要再建3条。但专家预测,到2035年后,还是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那怎么办呢,上海已经没有多少空余的土地来大规模建设大型机场了,只能依靠临近的江苏和浙江,

但作者认为,江苏比浙江更为迫切,为什么呢

三、江苏急需建设一座类似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样的超大型机场

2018年浙江7个机场完成约6538万人,江苏9个机场完成约5164万人。那为什么江苏人比浙江多二千多万,但坐飞机的人却比浙江少一千多万?目前,江苏境内共分布有9个民航机场,分别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南通兴东国际机场、扬州泰州国际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盐城南洋国际机场以及淮安涟水国际机场,其中无锡、盐城、常州、连云港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九大民航机场中,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无锡硕放机场被定位为“区域枢纽机场”;连云港新机场被定位为“大型机场”;其余6家机场被定位为“中型机场”。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长三角城市群效果图

原因是江苏人没有办法,坐飞机只能去上海。江苏经济最为发达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没有纯粹的民用机场。仅有的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和常州奔牛国际机场都是属于军用合用机场,大大地限制了其扩张的速度,导致其机场吞吐量在全国分别排名43和50名,与其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极其不适应的。有调查显示,江苏9大机场目前仅承担本省54.4%的航空出行客流,剩余的客流利用上海两个机场及杭州萧山机场出行。在长三角航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江苏航空补短板已是迫在眉睫。

近年来,江苏各机场的旅客吞吐量都处于爆发式增长期,年增长率高达15%~45%。2017年,江苏9家机场旅客吞吐量就已经全部超过100万人次。

但是江苏是绝不甘于此的。那怎么解决呢?

办法1:

眼下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提高省会机场的首位度。

作为省会江苏第一大机场,为提升南京禄口机场辐射能级,交通部门正推动镇宣、宁宣黄、宁扬宁马等高速铁路规划项目开工建设,适时推进南京轨道交通S11线建设,将南京禄口机场建设成集航空、高速铁路、地铁、高速公路等为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但这些措施只能吸引南京周边,或者还有一些安徽人民,并不能吸引本省需求旺盛的苏州、无锡以及苏北人民。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地铁项目

办法2:

苏南国际机场是江苏的第二大机场,扩建该机场也非常有效。据机场官网信息显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拥有一座航站楼,有一条跑道,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共通航城市40个,但由于军航的存在和航班配额限制,实际上能够保障的旅客吞吐量只有800万人次左右。2018年,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720.75万人次,同比增长7.8%。这个增速排名江苏9大机场最后一名。由此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宏观形势不发生重大变化,苏南机场只会比预想的提早进入饱和状态。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其实,早在2006年,无锡市就构思了苏南机场“双跑道+双航站楼”的规划,并进行了用地控制。其实,限制苏南机场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因素很多。距专家预计,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一条跑道的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000万人次,二条跑道的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2000万人次左右,只有正常机场的一半左右。但就是这种情况,无锡市政府也一直在努力,希望尽快启动二跑道建设,有利于苏南机场突破客运量瓶颈,为从中型机场向枢纽机场跃升打下扎实基础。

办法3:

尽快在江苏落实上海第三机场规划建设。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上海第三机场花落谁家

如今上海双机场容量逐渐到顶,两个机场吞吐量是1.2亿人次,2035年远景规划在1.8亿,还存在着7000万人次的运输缺口。其实放眼整个长三角,机场密度已经很高,但是一些城市要么要么没机场,要么吞吐量不够。江苏急需建设一座类似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样的超大型机场,也就是坊间传言的上海第三机场。虽然当时传言提出了四种方案,而苏州和南通是上海第三机场最有力的竞争者。

苏州,放眼全国应该都是最“尴尬”的城市,经济在中国排名前列,苏州人坐飞机却要去无锡硕放、上海浦东或者虹桥,苏州还是千万人口城市,如果拥有一座机场肯定能支撑其庞大的吞吐量,所以苏州对于机场的渴望很少有城市能及。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隶属于苏州的中国第一县级市昆山

南通,苏州最有力的竞争者。就在2019年7月12日,南通市市长徐惠民无比光荣无比激动地对南通市民宣告: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和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共同组成上海航空主枢纽。南通规划中的新机场,将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上海外溢的客流需求,一期规划吞吐量5000万人次,比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还多500万。虽然这个方案还没有得到中央的最终批复,但作者认为应该最为靠谱,因为这代表了中央高瞻远瞩的决策部署。通过国家意志,强行把空港建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以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南通新机场将通过北沿江高铁和沪通铁路与上海城区客流进行对接

上海的情况和日本东京有点类似,东京站/银座到东京羽田机场14公里(虹桥14公里),到最大的成田机场57公里(浦东33公里),到隔壁茨城机场81公里(南通90公里)。南通这个方案对于居住在上海和苏州的人,可能比较失望,因为其距离上海及苏州都较远,还要跨过长江,心里距离更远。那么,这么远的距离,上海和苏州人民怎么过去坐飞机呢。其实,国家早有规划,未来南通新机场将一方面通过北沿江高铁和沪通铁路与上海城区客流进行对接。另一方面,通过通苏嘉甬高铁吸引苏州甚至浙江嘉兴的旅客前往南通新机场坐飞机。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通苏嘉甬铁路示意图

四、浙江省机场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措施

2018年浙江7个机场完成约6538万人,比江苏还多一千多万。在上海虹桥和浦东两大机场强大的吸引力下,浙江能保持如此客流量已经实属不易。目前,浙江境内共分布有7个民航机场,分别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000年通航)、宁波栎社国际机场(1984年通航)、温州龙湾国际机场(1990年通航)、义乌机场、衢州机场、舟山普陀山机场和台州路桥机场。其中,义务、衢州、舟山和台州4个机场都为军民合用机场。浙江省机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枢纽及骨干机场竞争能力有待加强。面对长三角大型机场的竞争,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机场枢纽及骨干机场地位不强,航线网络不够密集,航线结构也不合理,覆盖面不广,国际航线、远途航线偏少,航站楼、货运场站等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航空业务量排名有所下滑。

2、区域空域资源限制比较突出。空域资源紧张成为制约航班正常运行和航线开拓的重要瓶颈。萧山机场空中交通走廊狭窄,进出港航路不畅,双跑道至今只能实行运行效率最低的隔离运行模式

3、机场集疏运体系亟需完善。是杭州机场是全国排名前十位机场中唯一尚未开通轨道交通的机场。

但浙江省政府也一直在未雨绸缪,出台了大量的解决措施。

1、进一步提升省会机场首位度,启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扩建。2019年10月19日上午,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式全面开工。三期将新建建筑物面积达150万平方米以上,总投资规模在270亿元以上,超过杭州机场一期、二期扩建工程。三期扩建整体项目按照满足203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要求设计,主要建设新建航站楼(设计能力5000万人次)、三、四跑道等项目。三期扩建项目投运后,杭州机场将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浦东机场的第二大航空枢纽,同时将打造集地铁、高铁、大巴、私家车、网约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化的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全面提升机场保障能力,打造全新的国际化城市门户。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杭州萧山机场三期鸟瞰效果图

2、提升发展宁波栎社、温州龙湾两大干线机场。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2015年开工,总投资77亿元,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的能力设计建造,预计2019年底工程全面完工。但是,2018年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171.84万人次。也就是说,还没建设完成就已经达到设计容量的上限。为此,2019年09月29日,宁波市国资委发布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项目招标公告,估计是要类似上海虹桥机场,同时建设宁波西站、T3航站楼,以及机场第二跑道,为冲刺2000万级机场做准备了。

温州市政府也为温州龙湾机场的扩建留足了土地。龙湾国际机场近期规划为国内干线机场和通用航空基地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为1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远期规划为大型国际机场和通用航空基地机场,2040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0万吨;近期规划用地9891亩,远期规划用地22776亩,远景总控制用地27380亩。

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的新期盼

浙江机场布局,含通用机场

3、积极培育发展省内支线机场。推进实施义乌机场飞行区扩建、台州路桥机场改扩建、舟山普陀山机场扩建等重大工程,推动舟山机场升格为国际机场,开工建设嘉兴、丽水新机场,完善运输机场总体布局,形成分工明确、特色发展的格局。

五、总结

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成就了大上海;是上海的厚积薄发,升华了大江南。江浙沪的傲娇,真还不是明晃晃的炫耀,而是从心底来的傲气。除了包邮区,以江浙沪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全国约2.2%的土地,养活了全国约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8.5%的GDP。

但江浙沪三省航空运输还有相当一部分需求未被满足,目前很多航空公司都想飞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但都飞不进去。这背后当然还存在都还存在一些航空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瓶颈问题,比如空域不够、机场建设赶不上旅客增长速度等等。江浙沪包邮区1.6亿人民对机场建设还有好多好多新的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